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260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大子宫腹腔镜辅助阴式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比较大子宫阴式切除术(TVH)与改良腹腔镜辅助下大子宫阴式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03年1月~2006年1月接受以上不同途径大子宫切除术患者(20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阴式大子宫全切除术86例(阴式组),改良腹腔镜辅助大子宫阴式全切除术122例(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中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结果LAVH组与TVH组相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1),体温恢复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TVH组术中发生膀胱损伤2例,转开腹行膀胱修补,术后发生阴道残端脓肿1例;LAVH组全部在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近期随访,TVH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2例,阴道后壁轻度脱垂1例;LAVH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子宫行改良LAVH手术优于TVH。
- 王海波周爱玲逯彩虹闫西红刘丽宁高飞刘元昀寻丽彬
-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肿瘤
- 乳酸杆菌对宫颈肿瘤细胞的黏附抑制作用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宫颈肿瘤细胞的黏附与黏附抑制作用。方法采取30例妇女宫颈脱落上皮细胞,与乳酸杆菌震荡培养1-3h、经革兰染色观察宫颈脱落上皮细胞上乳酸杆菌的黏附指数。取对数生长宫颈癌Hela细胞与乳酸杆菌共同培养1-72h,观察不同时间段宫颈癌细胞乳酸杆菌的黏附指数以及细胞活力变化。结果1)乳酸杆菌对宫颈脱落上皮细胞有很好的黏附作用:在培养2h黏附指数达高峰(活菌组39.44±2.5;灭活组85.1±2.9);灭活组黏附指数在共培养2、3h均明显高于活菌组(P〉0.01)。2)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的黏附作用开始随着培养时间增加逐渐增加,两组黏附指数在共培养12h达高峰(活菌黏附指数为25.69±3.1;灭活菌黏附指数为90.49±2.6),之后逐渐降低。3)在共培养开始短时间内乳酸杆菌并不影响细胞活力;活菌组共培养12h、灭活组共培养24h宫颈癌细胞活力开始下降。结论乳酸杆菌能很好的黏附并抑制宫颈癌细胞的生长;灭活乳酸杆菌对宫颈细胞以及宫颈癌细胞有着更好的黏附抑制作用。
- 逯彩虹程建新周爱玲戴卫红刘丽宁冯帆杨淑芳
- 关键词:乳酸杆菌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
- 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
- 2003年
- 齐生伟刘丽宁
- 关键词: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甲胎蛋白
- 微创子宫切除术10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评价阴式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 subtotal hysterectomy,LSH)及完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total hysterectomy,LTH)4种微创手术的价值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1027例患者4种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康复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T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优于腹腔镜组(P<0.01);3组腹腔镜手术中LTH手术时间最长,LSH次之,LAVH最短;LAVH组出血最少,而LSH与L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病率、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与LSH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并发症均在开展此术式的早期发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LSH组明显高于TVH、LAVH、LTH组(P<0.01),LTH组高于TVH组(P<0.01),而与LAV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VH组与LAVH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术式均为微创子宫切除的有效术式,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术者技术水平选择术式。
- 王海波周爱玲闫西红高丽彩李秀娟逯彩虹高飞刘丽宁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44例
- 2006年
- 王海波周艾琳闫西红高丽彩逯彩虹高飞刘丽宁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切除
- 宫颈癌患者阴道微生物的分布特点被引量:4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与常见阴道病原体在阴道黏膜上的分布特点以及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检测65例正常宫颈、70例慢性宫颈炎、1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42例宫颈癌妇女阴道黏膜分泌物中乳酸杆菌的定植密度、霉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滴虫、淋菌、人乳头瘤状病毒(HPV16/18)的感染情况,了解宫颈癌患者阴道黏膜乳酸杆菌与常见病原体的分布特点以及在宫颈癌发病中作用。结果 CIN组和宫颈癌组阴道黏膜乳酸杆菌的定植密度逐渐减少(P<0.01),霉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BV、HPV的检出率逐渐增加(P<0.01)。除宫颈癌组外,其余各组乳酸杆菌阴性患者阴道霉菌、滴虫、支原体、衣原体、BV、HPV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乳酸杆菌阳性患者(P<0.01)。宫颈癌组和CIN组感染亚组乳酸杆菌定植密度明显低于慢性宫颈炎组和正常宫颈组(P<0.01)。在正常宫颈组、慢性宫颈炎组、CIN组内感染亚组乳酸杆菌定植密度明显少于非感染亚组(P<0.01);但在宫颈癌组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宫颈癌组和CIN组中HPV感染患者阴道乳酸杆菌阴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和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和CIN组中HPV感染患者阴道乳酸杆菌阳性组乳酸杆菌定植密度明显少于慢性宫颈炎组和正常宫颈组(P<0.01)。CIN组和宫颈癌组中HPV16/18、BV的感染率增加最明显,其次是衣原体、支原体、霉菌、滴虫;淋菌的检出率在各组中均很低。结论乳酸杆菌抑制阴道常见病原体的繁殖与感染及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与癌变。宫颈癌发生与阴道黏膜乳酸杆菌减少、阴道菌群失调相关。
- 逯彩虹李保红李小斌王海波刘丽宁戴卫红李萍
- 关键词:乳酸杆菌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状病毒
- 树突状细胞疫苗与子宫颈癌被引量:1
- 2011年
-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它可以捕获肿瘤抗原,并把肿瘤抗原提呈给免疫T细胞,促进T细胞增值、分化并形成特异性CTL杀伤肿瘤细胞。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高,而且逐渐年轻化。采用不同的子宫颈癌抗原、以不同的方式构建各种DC肿瘤疫苗是目前子宫颈癌生物免疫研究的重点与热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 逯彩虹李保红周艾琳孙富国戴卫红王海波刘丽宁李秀娟冯帆
- 关键词:宫颈肿瘤树突细胞癌症疫苗生物疗法
- 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288例疗效评价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改良式腹腔镜子宫切除术288例与同期传统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255例,进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手术时间缩短(P<0.01);不增加出血量(P>0.05);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近期随访,改良组效果良好。结论:改良式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缩短了手术时间,效果良好。
- 王海波范敏周艾琳逯彩虹闫西红高丽彩高飞刘丽宁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