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朋
- 作品数:22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76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变化。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红素和转氨酶水平。结果 :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浓度随病情严重而升高 ,慢性中度和重度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慢性轻度组 ;其含量与总胆红素呈显著正相关 (r =0 .75 1,P <0 .0 1) ,与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均呈弱正相关 (r分别为0 .470和 0 .44 9,P <0 .0 5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随病情严重而上升 。
- 彭宗根刘小朋苏东辉陈紫榕
- 关键词:乙型肝炎去甲肾上腺素荧光分光光度法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
- 胃疾患时急性时相血浆蛋白的腔分泌及肿瘤坏死因子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 1996年
- 用ICS-Ⅱ免疫化学系统(Beckman)检测18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胃液发现,胃液中含数量不等的C反应蛋白(CRP)、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1酸性糖蛋白(α1AG)、C3和C4等急性时相血浆蛋白(APPs),证明这些蛋白向胃腔内分泌-腔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较浅表性胃炎或兼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显著升高(P<0.01),胃癌又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显著升高(P<0.01),胃癌术后APPs明显下降(P<0.01)。这不仅说明APP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这些疾病的鉴别也有一定价值。胃癌患者用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后,可刺激Ⅰ型APP表达,使CRP、α1AG和C3和C4显著升高(P<0.05),但对Ⅱ型APP却有抑制作用,导致α1AT下降(P<0.05)。这对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陈紫榕刘小朋蔡立勉张国安陈建光郑英施水冬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胃肿瘤胃疾病
- 胸腺因子D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实验
- 目的:观察胸腺因子D(TFD)在体内对DHBV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筛选一日龄DHBV-DNA(-)雏鸭,经静脉途径接种DHBV-DNA强阳性血清,建立福州麻鸭后天感染乙型肝炎动物模型;随机分组,...
- 邓永岳傅美丽刘小朋施水兰陈少华李东良陈紫榕
- 关键词:胸腺因子D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抑制剂
- 文献传递
- 胃液α_1抗胰蛋白酶在胃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 1996年
- 胃液α_1抗胰蛋白酶在胃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刘小朋,陈紫榕,蔡立勉,张国安,郑英,施水冬(空军福州医院福州360002)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妊娠、炎症、肿瘤或雌激素刺激时可能会成倍或三倍的增加[1]。α1AT缺乏者易患肝肿瘤[2?..
- 刘小朋陈紫榕蔡立勉张国安郑英施水冬
- 关键词:胃疾病胃液Α1抗胰蛋白酶
- 胸腺因子D对飞行员IL-6诱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利用MTT比色法和ELISA法研究了飞行员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的变化及胸腺因子(TFD)对飞行员IL-6诱生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飞行员的血清IL-6活性和IL-6诱生水平分别为11.2±4.6U/ml和10.14±2.46ng/ml,均明显高于地勤人员。
- 张国安刘小朋陈紫榕施水兰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胸腺因子D飞行员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褪黑素的变化被引量:1
- 2002年
- 彭宗根刘小朋苏东辉陈紫榕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褪黑素
- 胃疾患急性时相血浆蛋白的腔分泌及肿瘤坏死因子的调控作用
- 1995年
- 用ICS-Ⅱ免疫化学系统(Beckman)检测18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胃液发现,胃液中含有数量不等的C反应蛋白(CRP)、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α_1酸性糖蛋白(α_1AG)C_3和C_4等急性时相血浆蛋白(APPs)、证明这些蛋白向胃腔内分泌—腔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较浅表性胃炎或兼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显著升高(P<0.01),胃癌又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显著升高(P<0.01),胃癌术后APPs明显下降(P<0.01).这不仅说明APPs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这些疾病的鉴别也有一定价值.胃癌患者用肿瘤坏死因子治疗后,可刺激Ⅰ型APPs表达,使CRP、α_1AG和C_3、C_4显著升高(P<0.05),但对Ⅱ型APPs却有抑制作用,导致α_1AT下降(P<0.05).这对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 陈紫榕刘小朋芦立勉张国安陈建光郑英施水兰
- 关键词:胃炎胃液肿瘤坏死因子
- 翼状胬肉与IL-6、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关系探讨被引量:1
- 1999年
- 病理学研究表明,翼状胬肉主要成份是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由其导致相应的病变[1]。近来的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血管形成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我们对翼状胬肉组织在体外分泌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
- 张国安张俊华刘小朋施水兰史玉波
- 关键词:翼状胬肉白细胞介素6血小板生长因子
-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与肝纤维化关系
- 1997年
- 采用细胞生物活性法检测了80例乙型肝炎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的活性,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患者的IL-6和PDGF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与血清中的Ⅲ型前胶原肽呈密切相关(r=0.61,r=0.75)。提示IL-6和PDGF活性的变化可能与肝纤维化的发病机理有关,在慢性肝炎向肝硬变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 张国安彭小斌刘小朋陈紫榕施水兰
-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肝纤维化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窦粘膜IL-6和TNF-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 1997年
- 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炎患者胃窦粘膜体外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表明:Hp阳性胃炎患者胃窦粘膜IL-6活性和TNF-α含量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合并活动性胃炎患者胃窦部TNF-α含量也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但两者胃窦部IL-6活性却没有明显的差异。
- 张国安张信刘小朋陈紫榕施水兰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胃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