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清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对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临床疑似合并恶性淋巴瘤的艾滋病患者同时行颈部淋巴结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及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对2种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中,超声引导下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的取材满意率为95.24%,对恶性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0.6%、100.0%、92.9%。结论:超声引导下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准确度高,并发症低,操作安全快捷,是临床诊断艾滋病合并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
- 王俊东冯清华刘长珠陈焕忠张文先张影
- 关键词:超声检查活组织检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淋巴瘤
- 脾功能亢进微波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最佳方法。方法54名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在彩超引导下经皮网格状脾穿刺微波消融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7、30、90、180、360天检测外周血WBC、RBC、PLT及脾动静脉内径(D)、最大血流速度(Vmax)、平均血流速度(Vmean)、计算脾血流量(Q)。结果54名患者WBC、PLT术后7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脾脏动静脉Vmax、Vmean、Q降低(P〈0.05),并且网格状消融后产生的纤维条索能预防消融后的脾脏代偿性增生。结论采用网格状经皮脾穿刺消融术可有效治疗脾功能亢进,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脾亢引起的血细胞过低,结合胃镜下食道静脉套扎术可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发生。
- 刘长珠冯清华李海玲
-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微波消融肝硬化
- 复发性肝癌诊疗中超声的运用价值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复发性肝癌诊断中超声造影检查的应用及治疗中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诊断效果,并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记录诊断结果及随访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相比,超声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97.56%(80/82),差异对比无显著(P>0.05)。82例复发性肝癌者通过消融治疗后,随访12个月,无患者死亡,无复发及转移,随访24个月后,出现1例患者死亡,2例转移及复发,随访36个月后,出现4例患者死亡,6例转移及复发,死亡率为6.10%(5/82),总生存率为93.90%(77/82),无瘤生存率为54.55%(42/77)。结论:超声造影检查用于复发性肝癌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准确率,经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后,患者复发率与转移率较低,生存率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俊东刘长珠冯清华张志平欧志涛
- 关键词:复发性肝癌超声
- 彩超引导微波消融腹腔神经节毁损术治疗重度癌性腹痛
- 刘长珠冯清华李海玲
- 关键词:腹腔神经节微波消融视觉模拟评分法
- 彩超引导微波消融腹腔神经节毁损术治疗重度癌性腹痛
- 刘长珠冯清华李海玲
- 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临床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点及其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36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36例瘢痕妊娠患者中,根据超声图像提示孕囊的生长方向及子宫前壁孕囊与膀胱间子宫肌层的厚度分为3型,Ⅰ型15例,Ⅱ型11例,Ⅲ型10例,超声诊断正确30例,正确率83.3%,误诊6例,其中2例误诊为宫内早孕难免流产,2例误诊滋养细胞疾病,1例误诊宫内早孕,1例误诊宫颈妊娠。13例Ⅰ型和6例Ⅱ型患者采用了经腹超声监测下清宫术治疗;4例Ⅱ型及2例Ⅲ型患者采用了经腹超声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能做出较准确的定位诊断,帮助临床在制定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及随访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冯清华刘长珠王俊东李海玲
-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彩色多普勒超声
- 彩超对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 2018年
- 目的:研究彩超在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临床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88例卵巢肿瘤患者,根据术后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良性组148例,恶性组40例。2组患者术前均使用彩超进行诊断,观察两组肿瘤形态,比较两组血流分级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对诊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或无回声,良性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恶性组血流分级Ⅲ级、Ⅳ级例数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Ⅰ级例数所占比例显著低于良性组(P<0.01),Ⅱ级例数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RI和PI均显著低于良性组(P<0.01),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良性组(P<0.01);彩超诊断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为87.50%(35/40),特异性为77.70%(115/148),约登指数为65.20%,阳性预测值为51.47%(35/68),阴性预测值为93.33%(115/120)。结论:彩超可明确鉴别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在形态、血流分级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可临床用于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
- 李海玲刘长珠冯清华
- 关键词:彩超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 不同孕期HIV孕妇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妊娠结局分析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HIV感染孕妇启用抗病毒治疗(ART))后妊娠结局情况。方法 对本院2012年至2017年50例HIV阳性且未经规范高效抗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孕晚期孕妇(感染组)的分娩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选取本院孕前已确诊HIV感染且孕前经ART治疗及孕中期14周后经HAART规范治疗的孕妇5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随机选取本院未感染HIV的孕妇50例作为正常组,比较三组孕妇妊娠并发症、分娩时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早产儿及体质量等指标。结果 感染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61±0.41)kg,治疗组(2.93±0.38)kg,正常组(3.25±0.37)kg,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胎儿生长受限(FGR)、早产低体质量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2%、18%和16%(χ2=7.39、13.15、13.47,均P<0.05);感染组产妇胎膜早破、早产儿发生率分别为20%、18%(χ2=7.27、10.27,均P<0.05);治疗组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52%,明显高于感染组及正常组(χ2=14.44,P<0.05);3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 >0.05)。结论 孕妇感染HIV会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孕前经ART治疗及孕中期应用HAART治疗可使HIV感染孕产妇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 冯清华刘长珠李晶李海玲
-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新生儿
- 超声生物学指标Z-评分对HIV感染孕妇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估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超声生物学指标的Z-评分对HIV感染孕妇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单胎HIV感染孕妇宫内胎儿88例,另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胎儿出生时体质量正常的孕妇宫内胎儿90例为正常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孕妇孕中期(22^(+1)~26周)、晚孕早期(28^(+1)~32周)、晚孕晚期(34^(+1)周-分娩)三次产检超声测量的胎儿生长参数,比较两组各参数的差异。结果:在中孕期,两组胎儿BPD、HC、AC、FL及Z-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在晚孕早期,两组胎儿常规生物学测量BPD、HC、AC及FL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胎儿BPD、HC、AC及FL的Z-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晚孕晚期两组胎儿BPD、HC、AC、FL生物学测量值及Z-评分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在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孕周增加,两组胎儿腹围的Z-评分偏离度进行性加大。结论:超声生物学指标的Z-评分有助于定量评估HIV感染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以更好、更早期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同时也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 冯清华刘长珠李海玲
- 关键词:HIV感染胎儿生长发育生物学测量
- 彩超引导微波消融腹腔神经节毁损术治疗重度癌性腹痛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下对12例剧烈腹痛的晚期癌症患者腹腔神经节消融达到止痛目的,探讨其对晚期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和主诉疼痛分级法(VAS)测定12例剧烈腹痛的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0”代表无痛,“10”代表最疼,对患者疼痛进行分级。然后在超声引导下用微波消融方法对腹腔神经节进行毁损,毁损后以相同方法多次测定患者的疼痛,直至患者死亡。结果有效率100.0%,完全缓解16.7%(2/12,疼痛分级为0级),基本缓解75.0%(9/12,疼痛分级1~3级),部分缓解8.3%(1/12,疼痛分级4。6级)。术后患者饮食、睡眠、精神状态明显改善,5例患者术后可适当运动,生活自理。结论腹腔神经节微波消融毁损术能使剧烈腹痛的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生活质量改善。
- 刘长珠冯清华李海玲
- 关键词:腹腔神经节微波消融视觉模拟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