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 作品数:29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林副特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一种五味子果实采摘器
- 一种五味子果实采摘器。现有的五味子采摘器主要靠人工来剪断果实柄把,但采摘掉果实后,往往还要将采摘器的支架慢慢放下来,才能将采摘器上的筐内果实取出来,每采摘一次,就要将采摘器的支架放下来一次,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一种五...
- 张顺捷杨金花刘刚高敬武陈宇谢晨阳颜冰毕连东楚玉楠刘克武王岩
- 文献传递
- 一种黑木耳多层筛选机
- 一种黑木耳多层筛选机。目前,木耳等级筛选工作多由人工或简易装置完成,人工筛选不仅对筛选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容易发生分类错误,简易筛选装置筛网层数少,木耳等级划分不清,往往需要人工二次筛选,浪费人力和时间。一种黑木耳多层...
- 么宏伟刘刚胡伟王岩张学义谢晨阳付婷婷楚玉南张鹤东赵凤臣吴洪军刘洋韩越韩书昌
- 文献传递
- 东北刺人参引种培育初报被引量:3
- 2010年
- 东北刺人参苗木在牡丹江地区引种栽植可以正常成活,能自然越冬。东北刺人参种子经7个月的变温催芽处理,种子发芽率很低,只有2%左右。在种子处理前期用一定浓度的GA3处理种子对种子萌发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对种子播种保苗数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 张顺捷陈宇刘刚谭放
- 关键词:东北刺人参种子萌发播种育苗
- 蛹虫草海水培养试验初探被引量:2
- 2009年
- 郭宇兰张顺捷陈宇刘刚
- 关键词:蛹虫草北冬虫夏草增强免疫力
- 我国林木种苗基地发展的探讨被引量:5
- 2008年
- 对我国林木种苗基地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我国林木种苗业基地的发展对策。
- 张顺捷陈宇刘刚乔婵谭忠利
- 关键词:林木种苗
- 一种龙牙楤木组培苗的高效诱导及移栽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牙楤木组培苗的高效诱导及移栽方法:(1)取少刺龙牙楤木叶片或者叶柄,于2,4‑D培养基中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2)在含有2,4‑D的培养基中维持与增殖胚性愈伤组织;(3)在添加IBA的培养基中培养,...
- 陈爱华胡伟佟立君刘克武张晓华张学义高敬武毕连东陈宇颜冰张顺捷刘刚谢晨阳
- 北五味子组织培养研究
- 2015年
- 通过对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进行不定芽分化、生根培养基优化筛选。结果表明:选用嫩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较好;培养基MS+6-BA1.0mg/L+IBA0.2mg/L+NAA2.0mg/L为不定芽的分化最佳培养基组合,分化倍数可达4.7;生根阶段最适培养基为1/4MS+6-BA1.0mg/L+NAA1.0mg/L+活性炭0.5g/L,生根率为89.13%,平均根长为3.1cm。
- 张顺捷陈宇毕连东乔婵刘刚
- 关键词:北五味子愈伤组织芽分化
- 金焰绣线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1
- 2011年
- 对金焰绣线菊采用越冬饱满芽和当年生嫩枝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和快繁研究,建立了金焰绣线菊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当年生嫩枝为最佳外植体材料,适宜初代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 0.3mg/L,继代培养基为MS+6-BA 1.2m/L+NAA 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1mg/L。组培苗在土∶沙∶腐熟土有机肥=1∶1∶0.5的培养基质中进行移栽,成活率达83.3%以上。初步实现了金焰绣线菊的快速繁殖,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再生频率高、操作简便的再生系统,为金焰绣线菊广泛地应有于生产奠定了基础。
- 郭宇兰杨琪刁云飞刘刚陈宇
- 关键词:金焰绣线菊
- 蒙古沙冬青引种栽培的初步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蒙古沙冬青枝叶繁茂,具有良好的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作用,其花金黄艳丽,茎繁叶茂,四季常绿,树形美观是沙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与观赏树种。采用容器育苗及不同营养土配比方案试验,实验结果,成活率高,对土壤要求不高,平均出苗率90%左右,在黑龙江省亦适合栽植。
- 刘刚郭宇兰张顺捷陈宇
- 关键词:移栽容器育苗
- 大果沙棘形态与结实特征效果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中国野生沙棘果小、多刺、难采摘,生产中不能大规模推广种植等方面的缺点,近年来开始从俄罗斯引进优良沙棘品种(大果沙棘)。通过开展8个大果沙棘品种在哈尔滨地区的栽培实验,观测不同品种大果沙棘在当地生长适应性、形态特征以及结实情况,通过建立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大果沙棘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哈尔滨地区,无刺丰表现最佳,可以作为推广栽培的优选品种;丘伊斯克等5个品种表现尚可,有一定推广价值;辽阜1号和契切克的表现最差,不建议作为推广首选品种。
- 曹焱蒙宽宏孟庆峰刘刚刁秋实王洪梅张文达
- 关键词:大果沙棘形态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