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君
-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濮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探讨
- 2001年
- 刘文君王存周张艳丽
- 关键词:颈椎病生理曲度缺盆穴
- 头针的头缝定位方法与适应证探讨被引量:1
- 2001年
- 通过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两方面的研究,对头针的定位方法提出新的见解,推出“头缝定位”的新概念。结合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解剖学知识,“头缝”具有特殊的定位价值,包括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这三种,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及经络在头部的分布均有密切联系,对头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途径。
- 刘东明杨恩来王存周刘文君吴也平
- 关键词:适应证
- 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伴吞咽发呛8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1999年
- 失语伴吞咽发呛是中风后的常见症状,二者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一般单独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自1991年以来,我科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疗法,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源于我院神经内科和中医科住院病人,经CT或MRI诊断为脑梗...
- 张艳丽刘文君
- 关键词:中风失语吞咽障碍针刺疗法
- 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注射对面神经麻痹有良好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注射在面神经麻痹(FP)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4例F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疗效、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D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FP可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满意度。
- 刘文君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通督调神针法穴位注射面神经功能
- 远近配穴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偏头痛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远近配穴针刺配合西药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对患者即刻止痛效应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远近配穴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即刻止痛效应和远期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发作次数、伴随症状、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近配穴针刺配合西药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的即刻止痛效果较好,且可使发作次数减少,使头痛程度得以缓解,提高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刘文君
- 关键词:偏头痛急性发作期
- 针刺激光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临床研究
- 王存周张艳丽牛好敏杨传印吴也平刘文君董开旺
- 该课题为针刺激光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该研究从面肌痉挛的病因病理研究入手,对比He一Ne激光工作原理以及不同针刺手术对该病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计研究。临床发现:通过针刺激光治疗,调整了N兴奋性,缩短了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过程,改善局...
- 关键词:
- 关键词:针刺激光面肌痉挛疗效临床研究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探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最佳方法。方法电针加穴位注射法为治疗组治疗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90例和口服西药法,传统针刺法对照组各治疗30例,观察各组疗效及痊 愈所需次数和不同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7.76%,明显高于两对照组(P< 0 .01)。痊愈所需治疗次数(5.09±2.02)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 0.01),治疗组对不同发病部 位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对头面部疗效更佳(P< 0.01)。结论电针加穴位法注射治疗带 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迅速持久。
- 张艳丽牛好敏王存周梁爱芳刘文君吴也平
- 关键词:电针穴位注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针刺验穴治疗腹泻
- 2001年
- 王存周吴也平刘文君
- 关键词:腹泻针灸疗法取穴
- 电针围刺法结合活血散瘀汤熏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法结合活血散瘀汤熏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对疼痛程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用电针围刺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活血散瘀汤熏蒸。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上肢FAM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电针围刺法结合活血散瘀汤熏蒸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较好。
- 刘文君
- 关键词: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