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晨晗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瘤
  • 8篇颅内
  • 6篇颅内动脉
  • 6篇颅内动脉瘤
  • 4篇手术
  • 3篇动脉瘤破裂
  • 3篇瘤破裂
  • 3篇出血
  • 2篇动脉
  • 2篇腰大池
  • 2篇翼点
  • 2篇引流
  • 2篇再出血
  • 2篇入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切除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机构

  • 13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3篇凌晨晗
  • 11篇张建民
  • 7篇吴盛
  • 7篇吴群
  • 6篇赵学群
  • 6篇陈高
  • 5篇闫伟
  • 4篇胡华
  • 4篇祝向东
  • 3篇傅伟明
  • 2篇周景义
  • 2篇沈宏
  • 2篇许璟
  • 2篇王真
  • 1篇洪远
  • 1篇蔡锋
  • 1篇虞军
  • 1篇牟朝晖
  • 1篇张宏
  • 1篇陈盛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治疗449例分析
1.目的对我科2年来手术治疗的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例进行分析,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手术治疗的优缺点。2.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44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行手术治疗的数据进行...
吴群吴盛凌晨晗闫伟陈高赵学群胡华祝向东张建民
关键词:动脉瘤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肿瘤标记物在颅内表皮样囊肿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背景: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对于原发性颅内肿瘤,目前仍未发现合适的肿瘤标记物,只能依靠术前影像学检查如CT、MRI,以及术后病理学诊断,术后随访几乎也完全依赖影像学检查,费时、费力、费钱。已有文献报...
王勇杰闫伟王真凌晨晗张建民
文献传递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治疗449例分析被引量:34
2012年
目的比较颅内破裂动脉瘤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病例进行分析。比较急性期手术组与非急性期手术组在术前破裂风险、完全夹闭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两组相比,非急性期手术组术前再破裂风险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完全夹闭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中,Hunt—HessI-Ⅲ级亚组间术前再破裂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同级别亚组间完全夹闭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期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前再次出血,尤其是Hunt—Hess评分I~Ⅲ级的患者可通过急性期手术减低因术前出血引起的死亡致残风险。
吴群吴盛凌晨晗张建民陈高沈宏傅伟明赵学群祝向东胡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于2008年首次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而作为2009年首批参加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的单位之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均同时接受CEA组与CAS...
董啸周景义凌晨晗赵雪群张建民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术支架置入术疗效评价
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与非急性期手术184例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84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动脉瘤破裂后3 d内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归入急性期手术组(102例),将破裂后大于3 d再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归入非急性期手术组(82例).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率比较采用x2检验.研究两者之间在术前再出血率,术中完全夹闭率,术后脑梗死、脑积水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在6~12个月的随访中,通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计分,分析两组患者手术预后的差异.结果 急性期组术前再出血2例,非急性期组再出血7例;术前再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完全夹闭率91.2%(93/102),非急性期组完全夹闭率80.5%(66/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手术组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生率10.8%(11/102),术后脑积水发生率6.86%(7/102).非急性期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4.88%(4/82),术后脑积水发生率3.66%(3/82).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中,将患者根据GOS评分分为死亡(1分),致残(2~3分),良好(4~5分).非急性期组7例死亡,11例致残,55例恢复良好;急性期组8例死亡,16例致残,73例恢复良好,急性期组良好率较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急性期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术前再次出血,从而减低因术前出血引起的死亡致残风险.②急性期手术术中可以通过腰大池置管引流等方法降低颅内压,明显提高完全夹闭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吴群吴盛凌晨晗张建民陈高祝向东傅伟明胡华张宏沈宏赵学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破裂急性期手术再出血脑积水
经翼点小骨窗入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总结分析经翼点小骨窗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手术技巧及经验。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翼点小骨窗入路手术治疗前循环颅内动脉瘤的3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动脉瘤完全夹闭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并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治疗313例患者共处理348个动脉瘤,其中术中完全夹闭326个、包裹6个,术后瘤颈残留16个,完全夹闭率为93.7%;术后发生迟发性脑缺血15例(4.79%)、慢性脑积水10例(3.19%);随访结果,预后良好209例(66.77%),预后不良93例(29.71%),死亡11例(3.52%)。结论:经翼点小骨窗入路可以处理多数类型的前循环动脉瘤。采用该手术方式较标准翼点入路方式术中动脉瘤夹闭率相近,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患者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闫伟牟朝晖吴盛凌晨晗吴群洪远陈盛蔡锋张建民陈高
关键词:数字减影
影像融合技术在杂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影像融合技术在杂交手术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总结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开展各类杂交手术21例,其中应用影像融合技术辅助杂交手术共17例,其中颅内动静脉畸形8例,颅内动脉瘤7例,硬脑膜动静脉漏1例,颅内...
凌晨晗虞军许璟
文献传递
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治疗449例分析
目的对我院2年来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颅内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和非急性期手术治疗的优缺点。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449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行手术治疗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吴群吴盛凌晨晗闫伟陈高赵学群胡华祝向东张建民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手术再出血
文献传递
经翼点小骨窗入路治疗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单中心经验
唐亚娟吴盛闫伟凌晨晗张建民吴群
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 分析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过程中,腰大池持续引流相对于反复腰椎穿刺引流的优缺点.方法 对29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腰大池引流组与反复腰穿引流组在迟发性脑缺血、术后脑积水、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腰大池引流组患者术后迟发性脑缺血发生率4.38% (7/160),术后脑积水发生率2.50%(4/160).反复腰穿引流组分别为7.41%(10/135)及3.70%(5/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腰大池引流组8.13%(13/160),反复腰穿引流组2.22%(3/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腰大池持续引流术相对于反复腰穿引流无显著优势,可能增加感染率.故需严格把握指征,进一步规范操作.
吴盛凌晨晗吴群张建民陈高傅伟明赵学群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脊液脑缺血脑积水颅内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