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夙璇

作品数:25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动脉
  • 8篇心肌
  • 8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心肌梗死
  • 5篇手术
  • 5篇梗死
  • 3篇心室
  • 3篇心室重构
  • 3篇心脏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支架
  • 3篇异常血管
  • 3篇手术费
  • 3篇手术费用
  • 3篇筒径
  • 3篇细胞
  • 3篇介入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机构

  • 25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刘夙璇
  • 9篇秦永文
  • 6篇王国坤
  • 5篇赵仙先
  • 4篇丁雪燕
  • 4篇董斐斐
  • 3篇张瑾
  • 3篇郎希龙
  • 3篇李攀
  • 3篇吴弘
  • 3篇宋晓伟
  • 3篇邹良建
  • 3篇张莎
  • 2篇郭志勇
  • 2篇徐晓璐
  • 2篇游晓华
  • 2篇徐茂锦
  • 2篇安丽娜
  • 2篇徐志云
  • 2篇应明真

传媒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内科理论与实...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医学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8
  • 1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肾交感神经术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大鼠进行双侧肾交感神经切除,探讨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能否缓解MI后心室重构并进行可能的机制探讨。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MI模型,实验分组为:MI组(n=10)、MI+RDN组(MI建模1周后进行RDN,n=10)和假手术组(n=10)。MI建模4周后对各组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室重构程度和左心功能,对梗死边缘区心肌进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结果与MI组相比,MI+RDN组的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和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升高,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mensions at end systole,LVIDS)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mensions at end diastole,LVIDD)减少(P均<0.05)。心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MI+RDN组大鼠梗死边缘区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MI组减轻。免疫组化检测显示,与MI组相比,MI+RDN组大鼠梗死边缘区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TGF-β1表达减少(P均<0.05)。结论RDN可以改善MI大鼠心室重构,提高左心收缩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局部下调心肌TGF-β1表达进而减少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沉积有关。
刘夙璇王国坤丁雪燕董斐斐安丽娜赵仙先秦永文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纤维化
去肾交感神经术对急性心梗后心室重构的影响研究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心室重构是MI后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由缺血坏死的心肌引起中枢交感神经兴奋和肾素-血...
刘夙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室重构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70岁以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与70岁以上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4月至2008年7月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55例70岁以上T2DM合并CHD者(DM-CHD)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病例组,以同期155例性别匹配的70岁以上不合并T2DM的CHD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凝血、射血分数等临床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分析比较。结果:DM-CHD组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高于NDM-CHD组(P<0.05),其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NDM-CHD组(P<0.05);DM-CHD组左室射血分数(EF)显著低于NDM-CHD组(P<0.01)。155例DM-CHD患者,有35例初诊的DM患者(22%),若不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而仅依靠FBG,则有14例DM患者漏诊(40%)。DM-CHD组以弥漫病变为主(P<0.01),冠脉狭窄指数及闭塞的血管数显著高于NDM组(P<0.01)。结论:CHD患者DM漏诊率较高;DM-CHD较之NDM-CHD患者存在更多的CHD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狭窄程度更严重。
刘夙璇秦永文游晓华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胰岛素抵抗
一种蛋白质杂交用反应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白质杂交用反应设备,下固定板的上侧安装有限位柱,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相互平行进行布置,上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安装有限位座,限位座为圆柱形筒状结构,限位座的内部安装有筒体,筒体的外侧端面与限位座之间通过缓冲弹...
刘夙璇董斐斐赵珍珍安丽娜王国坤
文献传递
孤儿核受体Nur77对缺/复氧损伤中心肌细胞自噬的调节
2018年
目的:研究孤儿核受体Nur77对缺/复氧损伤中心肌细胞自噬的调节作用。方法:差速贴壁法分离乳鼠心肌细胞,经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纯度。缺氧(1%O_2、5%CO_2和94%N_2)培养12 h后,常氧培养2 h构建心肌细胞缺/复氧损伤。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Nur77的表达变化。通过siRNA转染抑制心肌细胞nur77表达,通过自噬标志蛋白表达改变作为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结果:原代分离的心肌细胞纯度95%以上。缺氧12 h和缺/复氧(12 h/2 h)刺激后,心肌细胞中Nur77表达都明显升高(P<0.01)。与缺氧组相比,缺/复氧组细胞质中的水平明显增加(P<0.01),细胞核中Nur77水平无明显变化。抑制Nur77后,缺/复氧组自噬水平明显降低,缺氧组心肌细胞自噬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Nur77参与缺/复氧损伤中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调节。
游晓华董斐斐李松华刘夙璇赵仙先
关键词:心肌细胞自噬
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瘤及其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冠状动脉瘤是少见的并发症,但是一旦发生可引起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此引起临床上极大的重视。手术创伤、局部血管的炎症反应,支架贴壁不良及血管本身的结构特点等可能是冠状动脉瘤产生的原因。目前治疗冠状动脉瘤的方法有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
刘夙璇秦永文
关键词:药物洗脱支架动脉瘤
一种冠状动脉瘘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状动脉瘘封堵器,包括血管支架;所述血管支架内衬有呈筒状的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血管支架的两端同心环绕固定,所述弹性薄膜上设用于收缩薄膜筒径至闭合的约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提高...
吴弘张莎张瑾郎希龙宋晓伟李攀储国俊周思维刘夙璇黄松群
文献传递
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合并哮喘的诊断和治疗(附1例报告)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提高对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合并哮喘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和结果患者为73岁女性,有哮喘病史10年,反复胸闷4年,咳嗽伴胸闷半个月,胸痛7h入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第一对角支分出后主支狭窄约40%,其余血管未见明显狭窄;左室造影显示心尖呈球囊样。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射血分数(EF)为35%。诊断为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合并哮喘。经对症治疗后心功能逐渐恢复。结合文献,表明心尖球囊样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困难,而治疗和预后相距甚远;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合并哮喘发作急性左心衰时,与肺源性哮喘鉴别较困难,治疗迥异。结论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心尖球囊样综合征的认识,注意鉴别诊断,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倪飞华吴峰侯英伟刘夙璇白元秦永文
关键词:心尖球囊样综合征哮喘
大鼠心肌梗塞后心室重构中miRNA的差异表达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筛选大鼠急性心梗后的心室重构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为miRNA调控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提供靶标。方法:2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组如下:心肌梗死组(MI组,n=10)和假手术组(Sham组,n=10)。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急性心梗模型建模。4周后对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和梗死边缘区心肌HE染色观察心室重构程度。利用miRNA芯片对心梗边缘区的miRNA进行差异表达检测,采用实时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心脏超声显示MI组大鼠左室重构明显,心梗边缘区心肌HE染色可见细胞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miRNA芯片结果显示15个miRNA在心梗4周后呈差异表达,其中11个miRNA(miR-21、miR-23a、miR-125b、miR-132、miR-146b、miR-181b、miR-199a、miR-320、miR-324、miR-328和miR-499)表达上调,4个miRNA(miR-29、miR-30c、miR-133a和miR-208)表达下调。实时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一致。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心梗后心室重构相关,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定miRNA的调控机制有望为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刘夙璇王国坤董斐斐丁雪燕赵仙先秦永文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微小RNA
肥厚预刺激对苯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不同肥厚预刺激对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胶原酶联合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SD乳鼠心肌细胞后分组:(1)对照组(常规培养48 h);(2)PE组(50μM PE刺激48 h);(3)不同预刺激+PE组:A,不同浓度的PE(10、20、50μM)预刺激(12 h干预,12 h常规培养);B,PE(50μM)预刺激不同时间(period-1,6 h干预,6 h常规培养;period-2,6 h干预,6 h常规培养,再次6 h干预,6 h常规培养;period-3,8 h干预,8 h常规培养;period-4,12 h干预,12 h常规培养)。预刺激后再用PE(50μM)刺激48 h。经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g)免疫荧光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表型,Image J软件计算心肌细胞表面积,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肥厚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结果:分离的心肌细胞纯度在90%以上。PE组较对照组心肌细胞明显肥大,细胞表面积增加2.3倍,心肌肥厚标记基因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不同预刺激+PE组心肌细胞肥大表型明显缓解,其中PE(50μM)两次6 h预刺激最为显著(P<0.05)。结论:肥厚预刺激可以减轻P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程度,从而对心肌肥厚有保护作用。
杨帆邹良建赵志敏王杨张冠鑫刘夙璇王国坤
关键词:苯肾上腺素心肌细胞心肌肥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