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淑珍

作品数:124 被引量:1,536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农业科学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天文地球
  • 13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29篇土壤
  • 18篇土壤侵蚀
  • 16篇生态
  • 15篇草地
  • 11篇遥感
  • 11篇生态环境
  • 10篇荒漠化
  • 10篇草地退化
  • 9篇冻融侵蚀
  • 9篇石流
  • 9篇泥石
  • 9篇泥石流
  • 8篇土地荒漠化
  • 6篇地貌
  • 6篇灾害
  • 6篇植被
  • 6篇生态安全
  • 6篇生态环
  • 6篇水土
  • 5篇水土保持

机构

  • 11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佛山科学技术...
  • 8篇成都山地灾害...
  • 6篇南通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西南交通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4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海南省气象与...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湛江师范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四川联合大学

作者

  • 124篇刘淑珍
  • 28篇范建容
  • 18篇王小丹
  • 17篇钟祥浩
  • 15篇李辉霞
  • 13篇张建国
  • 13篇柴宗新
  • 11篇刘刚才
  • 8篇鄢燕
  • 8篇韦方强
  • 7篇张京红
  • 7篇文安邦
  • 7篇陶和平
  • 6篇刘斌涛
  • 6篇辜世贤
  • 5篇李祥妹
  • 5篇高克昌
  • 5篇杨永红
  • 5篇王成华
  • 5篇周麟

传媒

  • 30篇山地学报
  • 11篇水土保持研究
  • 8篇水土保持学报
  • 6篇中国水土保持
  • 5篇中国沙漠
  • 5篇自然灾害学报
  • 5篇西南师范大学...
  • 4篇地理科学
  • 4篇山地研究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灾害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理学与国土...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11篇2004
  • 12篇2003
  • 9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 5篇1999
  • 4篇1998
  • 5篇1996
  • 1篇1994
  • 3篇1992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战略被引量:46
2003年
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突出,具有不稳定性和敏感性特点。随着高原的抬升和全球气候变暖,西藏生态环境脆弱性程度加大,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干预下,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生态安全面临严重挑战。在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特点和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基础上,提出西藏生态安全总体战略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对策。
钟祥浩刘淑珍王小丹李祥妹
关键词:生态环境脆弱性生态安全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草地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7
2003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草地资源基本概况和草地类型、分布等特征,综合分析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因子,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鄢燕刘淑珍
关键词:草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ENSO与云南蒋家沟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关系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分析近40年来出现的ENSO事件对云南东川蒋家沟泥石流活动的影响可知,E lN in^o与LaN in^a对其的影响正好相反,且E lN in^o的影响大于La N in^a的影响。E lN in^o年,泥石流年发生频次、径流量和输沙量偏少的概率均较大,泥石流活动减弱的倾向明显;La N in^a年,虽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不如E l N in^o年明显,且影响更复杂一些,总的来说,泥石流年发生频次、径流量和输沙量偏多或持平的概率较大。
张京红韦方强刘淑珍高克昌
关键词:泥石流ENSOELLANINA
基于GIS的西藏自治区冻融侵蚀敏感性评价被引量:26
2005年
通过寻找多年冻土下界与等温线的关系,确定了西藏自治区冻融侵蚀的范围,并运用GIS技术对西藏自治区冻融侵蚀的敏感性作了评价:①加权叠加气温年较差、年均降水量和地形起伏度三个单因素图层,得出冻融侵蚀敏感性指数分布图;②根据敏感性指数的分布情况对冻融侵蚀敏感性进行了分级。评价结果表明,西藏大部分地区属冻融侵蚀敏感区,敏感性总体分布表现为南部高海拔冻融侵蚀区高于北部高纬度冻融侵蚀区。
李辉霞刘淑珍钟祥浩张建国王小丹
关键词:GIS冻融侵蚀
西藏自治区那曲县草地退化的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以1994年和2001年的TM图像作为原始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对西藏自治区那曲县的草地资源利用和草地退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草地退化强度变化和草地型动态演替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那曲县草地资源处于低效利用状态,草地退化现象明显;草地退化强度呈现出从无明显、轻度退化向中、重度退化演替的趋势,主要体现为无明显、轻度退化草地面积比重下降,中、重度退化草地面积比重上升;草地型呈现出从高质量型向低质量型演替的趋势,主要体现为藏北嵩草草地型——高山嵩草草地型、高山嵩草草地型——紫花针茅草地型、藏北嵩草草地型——紫花针茅草地型的转移。
李辉霞刘淑珍
关键词:草地退化动态度
基于ETM+影像的草地退化评价模型研究——以西藏自治区那曲县为例被引量:27
2007年
在实地调查和样方测定基础上,选用建群种植株高度、草地植被盖度和草地生物量作为草地退化地面评价体系中的单一评价指标,并通过加权综合三个单一评价指标,构建草地退化地面综合评价指标;在分析退化草地光谱特征的基础上,从ETM+影像的波段数据中派生出草地退化的遥感评价指标。通过相关分析的方法,选出最能反映草地退化趋势、最适于用于线性拟合的地面评价指标(地面综合评价指标)和遥感评价指标(TM4/TM5),采用线性回归技术构建草地退化遥感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确定系数(R2)、均方根差(RMSE)和相对误差对模型精度做出评价。确定主要草地类型的不同退化等级标准,完成草地退化图的编制。通过分析草地退化地面评价指标与遥感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西藏北部草地退化的遥感评价模型,为科学、快速评价草地退化提供一种新思路。
李辉霞刘淑珍
关键词:ETM+影像草地退化遥感模型
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遥感监测被引量:12
2003年
应用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和法国SPOT卫星影像数据,提取土壤侵蚀相关信息,采取多因素综合法,对嘉陵江中下游典型流域李子溪治理前(1986年和治理后(1999年)土壤侵蚀进行监测通过监测两个年份土壤侵蚀的强度和面积的变化,计算流域土壤侵蚀量的变化,分析河流泥沙的变化.研究表明,李子溪流域治理后(1999年)较治理前(1986年)侵蚀面积减少,特别是中度以上侵蚀面积减少,侵蚀强度下降,侵蚀量降低;该流域治理后泥沙输移比显著下降,由原来的0.27下降到0.11.该研究可为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也可为流域土壤侵蚀监测、评价以及预测提供参考.
范建容钟祥浩刘淑珍
关键词:土壤侵蚀监测泥沙输移遥感监测土壤侵蚀因子遥感数据处理
四川省2种生境条件下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对四川省的丘陵区(洪雅)和中山地区(汉源)2种生境条件下的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两地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洪雅点种子产量为244.0 kg/hm2,汉源点的种子产量为532.8 kg/hm2。两样地的种子质量相比,汉源点的发芽势、发芽率、四唑染色数和四唑脱氢酶均高于洪雅点。两地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均呈显著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每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数>每生殖枝小花数>分蘖数>每生殖枝小穗数>千粒重。每生殖枝种子数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鄢燕张新全刘淑珍
关键词:半干旱草原荒漠化灌丛化
川江流域生态地貌系统稳定性影响因素被引量:2
1992年
川江流域片蚀与地表物质组成、坡度和坡长关系密切,且明显受地貌类型控制;沟蚀与森林覆盖率呈负相关,而和人口密度呈正相关;重力侵蚀在盆周山区和流域西北部高山中山区危害严重;人类消极活动在盆中丘陵区因人口稠密而活跃。这四个因素的发生发展制约着本流域生态地貌系统的稳定性。
李立华刘淑珍何毓成
关键词:稳定性
论乌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
1992年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贵州省最大的水系。其干流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万平方公里,占长江上游(宜昌以上)流域面积的8.7%。乌江流域水文动态及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长江干流有重要的影响。乌江流域气候条件优越,人类开发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人类对资源的盲目开发和经济活动强度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以致出现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大幅度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和石质山地大面积分布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人口的剧增,这些问题日趋突出,以致不少地区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成为影响和制约乌江流域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开展乌江流域生态建设。
钟祥浩刘淑珍何毓成
关键词:防护林体系乌江流域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