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峡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牙周
  • 2篇牙周炎
  • 2篇缺损
  • 1篇修复术
  • 1篇血清
  • 1篇牙颈
  • 1篇牙颈部
  • 1篇牙颈部楔状缺...
  • 1篇牙周指标
  • 1篇牙周指数
  • 1篇牙周组织
  • 1篇牙周组织缺损
  • 1篇盐酸
  • 1篇盐酸米诺环素
  • 1篇盐酸米诺环素...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指标
  • 1篇义齿
  • 1篇义齿基托
  • 1篇义齿修复

机构

  • 4篇武警河南总队...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4篇刘海峡
  • 3篇路学文
  • 3篇刘红
  • 1篇薛鹏
  • 1篇宋志红

传媒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5月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治疗的12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注满患部牙周袋内,以溢出为宜,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齿痛消炎灵颗粒,10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牙周指标、血清炎症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8%,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1.94%(P<0.05)。治疗后,两组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BI、PD、GI、SBI、PL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HMGB)水平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IL-6、TNF-α、HMG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齿痛消炎灵颗粒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有效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分泌,安全性较好。
刘海峡刘红路学文薛鹏
关键词: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慢性牙周炎牙周指标
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纳米树脂对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修复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纳米树脂联合对牙颈部楔状缺损(WSD)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武警河南总队医院收治的126例牙颈部WSD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给予对照组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给予观察组纳米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比较两组疗效、敏感程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状态、牙周指数、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龈沟液相关生化指标,包括碱性磷酸酶(ALP)、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6、12个月,两组敏感程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状态分级、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较修复前降低,观察组敏感程度、牙周探诊深度、牙龈状态分级、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龈沟液AL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6、12个月,两组龈沟液MMP-8、IL-1β均降低,观察组龈沟液MMP-8、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米树脂与玻璃离子水门汀联合修复牙颈部WSD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牙周状态,减少后期并发症,改善预后。
刘海峡刘红路学文
关键词:楔状缺损玻璃离子水门汀纳米树脂牙周指数
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38例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刘红宋志红刘海峡
关键词:义齿基托义齿修复术
牙周组织再生术在牙周组织缺损正畸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牙周组织再生术(GTR)在牙周组织缺损正畸治疗中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牙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7月本院就诊的牙周炎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GTR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牙龈指标、X线测量参数、牙齿松动度(TM)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I、PLI、CAL、P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观察组GI、PLI、PD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NB角(上、下槽牙座点和鼻根点形成角)、SNB角(下槽牙座点、鼻根点和前颅顶平面形成角)、SNA角(上槽牙座点、鼻根点和蝶安中心形成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NB、SNB、SNA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牙齿松动度(T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与单纯正畸治疗比较,牙周炎患者采取GTR与正畸联合治疗,可促进牙龈指标改善,改善口腔环境,有助于牙周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佳。
刘海峡路学文
关键词:正畸牙周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