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刚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绵竹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高血压
  • 1篇蛋白
  • 1篇定向穿刺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量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功能损害

机构

  • 5篇绵竹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5篇刘刚
  • 4篇魏平波
  • 3篇罗乐
  • 3篇何俊
  • 2篇龚浩
  • 2篇林斌
  • 1篇陈浩
  • 1篇苏静

传媒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大鼠外周血IL-1β的表达与血肿周围脑水肿相关性研究
魏平波陈浩罗乐刘刚林斌何俊
近年来随着国际医疗界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病理研究的不断增多,对IcH后脑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也不断增加。炎细胞因子中Il-1β、Il-6,tNF-a是最重要促炎性细胞因子,...
关键词:
关键词:脑出血动物实验
CT定向穿刺辅助软通道技术治疗老年中等血量高血压单侧基底核区脑出血62例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比较CT定向穿刺软通道技术及内科保守治疗老年患者中等血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随机分为软通道组30例和内科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出血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及3个月随访致残率。结果:两组患者再出血率及随访3个月致残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433,P>0.05;字2=0.108,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524,P<0.05;t=2.996,P<0.05)。结论:CT定向穿刺辅助软通道技术治疗老年患者中等血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满意,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罗乐魏平波刘刚龚浩
关键词:CT定向老年
脑脊液hs-CRP、IGF-1及IL-6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讨脑脊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6(IL-6)水平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164例和按4:1比例匹配同期行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采集脑脊液标本但无神经系统疾病的41例作为对照组。发病6 h、48 h、1周检测脑脊液hs-CRP、IGF-1、IL-6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损害程度。结果发病6 h,脑出血病人脑脊液hs-CRP、IGF-1、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48 h,脑脊液hs-CRP、IGF-1、IL-6水平及NIHSS评分较发病6 h均明显提高(P<0.05),发病1周较发病6 h均明显降低(P<0.05)。发病6、48 h,脑脊液hs-CRP(r=0.258,P<0.05)、IL-6(r=0.497,P<0.05)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发病1周,脑脊液hs-CRP、IL-6水平与NIHSS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发病6 h、48 h、1周,脑脊液IGF-1水平与NIHSS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脊液hs-CRP、IL-6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有望作为评估脑出血进展的有效生物学标志物。
罗乐何俊刘刚杜琴魏平波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损害脑脊液超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氨甲环酸保守治疗混杂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口服氨甲环酸对混杂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混杂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22例,全组病例均行头颅CT平扫确诊。所有患者均口服氨甲环酸250mg每日3次,治疗1~3月,随访4~6个月。比较患者用药前后血肿量的变化,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观察头颅CT的演变过程。结果有效16例(72.7%),无效4例(18.2%),失访2例(9.1%)。16例(72.7%)在治疗1个月后,头疼、肢体乏力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3个月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头颅CT示血肿明显吸收。3例因口服药物3~4周后临床症状加重收住院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口服氨甲环酸,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1例在服药1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肿大部分呈低密度影,血肿吸收减少,后因消化道不适停止服药。2例分别在服药8周及12周后失访。结论口服氨甲环酸保守治疗混杂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同时可减少混杂密度CSDH钻孔引流术后复发。
刘刚魏平波何俊
关键词:氨甲环酸混杂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
脑脓肿破入脑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2年
脑脓肿是一种局灶性脑实质内感染,脑脓肿破入脑室是脑脓肿的潜在致命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神经功能突发恶化,其发生率为0.3%~35.0%,死亡率为84.0%~100.0%。本文报道1例脑脓肿破入脑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类患者的诊治水平。
林斌苏静刘刚刘刚
关键词:脑脓肿脑室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