刘玉杰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3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新质生产力推进文化产业双效统一的逻辑机理与路径选择被引量:2
- 2024年
- 正确处理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意义重大。围绕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演变历经了源起、规制和激化阶段。通过文化产业动力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基于“动力—效率—质量”视角,新质生产力推进文化产业双效统一的路径包括:以颠覆式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文化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石志如顾江刘玉杰
- 关键词:文化产业
- 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演化格局与驱动机制——基于16个文化新业态的实证研究
- 2025年
- 数字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相互协同的创新模式。基于16个文化新业态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文化产业的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在整体水平上均保持增长态势,但突破式创新占据主导地位,在结构上呈现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演进趋势;两种创新模式的驱动机制具有高度一致性,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为重要动力,业态类型为关键因素;分领域看,在文化核心领域,政府支持对创新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的贡献相对弱化,而在文化相关领域,经济发展水平成为创新的主导因素,政府支持更多发挥引导性作用。因此,应强化突破式创新支持和渐进式创新培育,构筑文化领域专用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在不同文化领域实施差异化的政策组合,共同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系统性创新发展。
- 刘玉杰顾江
- 论股东的账簿查阅权被引量:39
- 2004年
- 为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加强对股东知情权的保护十分必要。股东知情权包括财务会计报告查阅权、账簿查阅权和检查人选任权。我国《公司法》对股东账簿查阅权尚缺乏系统和完善的规定。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相关立法规定,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文章对确立和完善股东账簿查阅权制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 刘玉杰
- 关键词:股东权益《公司法》知情权持股比例诉讼保全
- 新型石墨烯异质结构光电性能研究
- 低维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等,因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在光电子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低维材料范德瓦尔斯异质结构的出现,为材料基础物理性质及其器件性能的突破提供了全新的途径。提升异质结构性能并...
- 刘玉杰
- 关键词:石墨烯异质结光电探测器
- 文献传递
- 让长江文化焕发时代新光彩
- 2023年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促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长江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民水运、灌溉、生活所依附的重要河流;长江文化历久弥新,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长江经济带则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具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承载区域文明的重要功能。
- 顾江刘玉杰
- 关键词:文化产业长江经济带历久弥新
- 论股东的账簿查阅权被引量:4
- 2004年
- 刘玉杰郑彦鹏
- 关键词:股东账簿查阅权公司法
- 公司代表权归属问题研究
- 公司是社团法人的典型代表,尽管关于法人的本质有拟制说与实在说之争,但法人毕竟不同于有血有肉的自然人,其权利的行使最终要落到具体的自然人身上却是不争的事实。公司代表制度的设计使得其像自然人一样活动自如。然而,由谁来代表公司...
- 刘玉杰
- 关键词:权利归属
- 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吸收层的人工神经突触晶体管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吸收层的人工突触晶体管,该晶体管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衬底、栅极介质层、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吸收层;所述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吸收层包括至少一层石墨烯层和至少一层碳纳米管层,并且,至...
- 王枫秋秦书超刘玉杰徐永兵张荣
- 文献传递
- 中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公平抑或不公
- 2024年
- 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和题中应有之义。基于2005—2021年267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实证评估了中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现实水平与理想水平的差距。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现实水平在整体上背离了理想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时间层面,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带来的不公平现象随着年份推进整体上有所缓解;在地区层面,这种不公平现象在东部最为严重,西部次之,中部最为和缓;在政策层面,政府对于城乡公平问题愈加关注则越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及其福利上的公平。
- 刘玉杰疏慧娟
- 关键词:均等化
- 数字金融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研究
- 2023年
- 家庭金融资产持有与居民收入阶层变化密切相关,家庭个体特征、教育与金融素养、信息获得均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产生影响,但近年来金融体系中最大的变化是数字金融的发展,投资便利性大大增强,投资体验不断提高,居民随时随地即可完成金融投资。因此,本文从金融供给侧角度,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的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实证分析数字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影响了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持有比例,并提高了风险资产投资占比,其中数字金融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更大,发挥了普惠金融的作用。
- 王静刘玉杰
- 关键词:数字金融家庭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