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婉姝

作品数:64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衰竭
  • 28篇肝衰
  • 28篇肝衰竭
  • 18篇肝炎
  • 17篇护理
  • 17篇急性肝
  • 17篇急性肝衰
  • 17篇急性肝衰竭
  • 16篇慢加急性肝衰...
  • 15篇预后
  • 14篇肝功
  • 13篇肝功能
  • 12篇人工肝
  • 12篇功能衰竭
  • 11篇肝功能衰竭
  • 10篇乙型
  • 9篇细胞
  • 8篇近期预后
  • 7篇血浆
  • 7篇血浆置换

机构

  • 45篇解放军第30...
  • 10篇解放军302...
  • 8篇解放军医学院
  • 4篇解放军第三○...
  • 3篇解放军第三0...
  • 3篇解放军第三〇...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 1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161...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 1篇梅河口市中心...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4篇刘婉姝
  • 39篇游绍莉
  • 36篇辛绍杰
  • 30篇刘鸿凌
  • 30篇朱冰
  • 20篇李晨
  • 16篇王岩
  • 16篇臧红
  • 15篇万志红
  • 15篇高迪
  • 14篇荣义辉
  • 10篇貌盼勇
  • 8篇吴亚丽
  • 6篇杨信荣
  • 6篇王冰
  • 6篇翟庆慧
  • 5篇王会
  • 4篇柳芳芳
  • 4篇黄烁
  • 3篇胡艳

传媒

  • 7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实用肝脏病杂...
  • 4篇传染病信息
  • 4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全科护理
  • 2篇中国肝脏病杂...
  • 2篇第三届全国病...
  • 2篇全国肿瘤护理...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肝脏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4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9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康复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预后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78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调研,记录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第6个月末健康行为及预后状况。结果干预后患者坚持有氧运动、主动控制热量摄入、主动控制体重、合理膳食结构、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等健康行为构成比均高于干预前(均 P〈0.05),体重指数≥23 kg / m2、腰围≥80 cm、血脂异常、肝功能异常、超声检查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干预前(均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非酒精性患者病情预后,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翟庆慧王会刘婉姝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综合护理生理状况
人细胞系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自行构建的混合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探讨其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转染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Hep G2细胞为生物材料构建生物反应器,利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组进行混合生物...
游绍莉刘鸿凌荣义辉朱冰刘婉姝貌盼勇辛绍杰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细胞系
文献传递
44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肝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收治的441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特点和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活检及临床病程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草)药和西药所致肝损伤分别为176例(39.91%)和210例(47.62%),其它原因致肝损伤为55例(12.47%);从临床分型看,肝细胞型178例(40.36%),其次是胆汁淤积型132例(29.93%)和混合型131例(29.71%);中药和西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在病理类型和实验室检查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症状方面,中药发生皮疹的比例显著低于西药(1.1%对5.2%,P<0.05),而脾脏肿大比例显著高于西药(78.4%对46.2%,P<0.05);中药诱发肝损伤相对西药用药时间较长(P<0.05);本组总体治愈好转率为94.56%。结论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与多种药物及用药时间密切相关。
姚云洁刘鸿凌朱冰刘婉姝臧红李晨李亚斐辛绍杰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病理改变
未定病因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未定病因肝衰竭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2医院2005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26例未定病因肝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未定病因肝衰竭的发病比例较高,占同期肝衰竭总数的6.50%,发病率仅次于HBV相关肝衰竭及酒精性肝衰竭。未定病因肝衰竭分型主要是亚急性肝衰竭(39.88%),其次是慢加急性肝衰竭(36.50%)和急性肝衰竭(23.62%),而其他类型肝衰竭(明确病因肝衰竭)主要分型是慢加急性肝衰竭(92.16%)。与我国最常见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比较,未定病因肝衰竭肝功能恶化程度更明显(ALT、AST、TBil更高,PTA更低),ALP及白细胞平均水平也更高。未定病因肝衰竭好发于青中年患者(18~60岁,56.13%),其次是青少年(〈18岁,28.53%),老年患者(≥60岁)占15.34%。未定病因肝衰竭预后较差,总的治愈好转率仅占26.07%,青少年患者好转率为31.18%,青中年患者25.14%,老年患者20.00%。在3种类型肝衰竭分型中,以急性肝衰竭转归最差,好转率仅12.99%,亚急性肝衰竭好转率为34.62%,慢加急性肝衰竭好转率为25.21%。结论未定病因肝衰竭近年来发病比例增加,好发于青年及儿童,以亚急性肝衰竭多见,转归差。
朱冰刘鸿凌万志红李晨刘婉姝游绍莉辛绍杰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预后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利用自行构建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探讨其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转染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HepG2细胞为生物材料,构建中空纤维生物反应器。以2009年5月-2011年8月住院的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作为治疗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例,治疗组进行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血浆置换治疗。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组10例患者中,7例经住院治疗临床好转出院,其余1例因肝性脑病死亡,1例因肝肾综合征死亡,1例出院后死于肝衰竭。对照组10例患者中存活5例,其余1例肝移植,4例因肝衰竭死亡。2组患者治疗前MELD评分分别为24.26±2.54及24.71±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1,P=0.064)。治疗组治疗3 d、1、4周MELD评分平均分别为21.71±2.92、22.10±4.46、19.90±5.43。跟踪随访1 a,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平均值分别为14.24、11.32 ng/ml,腹部B超检查均未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结论自行构建的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具有一定安全性和有效性。
游绍莉刘鸿凌荣义辉朱冰臧红刘婉姝万志红貌盼勇辛绍杰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乙型血浆置换
肝衰竭病人血浆置换的疗效及护理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治疗肝衰竭病人的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肝衰竭病人在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分析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从中得到的护理经验。[结果]42例病人共进行血浆置换107次,治愈好转31例,治愈好转率为73.8%,病人肝功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病人的术前准备,术中监测、观察、处理和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基础。[结论]血浆置换为主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手段。
苏英刘婉姝高迪翟庆慧王会
关键词:肝衰竭血浆置换护理
血清胱抑素C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观察血清胱抑素C以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MMP-9/NGAL-1在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并发AKI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以31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作对照,观察了102例HBV相关ACLF入院时以及AKI发生时血清胱抑素C以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MMP-9/NGAL-1的变化及其与AKI发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2例HBV相关ACLF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CHB对照组(t=3.609,P=0.000),而NGAL、MMP-9/NGAL-1水平ACLF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16,P=0.003;t=7.514,P =0.000).102例ACLF患者中33例(32.4%)发生AKI.发生AKI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非AKI组(t=4.543,P=0.000),而MMP-9/NGAL-1和NGAL水平AKI与非AKI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05,P=0.368;t=0.061,P=0.952).在AKI患者中血清肌酐〈1.5 mg/dl和SCr〉1.5mg/dl患者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均显著高于非AKI患者(P=0.022,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血清胱抑素C、TBIL、血钠以及肝性脑病、年龄是HBV相关ACLF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HBV相关ACLF并发AK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而NGAL、MMP-9/NGAL-1的变化可能与ACLF病情有关.
臧红郭建民辛红霞刘婉姝刘鸿凌朱冰刘振文谢国明胡燕辛绍杰游绍莉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肝炎病毒乙型
人工肝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工肝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一种手段。在人工肝治疗过程中,同样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如果处理不及时,不仅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严重者且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在人工肝治疗时,对常...
刘婉姝王岩吴亚丽杨信荣高迪王冰胡艳黄烁
关键词:人工肝治疗
文献传递
阿德福韦酯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多中心临床研究
: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成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试验方法,入选1930例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片10mg/d.随访观察采用标准操作规程(SOP),观察12周、24周、36周、5...
臧红陈婧丁晋彪柳芳芳李晨朱冰刘婉姝李进游绍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片临床疗效安全性
甘草酸制剂治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甘草酸类药物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经肝活检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248例,接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105例,接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143例。观察治疗3周的疗效。结果在248例患者中,急性和慢性肝损害分别占33.3%和43.5%,G1炎症分级占43.5%,S1纤维化分期占35.48%;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均明显,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异甘草酸镁治疗患者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至45.5±27.1U/L,明显优于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患者(79.2±41.1U/L,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和美能注射液均可明显改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
刘鸿凌游绍莉朱冰刘婉姝荣义辉辛绍杰尹明红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苷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