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忠铭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尸检
  • 2篇起搏
  • 1篇胆固醇
  • 1篇电极导管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颤动
  • 1篇心室停搏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病人

机构

  • 6篇白求恩医科大...

作者

  • 6篇刘忠铭
  • 1篇高长斌
  • 1篇何敏
  • 1篇林国珍
  • 1篇郭玉春
  • 1篇杨萍

传媒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心功能杂志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3篇198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胺碘酮血清浓度与Q-Tc间期的关系被引量:1
1993年
本文通过给病人按每公斤体重15单结果次服用胺碘酮后对血清浓度与早搏减少率及 Q-Tc间期延长之间关系的观察.结果发现这些变量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Q-Tc 间期延长百分率与早搏减少率的相关性好于与血清浓度的相关性。
杨萍戴绍东刘忠铭
关键词:胺碘酮抗心律失常药心电图药理
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检查及起搏治疗探讨
1995年
病窦综合征的窦房结功能检查及起搏治疗探讨刘今是,刘静茹,郭玉春,刘忠铭(吉林省医疗骨干研修班吉林省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长春130021)病窦综合征(SSS)的窦房结功能检查及起搏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报道我院1973~1992年诊治214例...
刘今是刘静茹郭玉春刘忠铭
关键词:病窦综合征窦房结功能起搏治疗
心脏性猝死探讨(96例临床及尸检分析)被引量:8
1984年
世界卫生组织从1959年至1979年对猝死的定义曾先后修改多次[1]。经修改多次,其内容概括如下:患者发病前多认为是“健康人”,或者虽然患病,但病情却在显著的改善中,突然发生心脏骤停而迅速死亡者称猝死。
刘忠铭
关键词:尸检心室颤动心室停搏心脏病人心脏
国产埋藏式经静脉心内膜电极起搏器的故障探讨
1984年
目前在使用起搏器的病人中,已有85—95%所应用的是埋藏式经静脉心内膜电极起搏器;在其能源寿命的延长、电路设计造型、电极导线的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我们于1973年12月至1983年9月对39例病人应用了国产埋藏式经静脉心内膜电极起搏器并进行随诊观察,共检出故障9例,占23.1%。随访病人时间最长者9年,最短者2个月。
刘忠铭代绍东高长斌
关键词:起搏器电极导管埋藏式
冠心病77例临床与病理探讨
1984年
冠心病诊断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仍是比较困难的课题,对冠心病诊断尚有一定困难,尤其是还没有明显影响心肌供血障碍情况下,对其诊断更为困难。为了更能正确的诊断冠心病提供形态学依据,现将我校附属医院1952年1月—1981年12月经尸检证实的77例冠心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照分析作一简要报道,以供参考。
刘忠铭
关键词:冠心病尸检增厚冠状动脉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急性心肌梗塞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与血脂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血脂进行了测定,以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LPO水平与血脂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①正常对照组:为30名健康体检者。男18名,女12名,年龄40~75岁,平均58岁。
何敏刘忠铭林国珍
关键词:过氧化脂质胆固醇高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