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剑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6例脊柱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诊治分析
- 目的 总结分析我科收治的26例脊柱骨折术后内植物相关感染病例.探讨脊柱内植物相关感染诊断治疗转归与病程、病原学、灌洗、负压封闭引流、内固定取出与否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自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2...
- 费军余剑钟效政彭学良郭庆山张连阳
- 医护一体化预防创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明确实施医护一体化对减少创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实施医护一体化策略前、后30d内非计划性拔管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非计划性拔管的一般特点、发生原因及其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医护一体化防范策略。结果医护一体化实施时间为2014年5月1日,研究时间为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5月30日,研究对象为研究时间内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外科收治创伤其他原因导致的及急症外科患者,年龄大于或等于18岁,既往无精神类疾病病史、无毒/药物滥用史、无慢性酒精成瘾史、无任何其他先天性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时间内共纳入患者1 044例,医护一体化前纳入569例患者,实施后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事件12起(根);实施前30d内共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率1.76%(10/569根次),其中胃管7根次,胸腔小导管引流管1根次,深静脉导管1根次,腹腔引流管1根次;实施后30d内,发生率0.42%(2/475根次),其中胃管1根次,乳腺伤口引流管1根次,实施前、后非计划性拔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平均年龄(48.6±15.3)岁,男∶女=10∶2;主动拔出占7根次(7/12),均为胃管;清醒状态下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常见,共10根次(10/12),均发生在医护一体化实施之前。结论实施医护一体化后,显著降低了住院患者治疗期间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 叶茂吴亚飞余剑张敏
-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非计划性拔管创伤
- 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自噬变化。方法①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或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将创伤患者分为轻度创伤组、中度创伤组、严重创伤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创伤后24h、3、5、10d采集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分离法分离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现象。②将分离得到的单核细胞进行MDC染色并裂解,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波长380nm、发射光波长525nm)测定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③于创伤后24h、3、5d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分析创伤后自噬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创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升高(P<0.01),创伤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水平与创伤程度成正比,与创伤后血糖呈正相关(轻度创伤组:r=0.962,中度创伤组:r=0.928,重度创伤组:r=0.973,P<0.05)。结论创伤后通过调节单核细胞自噬水平,使机体免疫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改善预后。
- 余剑曹红卫梁华平张连阳
- 关键词:自噬创伤单核细胞糖代谢
- 创伤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自噬变化与糖代谢的关系的研究
- 目的研究创伤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自噬变化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根据ISS或AIS将创伤患者分为轻伤组、重伤组、严重创伤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创伤后24小时、3天、5天、10天,采集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分...
- 余剑张连阳梁华平
- 创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变化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
- 2009年
-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自噬变化规律以及与创伤后血糖变化的关系。方法根据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或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将创伤患者分为轻伤组、重伤组、严重伤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创伤后1、3、5、10d采集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分离法分离创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现象;将分离得到的淋巴细胞进行MDC染色并裂解,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激发光波长380nm、发射光波长525nm)测定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于创伤后1、3、5d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分析创伤后自噬与血糖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创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创伤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自噬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创伤后血糖成正相关。
- 余剑张连阳韩荣鹏梁华平
- 关键词:创伤淋巴细胞自噬糖代谢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机制分析及护理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总结归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可能机制及预防性护理措施,以期为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分析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后的临床表现及检查检验结果,包括病情转危,病情转归,脑叶挫伤继发癫痫,气道痉挛、不畅,休克,尿道不畅,高热,电解质紊乱,药物因素等,并查阅、综合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30例患者经过专科处理,护士细心观察及分析,及时采取对策,吸入性肺炎及时得到控制,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合临床,查阅大量相关性文献,总结出一系列可能机制及护理要点。结论只要掌握专科知识,善于观察和分析,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吸入性肺炎重要性的认识及识别能力,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患者病情恶化,提高救治率。
- 张敏余剑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吸入性肺炎护理
- 腹内高压症对机体病理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3年
- 腹内高压症(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及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以较高的发病率和极高的病死率日益引起世界范围内医护人员的重视,致力于IAH对机体病理生理影响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鉴于病理生理学研究是进行IAH及ACS救治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本文旨在对IAH对机体病理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余剑付晓娟张连阳
- 关键词:腹腔间隙综合征病理生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