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关瑜
作品数:
4
被引量:4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湖南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梦玺
湖南医科大学
袁洪
湖南医科大学
杨季
湖南医科大学
范自力
湖南医科大学
杨侃
湖南医科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细胞
2篇
血清
2篇
淋巴
2篇
镁
1篇
动脉
1篇
动脉粥样硬化
1篇
心病
1篇
心功能
1篇
心功能不全
1篇
心律
1篇
心律失常
1篇
心脏
1篇
心脏疾病
1篇
死因
1篇
皮素
1篇
肿瘤
1篇
肿瘤坏死因子
1篇
细胞内
1篇
细胞内钙
1篇
淋巴细胞
机构
4篇
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4篇
袁洪
4篇
关瑜
4篇
张梦玺
2篇
范自力
2篇
杨季
1篇
肖扬名
1篇
杨侃
传媒
2篇
中国现代医学...
1篇
中华心血管病...
1篇
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1篇
1999
1篇
1998
2篇
199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血清、淋巴细胞镁含量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1997年
为了研究镁离子含量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仅测定了51例心律失常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对照者血清、淋巴细胞镁含量,结果发现心律失常患者血清、淋巴细胞镁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对照组(P<0.05,P<0.005),并发现血清镁与淋巴细胞镁含量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3292,P=0.001)。提示镁离子缺失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血清、淋巴细胞镁含量测定对指导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范自力
袁洪
张梦玺
关瑜
关键词:
镁
心律失常
血清
淋巴细胞
冠心病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浓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0
1998年
采用放射免疫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20例冠状动脉狭窄,15例心肌梗死)及20例健康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及血脂水平。结果显示:①冠心病组较对照组TNF浓度高(P<0.01),而以心肌梗死组更为明显(P<0.001);②冠心病组TNF浓度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100呈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地呈负相关。③冠状动脉狭窄组与对照组比较IL-6浓度光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肌梗死组IL-6浓度显著增高(P<0.001)。提示:TNF、IL-6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IL-6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缺血损伤;内皮细胞受损,TNF、IL-6作用,脂质代谢的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重要环节。
关瑜
张梦玺
袁洪
杨侃
杨季
王建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冠心病
血清、淋巴细胞内钙镁与心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1997年
该文以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检测了60名心功能不全患者和30名心功能正常者的血清及淋巴细胞内钙、镁的含量。结果发现,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清钙、淋巴细胞内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心功能不全组淋巴细胞内镁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心衰Ⅲ级患者较心衰Ⅰ级者血清钙及淋巴细胞内钙明显增高;心衰Ⅲ级患者血清镁及淋巴细胞内镁较心衰Ⅰ组者降低更为明显;各种不同病因组引起的心衰,淋巴细胞内钙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风心病组升高更为明显,各种不同病因组淋巴细胞内镁均低于对照组,而风心病组降低更为显著。该研究表明血清及淋巴细胞内钙、镁的含量变化与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有一定关系。
杨季
张梦玺
袁洪
范自力
关瑜
关键词:
心功能不全
血清
镁
心脏疾病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999年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肿瘤坏死因子(TNF)及血浆内皮素(ET)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定急性心肌梗塞组(20例)、冠状动脉狭窄组(2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人类巨细胞病毒抗体,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及ET的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HCMVIgM阳性14例(70%),HCMVIgG阳性20例(100%),HCMVIgM、IgG双阳性14例(70%);冠状动脉狭窄组HCMVIgM阳性19例(95%),HCMVIgG阳性19例(95%),IgM、IgG双阳性18例(90%);正常对照组HCMVIgM阳性6例(20%),HCMVIgG阳性26例(82%),IgM、IgG双阳性6例(2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P<005,P<0001);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组、冠状动脉狭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TNF、血浆ET显著增高(P<0001)。结论患者的HCMV感染、内皮细胞受损和TNF作用可能参与了冠心病发生发展的过程。
关瑜
张梦玺
袁洪
肖扬名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