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清高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外科
  • 2篇疗效
  • 2篇股骨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4
  • 1篇血小板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 1篇远端
  • 1篇整复
  • 1篇肉瘤
  • 1篇手法
  • 1篇手法整复
  • 1篇手术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定钢板

机构

  • 6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罗田县万密斋...

作者

  • 7篇刘清高
  • 7篇陈文革
  • 4篇杨朝晖
  • 1篇黄高
  • 1篇夏正东
  • 1篇徐俊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锁定钢板与保守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保守治疗在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12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肱骨近端的锁定加压钢板术,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水平均升高,VAS评分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评分水平均较高,VAS评分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保守治疗,锁定钢板对于老年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高。
刘清高陈文革夏正东杨朝晖徐俊向成浩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锁定钢板手法整复
国产远端非水泥固定型假体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国产远端非水泥固定型假体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中出血200~400ml,术后x线片显示转子间骨折均固定良好,假体位置良好。术后6~12个月随访,Harris评分为62~98分,平均85分。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下沉、假体断裂及关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国产远端非水泥固定型假体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降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陈文革刘清高
关键词:髋骨折
CD13在骨瘤及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CD13在骨瘤及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良性骨瘤及56例骨肉瘤组织中CD13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D13mRNA在20例骨肉瘤及相应肉瘤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D13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13蛋白在良性骨瘤及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3蛋白在Ⅲ期及Ⅰ~Ⅱ期骨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RT-PCR结果显示CD13 mRNA在肉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肉瘤旁组织(P<0.05).结论 CD13的表达与骨肉瘤发生及进展明显相关.
陈文革杨朝晖刘清高鄢含坤
关键词:骨肉瘤CD13免疫组织化学
术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创伤骨折中的评估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PLT)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在骨科创伤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302例,其中不稳定骨盆骨折48例,股骨骨折67例,胫腓骨骨折80例,腰椎骨折65例,合并任意两处以上多发骨折患者42例。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7例,交通事故伤115例,摔伤92例,重物挤压伤48例。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骨折、术前常规检查和处理,在术前1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D-D、Fg、hs—CRP、PLT。术前、术后血管彩超检查DVT发生情况。【结果]302例患者共发生DVT46例;多发骨折、股骨骨折和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D-D、Fg、PLT和hs—CRP指标均明显高于胫腓骨骨折和腰椎骨折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处坠落伤患者D-D、Fg、PLT和hs—CRP指标最高,与交通事故伤、摔伤、重物挤压伤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发生DVT患者的DD、Fg、PLT和hsCRP指标均高于无DVT患者,两者D-D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PLT、Fg和hs—CRP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科手术患者术前D-D、PI,T、Fg和hs—CRP指标可较好地反应患者受伤程度,且DVT发生与I)ID有相关,而与PLT、Fg和hs—CRP指标无相关性。
刘清高陈文革
关键词: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C反应蛋白质
探究循证医学在三级预防应用于外科大型下肢手术下肢DVT的效价初探
2013年
目的:结合EBM相关理论,应用三级预防于手术后DVT患者防护,寻求对外科临床的价值启示。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外科手术后DVT患者,在EBM指导下,进行三级预防,确立DVT防护三级防线范畴。结果:在外科手术后建立新型防护模式,实现2个“三防”,可以为外科临床疾病防护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结论:EBM在外科手术后DVT患者临床防护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为外科临床疾病防护提供了一种新型模式,有利于提升外科临床疾病的诊疗水平。
刘清高孙朝文王浩潋陈文革
关键词:EBM
骨关节炎严重程度与血清IL-4和sIL-4R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严重程度与血清白介素4(IL-4)和人可溶性IL-4受体(s IL-4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骨关节炎患者(观察组),另选择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4和s IL-4R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K&L评级法和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价观察组患者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并分析其与血清IL-4和s IL-4R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 IL-4R水平(82.12±11.24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30.67±5.2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IL-4水平(分别为14.39±7.14、15.23±6.28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s IL-4R水平与WOMAC指数呈正相关(r=0.313,P<0.05);随K&L分级增加,血清s IL-4R水平逐渐递增,各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 IL-4R水平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相关,临床可以将其作为评估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指标。
陈文革杨朝晖刘清高鄢含坤
关键词:骨关节炎白细胞介素4
交锁髓内钉加骨水泥内固定治疗肿瘤致股骨大范围缺损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加骨水泥内固定治疗肿瘤致股骨大范围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肿瘤致股骨大范围缺损的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15例)和单纯组(15例),联合组病灶刮除后给予交锁髓内钉加骨水泥内固定治疗,单纯组病灶刮除后给予植骨或者截肢加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单纯组(均P<0.05);对两组进行18个月的随访,两组在6个月内生存率相同;但在12个月和18个月的生存率比较中,联合组明显高于单纯组(P<0.05);两组生存率随时间增加而降低(P<0.05)。两组在手术前VAS和Karnofsky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及术前及单纯组(均P<0.05);联合组术后Karnofsky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及单纯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加骨水泥内固定是治疗肿瘤致股骨大范围缺损有效的方法,效果明显,并且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陈文革杨朝晖刘清高黄高鄢含坤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骨水泥股骨缺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