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怡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手术
  • 5篇肿瘤
  • 5篇胃癌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4篇腹腔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氩绿激光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 3篇激光
  • 3篇腹腔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视网膜组织
  • 2篇术前
  • 2篇胃切除
  • 2篇胃切除术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三○...

作者

  • 21篇刘怡
  • 11篇郗洪庆
  • 9篇陈志达
  • 4篇崔建新
  • 4篇梁文全
  • 4篇高云鹤
  • 3篇何守志
  • 3篇陈凛
  • 2篇刘家金
  • 2篇卫勃
  • 1篇冯向辉
  • 1篇黄一飞
  • 1篇侯建霞
  • 1篇姚毅
  • 1篇王鑫鑫
  • 1篇徐白萱
  • 1篇唐云
  • 1篇栾庆先
  • 1篇黄晓辉
  • 1篇徐文通

传媒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国际外科学杂...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眼...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第一届世界华...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市从事牙周疾病诊疗的人力资源概况调查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京地区从事牙周疾病诊疗人员的现状,为行政部门的决策、牙周专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对象为北京地区每周至少累计从事牙周诊疗工作0.5 d的口腔医师。由北京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状况、执业单位性质、职称和职务、会员和委员情况、牙周诊疗时间和诊疗内容、近1年是否开展应用牙周治疗新技术新方法、所在地区公众接受牙周治疗的情况及原因、对牙周专业发展的认识以及影响专业发展的因素等。结果共计1255名医师填写了调查问卷,年龄(36.1±8.3)岁,71.1%(892/1255)为女性;调查对象来自北京16个辖区,四大主城区(海淀、朝阳、东城及西城)总占比达70.3%(882/1255);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88.1%(1106/1255);35.4%(444/1255)接受过牙周专业的规范化培训;近1年开展新技术的医师比例达68.1%(855/1255)。1255名医师中163名(13.0%)为牙周专科医师;200名(15.9%)医师常规开展牙周手术;1039名(82.8%)医师来自公立医院。54.7%(686/1255)的医师认为公众不能接受牙周治疗的原因是缺乏牙周病相关知识;51.0%(640/1255)的医师认为公众不重视是影响牙周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结论北京市牙周从业人员女性多、年龄轻、学历高、辖区分布不均衡;公立口腔卫生机构是北京市牙周诊疗服务的重要力量;牙周专科医师数量有待提升;应继续推广规范化牙周手术治疗并开展牙周病科普宣传。
冯向辉侯建霞张井然刘荣森张凤秋林江欧阳翔英刘怡王左敏栾庆先
关键词:牙周病学问卷调查人力资源
细胞凋亡与视网膜病理改变被引量:3
1997年
对于大多数视网膜变性疾患,目前均无满意的治疗。近几年,分子生物学在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显著的进步。细胞凋亡这一新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注意,它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特殊方式,不同于细胞坏死,它既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文中综述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生化特点、与坏死的区别以及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刘怡
关键词:细胞凋亡视网膜病变病理学
玻璃体切除术后硅油填充眼角膜内皮变化被引量:4
1999年
扁平部玻璃体切除术近年被广泛运用于复杂视网膜脱离手术,硅油由于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光学透明性好及比重低于水的特点〔1〕。能很好支撑顶压视网膜且不需要病人严格保持体位,术后眼压比较平稳而成为眼科医生喜爱使用的眼内填充物。而硅油对角膜内皮有严重危害,尤其是硅...
董贵安黄一飞李竑刘怡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硅油填充角膜内皮
进展期胃上部癌新辅助治疗后行近端胃与全胃切除术对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对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进展期胃上部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4年11月—2023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4例新辅助治疗后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6例,女性18例,年龄41~78岁,中位年龄64岁。按照手术切除范围,有44例患者接受了近端胃切除(PG),70例患者接受了全胃切除(TG)。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接受新辅助治疗后的进展期胃上部癌行PG与TG患者性别、年龄、手术路径、体重指数、ypT分期、ypN分期、肿瘤大小、是否R0切除、新辅助治疗周期、新辅助治疗方案行1∶1匹配,最终44例PG患者(PG组)与44例TG患者(TG组)成功匹配并进行研究分析。主要指标为总体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次要指标为手术时长、R0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总数、各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转移率。数据分析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K-M)。结果倾向评分匹配后,在基线特征方面,TG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PG组[(222.0±42.5)min比(257.0±62.0)min,χ^(2)=3.07,P=0.003],两组患者其他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PG组和TG组的Clavien-DindoⅡ级或Ⅱ级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5%、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9)。PG组和TG组的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55.8%、4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TG组在4d、5、6、12a组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5.71%(4/70)、4.29%(3/70)、2.86%(2/70)和2.86%(2/70)。结论进展期胃上部癌新辅助治疗后行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后,在围手术期并发症和长期生存率方面无显著差异,因此,对这类患者行近端胃切除是安全可靠的,可保留部分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张海亚陈志达刘怡卢婷婷张淦董晓宇郗洪庆
关键词:肿瘤辅助疗法胃切除术无病生存
氩绿激光致SD大鼠视网膜组织细胞凋亡及放线菌毒D抗视网膜激光损伤的实验研究
刘怡
关键词:氩绿激光视网膜
外伤性单纯结肠损伤急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外伤性结肠损伤行急诊手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11年3月1日—2023年3月31日确诊为外伤性结肠损伤并行急诊手术的5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急诊手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30)和无并发症组(n=29)。主要观察指标为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并发症发生相关危险因素。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具有临床意义的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0例患者总计出现并发症56次,其中15例患者合并多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为Ⅱ级23例(41.1%),Clavien-Dindo分级为Ⅲa级为1例(1.8%),Clavien-Dindo分级为Ⅲb级为6例(10.7%),Clavien-Dindo分级为Ⅴ级1例(1.8%)。并发症发生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肺炎和(或)胸腔积液16例(28.6%),切口感染12例(21.4%),术后出血9例(1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24 kg/m^(2),手术时长>235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AAST-OIS分级≥4级,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术前降钙素原≥2 ng/mL是外伤性结肠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24 kg/m^(2)(OR=144.047,95%CI:3.695~5614.896,P=0.008)、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OR=116.430,95%CI:3.582~3784.038,P=0.007)、术前降钙素原(PCT)≥2 ng/mL(OR=13.412,95%CI:1.030~174.662,P=0.047)、AAST-OIS分级≥4级(OR=134.509,95%CI:3.934~4599.473,P=0.007)是外伤性结肠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体重指数<24 kg/m^(2)、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术前降钙素原≥2 ng/mL以及AAST-OIS分级≥4级是影响外伤性单纯结肠损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给予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张淦陈志达刘怡卢婷婷董晓宇郗洪庆
关键词:结肠急诊处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2~5 cm胃间质瘤的疗效比较研究
2024年
背景目前大于2 cm的胃肠间质瘤建议首选外科手术,小于2 cm的胃间质瘤可酌情开展内镜治疗,但直径2~5 cm的胃间质瘤内镜下切除是否安全有效,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2~5 cm胃间质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6月分别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普通外科诊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内镜组和腹腔镜组,以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1∶1匹配后比较两组结局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围术期指标和预后。结果共纳入145例患者,其中内镜组47例,腹腔镜组98例。PSM后两组患者均为41例,男女比例相等,均为男性19例,女性22例;内镜组平均年龄(52.7±9.9)岁,腹腔镜组平均年龄(54.5±10.9)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均完整切除肿瘤,术中均无肿瘤破裂,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内镜组在手术时间[M(IQR):71.5(50~90)min vs 85(60~120)min,P=0.011]、术中出血量[M(IQR):4(2~5)mL vs 20(10~50)mL,P=0.011]、住院费用[M(IQR):3.5(2.8~4.0)万元vs4.3(3.5~5.7)万元,P=0.006]方面优于腹腔镜组,在饮食恢复时间[M(IQR):4(3~5)d vs 3(3~5)d,P=0.038]方面略长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35(范围:12~70)个月,匹配后两组均存活,未复发。结论内镜下治疗2~5 cm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外科治疗相当,但具有手术时长短、出血量少、住院费用相对较低、可保留胃原有解剖结构、功能损害小等优点。
孙林德马淑云冉子坤刘怡赵堃徐文通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腹腔镜手术疗效
一种新型腹腔镜多自由度手术器械在外科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腹腔镜多自由度手术器械在外科基本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收集2023年1—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接受培训的50名学员的教学记录信息。在培训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名学员随机分为常规器械组和新型器械组,每组25名。根据研究设计进行“精准夹豆-梅花桩夹豆-套圈定位-双手穿线-缝合打结”5个模块的培训,训练完成后进行考核,记录每个模块的完成时间。两组学员培训前后完成操作时间的变化比较采用倍差(DID)法进行统计分析,学习曲线的拟合分析采用累积求和法。结果:培训前,两组学员完成5个模块所需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培训后,两组学员完成5个模块的时间均较培训前缩短[精准夹豆:(63.7±9.3)s比(85.4±18.2)s,t=2.38,P=0.035;梅花桩夹豆(45.2±6.8)s比(103.1±57.2)s,t=8.77,P=0.047;套圈定位:(78.5±19.1)s比(126.2±26.3)s,t=6.96,P=0.019;双手穿线:(63.3±21.2)s比(105.8±27.9)s,t=3.43,P=0.015;缝合打结:(160.2±79.5)s比(228.9±96.6)s,t=4.58,P=0.008];新型器械组学员完成5个模块所用次均操作时间均短于常规器械组(精准夹豆DID值为37.66,t=2.43,P=0.007;梅花桩夹豆DID值为58.42,t=3.03,P=0.013;套圈定位DID值为28.33,t=2.83,P=0.031;双手穿线DID值为48.89,t=2.10,P=0.042;缝合打结DID值为54.78,t=3.57,P=0.012);在梅花桩夹豆、套圈定位和缝合打结模块学习曲线中,新型器械组达到熟练所需的课时均少于常规器械组(梅花桩夹豆:第3学时比第4学时;套圈定位:第4学时比第5学时;缝合打结:第3学时比第5学时);在精准夹豆和双手穿线模块,常规器械组和新型器械组均在第5学时跨越学习曲线,但是两组的曲线斜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准夹豆:t=-2.85,P=0.004;双手穿线:t=-2.66,P=0.008)。结论:新型腹腔镜多自由度手术器械在腹腔镜培训教学可以提升学习效果、缩短学�
陈志达殷健瀚刘怡卢婷婷张淦董晓宇杜晓辉郗洪庆
关键词:腹腔镜基础教学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胃癌肝转移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胃癌肝转移(GCLM)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收治的588例GCLM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男性491例, 女性97例, 年龄[M(IQR)]60(14)岁(范围:18~86岁)。根据患者是否接受ICI治疗将其分为免疫治疗组(n=142)和非免疫治疗组(n=446)。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等比较两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的差异。以cT分期、cN分期、手术治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标志物为协变量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 按1∶1最邻近匹配法进行匹配, 卡钳值取0.2。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通过逐步回归前进法筛选相关变量。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亚组分析绘制森林图并筛选ICI的潜在获益人群。结果 PSM后, 两组各纳入114例患者, 组间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SM后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cN2~3期(HR=1.348, 95%CI:1.091~1.665, P=0.006)及腹膜转移(HR=1.877, 95%CI:1.360~2.590, P<0.01)是影响GCLM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手术(HR=0.391, 95%CI:0.305~0.501, P<0.01)、免疫治疗(HR=0.630, 95%CI:0.503~0.788, P<0.01)及DNA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缺失(dMMR)或联合阳性评分(CPS)≥5分(HR=0.454, 95%CI:0.320~0.644, P<0.01)是影响GCLM患者生存的独立保护因素。PSM后, 非免疫治疗组与免疫治疗组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12.4(13.0)个月与17.6(17.8)个月(Log-rank检验:P=0.02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女性、原发灶肿瘤位于上部、cN2~3期、1个肝脏转移灶、同时性肝转移、接受靶向治疗及dMMR或CPS≥5分的患者可从ICI治疗中获益(P值均<0.05)。结论 ICI 可延长GCLM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 女性、原发灶肿瘤位于上部、cN2~3期、1个肝脏转移灶、同时性肝转移、接受靶向治
卢婷婷高云鹤张淦张海亚刘怡陈志达郗洪庆
关键词:肿瘤转移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机器人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5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取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各70例,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总体生存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机器人组和腹腔镜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中转开腹率(5.7%比4.3%,P=1.000),淋巴结清扫数目[(25.5±7.2)枚比(24.5±8.3)枚,t=0.770,P=0.443]相似,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更少[(147.0±96.8)ml比(188.0±111.2)ml,t=-2.326,P=0.021],两组术后并发症(χ2=0.233,P=0.629)及其严重程度分级(W=70.500,P=0.053)相似。预后方面,两组3年生存率相似(72.9%比60.0%,P=0.578)。性别(HR=2.529,95% CI:1.042~6.140,P=0.040)、新辅助化疗(HR=0.272,95% CI:0.104~0.710,P=0.008)和脉管癌栓(HR=2.135,95% CI:1.027~4.438,P=0.042)为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机器人胃癌根治术能获得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相当的近期与远期疗效。
张珂诚卫勃郗洪庆崔建新李佶阳高云鹤梁文全胡翀刘怡黄晓辉陈凛
关键词:胃肿瘤机器人胃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