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保罗·范登侯汶
作品数:
2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林升栋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张艺琼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1篇
经济管理
1篇
语言文字
主题
1篇
电视
1篇
电视新闻
1篇
多模态
1篇
多模态话语
1篇
新闻
1篇
信息型
1篇
修辞
1篇
英文
1篇
全球广告
1篇
消费者
1篇
论辩
1篇
话语
1篇
话语分析
1篇
广告
1篇
符号学
1篇
ABC
机构
2篇
荷兰乌特勒支...
2篇
厦门大学
1篇
广东外语外贸...
1篇
蒂尔堡大学
作者
2篇
保罗·范登侯...
1篇
张艺琼
1篇
林升栋
传媒
1篇
符号与传媒
年份
1篇
2018
1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20世纪初全球广告的中国化:一个符号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2
2018年
20世纪初期跟当今一样,全球品牌倾向于将它们的全球广告本地化来迎合当地消费者,但全球广告商一直面临着该如何在不同文化中传达不同信息等问题。本研究分析了特选配对的中英广告,探讨广告是如何在文案中构建中国消费者和相对应的当代美国消费者的。在这些广告中我们发现除了文字和图片元素的翻译外,往往还有很多细微的顺应。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广告进行符号学重构式的文化解读,从而揭示这些顺应是如何引起广告在中国消费者文化系统内的解读的。如果美国广告原文案属信息型或者仅体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转换型,其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通常会被重新设计,以产生跟中国社会价值相关的转换型的解读。如果原文案已经能够提供跟中国价值相关的解读,则只需要细微的顺应。本研究阐述和证明了对广告的深入文化解读重构的必要性,这种方法可以解释那些虽然细微却通常引起跟原广告非常不一样解读的顺应。
林升栋
保罗·范登侯汶
张艺琼
关键词:
符号学
信息型
修辞批判视角下的多模态论辩话语分析——以ABC一则电视新闻为例
修辞批判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已成为当前修辞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鉴于多模态话语形式的复杂性及解释的开放性,在对具有论辩功能的多模态公共话语进行解读重构时,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将"论辩重构"的责任由分析者转向修辞者(即,修...
保罗·范登侯汶
杨颖
关键词:
论辩
多模态话语
电视新闻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