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丰冉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福建省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二硝基酞菁锌的合成、表征以及光谱性质
- 本文以4一硝基邻苯二甲睛和邻苯二腊为原料,利用统计原理,通过醇锉法合成了含不同取代基数目的硝基酞青锌粗产物,进而通过硅胶层析色谱和以SHI叹尤制备色谱提纯,得到了一个组分,经过红外光谱、质谱、’HN和IR的表征,推断其为...
- 刘丰冉黄剑东张国才陈燕梅陈耐生黄金陵
- 关键词:酞菁锌硝基光谱性质
- 文献传递
- 功能取代酞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
- 本学位论文基于对酞菁化学及其作为抗癌光敏剂应用的研究现状的分析,选择了在光动力治疗中具有优势的两亲性酞菁锌为主要目标,合成了一系列功能取代的酞菁锌配合物,并进一步研究了它们的相关性质。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合...
- 刘丰冉
- 关键词:摩尔吸光系数
- 文献传递
- 四乙酰哌嗪苯氧基酞菁锌及其蛋白质复合物的制备、表征与光动力活性被引量:9
- 2006年
- 合成了2个酞菁锌配合物,即α-四(4-(4-乙酰哌嗪)苯氧基))酞菁锌(C80H72N16O8Zn)(1)和"-四(4-(4-乙酰哌嗪)苯氧基)酞菁锌(C80H72N16O8Zn)(2),并通过1HNMR,MS,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表征。配合物1、2在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和正辛醇等有机溶剂中呈现出典型的酞菁的单体吸收光谱特征,Q带分别位于693 ̄698nm和681 ̄682nm,相对于β位取代者,α位取代的配合物的Q带明显红移。在含水溶剂中的吸收光谱测试显示,α位取代较β位取代更能有效地阻止配合物在含水溶剂中形成聚集体。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2个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BSA,HSA)和转铁蛋白(apoTf)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结合常数在(1 ̄20)×105mol-1·L之间,相对而言,β位取代的配合物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力强于α位取代者。同时,制备了1-BSA、2-BSA、1-HSA、1-apoTf和1-FeTf等非共价键结合的酞菁-蛋白质复合物。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光动力杀伤作用的测试初步表明,复合物的活性较高,活性顺序为:1-BSA>1-FeTf>1-HSA,1-apoTf>2-BSA>1>2。
- 黄剑东刘丰冉陈燕梅孙建成江舟
- 关键词:酞菁蛋白质光动力治疗
- 十六羧酸基酞菁锌光敏剂与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及复合物的制备被引量:8
- 2006年
- 利用光谱法研究了光敏剂分子2,3,9,10,16,17,23,24-八(3,5-二羧酸基苯氧基)酞菁锌(ZnPc(COOH)16)与白蛋白(BSA和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ZnPc(COOH)16与BSA,HSA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结合常数为2.25~2.94×10^6L·mol^-1。同时,通过温育摩尔比为2:1的ZnPc(COOH)16和白蛋白混合物,进而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摩尔比为1:1的ZnPc(COOH)16-BSA和ZnPc(COOH)16-HSA复合物。光谱研究表明,ZnPc(COOH)16在复合物中以单体形式存在,Q带最大吸收峰和发射峰均较单纯的ZnPc(COOH)16有所红移。
- 陈燕梅黄剑东刘丰冉孙瑞卿吴基培
- 关键词:酞菁白蛋白复合物光敏剂光谱
- 二硝基酞菁锌的合成、表征以及光谱性质
- 合成了二硝基酞菁锌,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它的性质,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刘丰冉黄剑东张国才陈燕梅陈耐生黄金陵
- 关键词:酞菁锌硝基光谱性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