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晖
-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广东省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1%盐酸丁卡因喷剂联合中药外敷在急性皮肤 挫擦伤清创中的运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1%盐酸丁卡因喷剂联合中药外敷在急性皮肤挫擦伤患者清创术及术后换药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急诊接受治疗的168例急性皮肤挫擦伤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术治疗,观察A组采用常规清创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B组外用1%盐酸丁卡因喷剂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方案。比较3组患者清创术中及术后第1次换药时的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口感染率、伤口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均为未发生伤口感染、伤口局部过敏及全身反应。3组患者清创术中及第1次换药时VAS评分和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在清创术中VAS评分,对照组与观察A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P<0.05)。第1次换药时VAS评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观察A组>观察B组,P<0.05)。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比较,观察A组与观察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盐酸丁卡因喷剂可有效控制急性皮肤挫擦伤患者清创术中及术后换药时的疼痛感,联合中药外敷可促进伤口愈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黄珍玲刘秀珍邓妍刘杨晖周建仪
- 关键词:盐酸丁卡因中药外敷皮肤挫擦伤清创术
-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分析2015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实施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两组脑卒中患者从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从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时间、致残率、死亡率及急救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从呼救至实施院前急救时间(18.2±4.5)min、从呼救至接受专业治疗时间(30.1±6.7)min均低于对照组(22.8±4.0)、(42.7±5.6)min,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致残率32.5%、死亡率5%均低于对照组45%、17.5%,两组脑卒中患者急救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8.5±3.8)分和(37.7±4.0)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急救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33.4±3.2)分和(25.8±2.7)分均低于急救前,观察组脑卒中患者急救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可以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倪靖怡罗慧敏刘杨晖刘俭葵李莹莹李旷怡
- 关键词:急诊院前急救致残率死亡率
- 酒精中毒致脑出血1例报告
- 2009年
- 酒精中毒是由于一次饮人过量乙醇(酒精)或酒类饮料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甚至休克。成人一次口服最低致死量约为纯酒精250~500ml。近年来,我国饮酒人数逐年增加,嗜酒者日益增多,急、慢性酒精中毒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正常情况下,酒精摄入后约80%由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其余部分在胃内吸收。
- 刘杨晖李容李淑芳
- 关键词:酒精中毒脑出血
- 急诊高血压病患者无创血压监测方法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对急诊高血压病患者无创血压监测方法进行比较与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3月来我院急诊内科就诊留观并已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按高血压病分类标准分为:A组(高血压1级组);B组(高血压2级组);C组(高血压3级组),并分别使用腕式血压计、臂式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血压情况。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组使用三种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使用臂式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但使用腕式血压计和汞柱式血压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C组进行两两比较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针对不同高血压病级别的患者需采用适当的血压计进行测量,以防漏诊高血压急症患者,影响急诊降压处理。
- 刘杨晖黄倩张伟伟
- 关键词:血压血压计急诊室
- 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心理压力反应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调查急诊观察室留观患者的心理压力反应及其心理弹性情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12月在我院急诊观察室留观的2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反应问卷(SRQ)和中国成年人心理弹性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心理压力反应的平均得分为(53.79±10.44)分,其中情绪反应和躯体反应的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为反应的得分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弹性的得分为(80.07±14.97)分,其中注重问题解决应对风格的得分最高,接纳性的得分最低;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情绪反应及躯体反应得分成负相关(P<0.01),与行为反应得分成正相关(P<0.05)。结论急诊留观患者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反应,并且其心理弹性与心理压力密切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可根据其具体心理弹性情况提供针对性护理,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 黄群兴刘杨晖刘春梅
- 关键词:急诊观察室心理弹性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的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的有效排痰时间、痰鸣音消失时间、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提高AECOPD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
- 关轮捷李淑芳周建仪曾奕云刘杨晖劳可莹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护理疗效观察
- 佛山地区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流行病学特点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调查我院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一步为佛山地区建立手外伤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培训提供医学证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10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职业性手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致伤原因、工种、职业环境、手外伤类型、部位、伤后就诊时间、患者来源等。结果:我们对15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职业性手外伤患者进行调查,最终有1255例(83.0%)患者同意并接受调查。其中男女比例为3.53:1,以青壮年患者居多,大多具备初中文化程度。职业性手外伤常发生在左手,车工和冲床工是手外伤的多发工种。受伤的主要原因多为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违法操作规程所致,再次为设备条件和机械故障所致。结论:职业性手外伤的预防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尽快完善健康教育培训和各级预防措施。
- 刘杨晖黄少娟刘秀珍罗健
- 关键词:急诊流行病学健康教育
- 脑梗死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62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量,分析各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常常出现明显心理障碍(P <0.05),其中风痰瘀阻证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气虚络瘀证和肝肾亏虚证(P <0.05),气虚络瘀证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因子评分明显高于肝肾亏虚证(P <0.05),肝肾亏虚证敌对、恐怖因子明显高于风痰瘀阻证和气虚络瘀证(P <0.05)。结论脑梗死病患者常常合并心理障碍,且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据此进行中医情志疗法,以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
- 刘杨晖曾奕云周建仪李旷怡张英俭
- 关键词:脑梗死中医证型心理状态
- 导丝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导丝在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导尿术成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需要留置导尿管的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带灭菌铜导丝的双腔气囊尿管(16Fr,直径6.4mm)导尿,对照组常规使用双腔气囊尿管(16Fr,直径6.4mm)导尿;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带导丝的双腔气囊尿管为前列腺增生患者留置尿管,能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钟丽兰陈艳萍刘杨晖梁伟东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导丝导尿术
-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问卷(GQOLI-74)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及、GQOLI-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
- 刘杨晖黄珍玲黄群兴李敏霞李淑芳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脑梗死负性情绪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