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钢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树脂
  • 5篇改性
  • 4篇粘剂
  • 4篇桐油
  • 4篇胶粘
  • 4篇胶粘剂
  • 4篇酚醛
  • 4篇酚醛树脂
  • 3篇淀粉
  • 3篇接枝
  • 3篇接枝共聚
  • 3篇接枝共聚反应
  • 3篇共聚
  • 3篇共聚反应
  • 2篇丁酯
  • 2篇脲醛
  • 2篇脲醛树脂
  • 2篇复合材料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机构

  • 13篇四川省林业科...
  • 5篇成都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余钢
  • 5篇张开
  • 3篇张文江
  • 3篇石锐
  • 1篇王宇
  • 1篇王志贤

传媒

  • 4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四川林业科技
  • 2篇成都科技大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林业科技开发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粘接
  • 1篇中国胶粘剂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被引量:27
1995年
通过桐油和本酚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然后再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与甲醛反应成功地制得了一种桐油改性甲阶酚醛树脂。利用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谱等分析技术对这类改性树脂的结构的基本性能进行了表征。用这类桐油改性酚醛树脂代替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作为基作树脂所压制的石棉基汽车刹车片,其摩擦性能显著提高并超过GBn257—86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可望用作耐高温摩阻材料。
余钢
关键词:桐油改性酚醛树脂刹车片
用改性VAE作胶粘剂生产胶合板的工艺
1993年
在胶合板工业中脲醛树脂由于制造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色浅,耐水性、胶合强度等性能较好,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据统计在我国胶合板工业中,脲醛树脂用量占80%左右。但是,由于脲醛树脂的基本原料为尿素和甲醛,因此在脲醛树脂制备及胶合板热压过程中都有大量的甲醛释放,另外在胶合板成品使用过程中也会不断地释放出少量游离甲醛。释放出的甲醛不仅污染空气,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生产者和消费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地影响了人体的健康。现世界各国都对游离甲醛释放量严格控制。
石锐张文江余钢
关键词:胶粘剂胶合板生产工艺
乙烯基类单体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Fenton′s试剂(Fe^(2+)-H_2O_2)引发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的研究被引量:7
1990年
本文以水作介质,Fenton's试剂(Fe^(2+)—H_2O_2)为引发剂,研究了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接枝共聚的反应规律,探讨了接枝共聚的机理。发现[H_2O_2]/[FAS]摩尔比,反应中生成的Fe^(3+)对接枝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加入络合剂将Fe^(3+)掩蔽,可以显著提高接枝效率。对骨架淀粉进行氧化、糊化等处理,可以提高其反应活性,获得良好的接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H_2O_2]/[FAS]=10.541,[NaF]=10.6×10^(-3)mol/L,pH=2~4,Starch:BA:H_2O=2.16:1:10.02,30℃下反应小3时,单体转化率和接枝效率均可达90%以上。用IR,'H-NMR和SEM等手段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证明反应物确为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的接枝共聚物。接枝反应不仅发生在淀粉表面,也在其内部发生。由于接枝侧链的“搭桥”,形成了松散且具有孔洞的无规交联结构。
余钢张开代模栏
关键词:玉米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
全文增补中
乙烯基类单体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Ⅲ)—玉米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性能
1991年
本文研究了玉米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共聚物的溶解性,抗微生物侵蚀性,流变性及表面性能。对这种接枝共聚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余钢张开代模栏
关键词:玉米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酸丁酯
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耐热性研究被引量:26
1994年
本文对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一些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利用DTA、TG热分析技术研究了这类改性树脂的耐热性能及其热分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热分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分解峰为450~490℃,约分解30~45%;第二个分解峰为570~670℃,约分解35~55%。随着甲醛/苯酚摩尔比的增加,初始分解温度逐渐升高。这种经桐油改性的酚醛树脂耐热性能可达:初始分解温度359.4~383.7℃,耐热温度指数220~230℃,热分解表观活化能280~320kJ/mol。与普通酚醛树脂相比,耐热性能显著提高,可望用于汽车耐温刹车片的基体树脂。
余钢
关键词:桐油改性酚醛树脂耐热性
乙烯基类单体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Ⅱ—骨架淀粉结构与界面形态对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以水作介质, Fenton’s 试剂(Fe^(2+)-H_2O_2)为引发剂,丙烯酸丁酯为接枝单体,研究了骨架淀粉的结构与界面形态,对丙烯酸丁酯与玉米淀粉按技共聚反虚的影响。发现骨架淀粉作为接枝共聚物的主干、母体,不仅对最终产物的性能有决定性意义,并对接枝反应的进行和接枝产物的结构与形态都具有直接的、关键性的影响。通常玉米淀粉呈微胞结构,其大分子聚集态结构由结晶区、取向区、无定形区三部分组成。反应活性为结晶区<取向区<无定形区。玉米淀粉经过氧化降解,除保持部分原有的活性—OH 以外,还引入了众多的活性—COOH,提高了接枝反应点数目.且众多的活性—CDOH 能将单体吸附到淀粉骨架附近,有利于接枝.另一方面,经过氧化降解,使淀粉分子量降低,粒度变细,比表面增大,活性端基充分暴露,因此反应活性得到提高。
余钢张开代模栏
关键词:淀粉接枝共聚
聚合物胶乳的立体稳定性被引量:3
1990年
本文首先叙述了影响聚合物胶乳稳定性的各种效应,然后着重介绍了立体稳定的基本原理。
余钢张开
关键词:聚合物胶乳
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固化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6
1995年
利用IR、DSC分析技术研究了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这类改性树脂的固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①在100~160℃范围内出现一个复杂的挥发吸热峰;②在150~240℃范围内出现一个宽广、平缓的固化放热峰;③在240~260℃范围内出现一个较小的第二固化峰。随着甲醛/苯酚摩尔比的增加,改性树脂的表观活化能降低,固化速率加快。在160~180℃下固化7~15min,这类改性树脂固化趋于完全。与未改性酚醛树脂相比,由于桐油改性酚醛树脂骨架上引入了桐油柔性长支链,阻碍了苯环上羟甲基的碰撞反应,使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增加,因此固化反应须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余钢
关键词:桐油改性酚醛树脂反应动力学
低毒性脲醛树脂胶粘剂的研制
1993年
一、前言脲醛树脂原料来源方便,价格便宜,制造简单,除了耐水性稍差外,其它性能较好,是我国木材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胶种,占总量的70%以上,其制品主要用于室内。然而,使用脲醛树脂的最大问题是释放甲醛,污染室内环境,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因此近三十年来。
余钢石锐张文江
关键词:脲醛树脂胶粘剂
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研究(Ⅰ)──合成、机理与结构表征被引量:7
1994年
通过桐油和苯酚在催化剂存在下的反应,然后再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与甲醛反应制得一种桐油改性甲阶酚醛树脂,探讨了反应的机理。利用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和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对第一步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1摩尔桐油大体上可与6摩尔苯酚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桐油自聚和降解现象,随着初始苯酚/桐油摩尔比的降低,该现象更为明显。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 ̄1HNMR等分析手段对桐油-苯酚反应产物和桐油改性酚醛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桐油与苯酚反应属于共轭三烯对酚核的烷基化反应,或酚核对共轭三烯的亲核取代反应,酚核取代位置为酚羟基的对位或邻位,酚羟基未参加反应,在改性酚醛树脂骨架上引入了桐油分子链。
余钢吕彭孙王宇银红
关键词:桐油酚醛树脂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