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怡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盆腔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癌
  • 2篇内膜
  • 2篇内膜癌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宫内膜癌
  • 1篇医案
  • 1篇预后
  • 1篇早期子宫内膜...
  • 1篇诊治
  • 1篇妊娠
  • 1篇妊娠并发
  • 1篇妊娠并发症
  • 1篇输卵管
  • 1篇输卵管通液
  • 1篇输卵管通液术
  • 1篇输卵管性

机构

  • 6篇北京市第六医...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6篇刘怡
  • 2篇刘石萍
  • 1篇杨佳欣
  • 1篇李晓燕
  • 1篇单莹
  • 1篇李静
  • 1篇马丽然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原与平原地区产妇围生期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产妇的产科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014年6—9月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与北京市第六医院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高原组比较,平原组产妇平均年龄偏大,体质量指数高,初产妇所占比重大,产检次数明显增加。高原组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平原组,尤其是贫血。高原组剖宫产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平原组,而早产或过期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平原组。结论加强产妇产前检查及管理,积极防治产科并发症,预防早产及过期产,是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刘怡刘石萍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剖宫产
女性盆腔结核临床特点及误诊为卵巢癌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1月收治的女性盆腔结核被误诊为卵巢癌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年龄22~58岁,均有下腹部包块,腹胀、下腹隐痛或坠痛9例,食欲缺乏、体质量下降6例,午后发热、盗汗2例,经量少且周期紊乱10例。妇科检查均触及盆腔囊实性单侧包块;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5例。8例血癌抗原125(CA125)升高,5例行腹水检查均呈浅黄色或淡绿色,查找抗酸杆菌、癌细胞均阴性。12例行腹部B超示子宫旁囊实性肿块,形态不规则,界限不清。12例均初步诊断为卵巢癌。误诊时间为5~12 d。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盆腔腹膜、大网膜、肠管、盆腔脏器表面布满粟粒状结节,子宫与附件、肠管形成大小不等不规则包块及包裹性积液,取盆腔粘连组织送病理检查,确诊为盆腔结核,予抗结核、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2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予抗结核治疗,随访1年均无复发。结论女性盆腔结核易误诊为卵巢癌,尤其是合并腹水且血CA125升高时更难以诊断。提高对该病认识,及早行相关检查,仔细鉴别诊断,有助于该病尽早确诊并治疗。
刘澈代晟刘怡姚升娇
关键词:盆腔结核误诊卵巢肿瘤腹水癌抗原125
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通过腹腔镜、输卵管通液术的检查,探讨和评价腹腔镜技术对输卵管性不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输卵管通液术检查,观察输卵管的病变形态和功能,并与术前输卵管通液试验结果相比较。结论腹腔镜能较准确地证明输卵管的结构和功能,并能进行镜下的手术操作,对输卵管不育具有很好的诊治价值。
刘怡
关键词:腹腔镜输卵管通液术不孕症
子宫内膜癌1例临床分析
2009年
马丽然刘怡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病因学体质因素医案
胎盘粘连与人工流产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刘怡李静
关键词:人工流产胎盘粘连产后出血
早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切除的意义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初治、经全面手术病理分期、病变局限于子宫体的263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3例患者中,21例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7.9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中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非子宫内膜样癌、血管淋巴间隙受累(LVSI)、血清CA125≥35U/L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深肌层浸润和肿瘤中、低分化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7%(14/21)及99.2%(240/2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合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低,深肌层浸润及肿瘤中、低分化是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刘怡杨佳欣刘石萍单莹李晓燕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转移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