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樱

作品数:26 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晚期
  • 9篇肿瘤
  • 8篇胃癌
  • 6篇细胞
  • 6篇疗效
  • 6篇化疗
  • 5篇晚期胃癌
  • 5篇肺癌
  • 4篇疗效观察
  • 4篇吉西他滨
  • 4篇肠癌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一线治疗
  • 3篇紫杉
  • 3篇紫杉醇
  • 3篇内皮
  • 3篇卡培他滨
  • 3篇基因
  • 3篇恶性

机构

  • 26篇惠州市中心人...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6篇何樱
  • 22篇袁霞
  • 13篇熊海林
  • 10篇孙爱华
  • 9篇李俊
  • 7篇欧阳考滨
  • 5篇黄维甄
  • 5篇郭晓红
  • 2篇谢丹
  • 2篇刘洵祺
  • 1篇袁建寰
  • 1篇张东生
  • 1篇袁中玉
  • 1篇何艳珍
  • 1篇方芙蓉
  • 1篇姜文奇
  • 1篇马慧敏
  • 1篇姚招琴

传媒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癌症进展
  • 2篇航空航天医学...
  • 2篇肿瘤药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肝脏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度联合化疗在HER-2阴性乳腺癌肝转移中的临床应用——附5例报告被引量:21
2007年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差,对化疗敏感性差,生存期短。如何提高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生存期,是目前临床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抗肿瘤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恩度,YH216)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显著提高客观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并改善生活质量。本组在HER-2阴性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为晚期乳腺癌肝转移的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参考。方法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晚期乳腺癌肝转移患者5例(均为ER,PR,HER-2阴性),接受恩度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其中恩度15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4小时,第1~14天连续给药,间歇7天重复;同时联合既往未使用的或与既往治疗无交叉耐药的化疗药物,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本组5例患者中,总共完成的周期数为20个周期,平均4个周期1例。获得CR1例,PR2例,SD1例,PD1例,客观有效率(RR)为60%(3/5)。Ⅲ~Ⅳ度的毒性反应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5例患者在第2个周期结束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3例出现Ⅱ度白细胞下降(3/5,60%),1例出现血小板下降(1/5,20%)。5例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1例出现轻度心律失常(未处理)。无其他毒副作用发生。结论恩度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提高HER-2阴性乳腺癌肝转移患者的疗效,与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其毒性低,安全性好,为乳腺癌肝转移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袁霞张东生袁中玉何樱马慧敏李俊姜文奇
关键词:乳腺癌肝转移抗肿瘤血管形成
多西紫杉醇联合希罗达或替吉奥一线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希罗达或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疾病进展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TC组)和替吉奥(TS组)方案组进行化疗,其中TC组44例,TS组42例。对照组(TC组):多西紫杉醇每次剂量25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2h,第1、8、15天给药,卡培他滨每日1250mg/m2,分2次口服,d1-14;每28天重复。治疗组(TS组):多西紫杉醇用法同前,替吉奥80mg/(m2.d),口服,2次/天,第1-14天,每28天重复。结果:TC组有效率(RR)为43.2%,中位生存期(MST)10.9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4.5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TS组RR为42.9%,MST为10.5个月,TTP为4.3个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及恶心呕吐等。TC组与TS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63.6%及26.2%(P<0.05)。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和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熊海林刘洵祺孙爱华何樱李俊袁霞
关键词:胃癌多西紫杉醇卡培他滨
胃癌组织中IGF-1R及HER-2的表达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及IGF-1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IGF-1R及HER-2的表达,同时分析二者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HER-2与IGF-1R在胃癌中的表达分别为23.8%、83.8%;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及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相关;另外IGF-1R的表达还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HER-2与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01,r=0.362);二者均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IGF-1R及HER-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侵袭和转移相关,对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熊海林刘洵祺孙爱华何樱李俊郭晓红袁霞
关键词:胃肿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吉西他滨单药治疗32例晚期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为了观察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对32例晚期鼻咽癌患者给予单药吉西他滨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持续静脉滴入30 min,d1、d8和d15,28 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完成>2个周期化疗。结果完全缓解2例(6.3%),部分缓解13例(40.6%),稳定9例(28.1%),有效率为46.9%(15/32),疾病控制率为75.0%(24/32)。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Ⅲ~Ⅳ度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9.4%(3/32)、28.2%(9/32)和15.6%(5/32)。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吉西他滨单药治疗晚期鼻咽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较轻,患者能耐受。
何樱熊海林孙爱华袁霞
关键词:鼻咽肿瘤药物疗法
外周血CEA、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癌胚抗原(CEA)及糖类相关抗原(CAl9—9、CA72—4)的表达水平与晚期胃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人员、30例晚期胃癌患者、35例胃炎患者、40例其他癌肿疾病患者的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这些患者以及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3种标志物的检测。结果:晚期胃癌化疗前患者结果为CEA:(4.7±7.3)μg/L,CA72—4:(3.2±1.9)μg/ml,CAl9—9:(11.3±7.4)μg/ml,和胃炎组、健康体检组、其他癌肿疾病组进行对比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比晚期胃癌组化疗前与化疗后3个月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化疗后明显降低。结论:CEA、CAl9-9和CA72-4进行联合检测能够有效的辅助诊断晚期胃癌;观察晚期胃癌患者血清标志物的含量变化,可促进晚期胃癌的辅助诊断的特准性以及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袁霞何樱孙爱华熊海林
关键词:晚期胃癌CEA肿瘤标志物CA19-9预后关系
miR-509-3p及XIAP表达与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了解微小RNA(micro RNA,miR)miR-509-3p和XIAP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107例肝癌患者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509-3p和XIAP表达,利用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转染miR-509-3p类似物和抑制剂的HepG2细胞、RNA干扰XIAP表达的HepG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肝癌组织miR-509-3p与XIA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15±0.098、1.657±0.147,癌旁组织miR-509-3p与XIA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27±0.126、0.425±0.113,癌组织中miR-509-3p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7,P=0.002),而XIA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偏高(t=4.201,P=0.000)。肝癌组织miR-509-3p与XIAP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218,P=0.046)。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9-3p类似物48、72、96及120 h时,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9-3p抑制剂48 h后HepG2细胞增殖明显偏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9-3p类似物后24 h HepG2细胞侵袭数目明显较低,分别为96.32±0.52、51.4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3,P=0.02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miR-509-3p抑制剂后24 h HepG2细胞侵袭数目明显较高,分别为94.65±0.42、120.1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3,P=0.013)。结论 miR-509-3p与XIAP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有关,miR-509-3p表达可能通过影响XIAP表达而发挥调节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欧阳考滨袁霞何樱
关键词:XIAP肝癌细胞增殖侵袭
结直肠癌患者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CRC)患者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 CRC患者50例(肿瘤组)、结直肠良性病变者50例(良性组)、健康体检者50例(正常组),采用甲基化特异度PCR的方法检测各组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并分析其与CR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根据肠镜病理诊断结果进行验证,比较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CR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肿瘤组、良性组、正常组粪便p16INK4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74%、28%、14%,MGMT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56%、24%、12%,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72%、20%、10%,肿瘤组分别与正常组、良性组比较,P均<0.05。p16INK4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RC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MGMT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RC淋巴结转移相关,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与CRC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CRC的敏感度为95.8%,特异度为83.4%,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 0.739%~0.894%)。结论 CRC患者粪便p16INK4a、MGMT、RASSF1A基因甲基化检出率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病变者及健康体检者,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CRC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判断。
何樱黄维甄欧阳考滨袁霞
关键词:结直肠癌MGMT基因RASSF1A基因
择泰治疗3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择泰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肿瘤骨转移患者给予择泰4mg,每月一次,1个月为1周期,治疗5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治疗后止痛:显效30.0%(9/30),有效53.3%(16/30),无效8.3%(5/30),总有效率83.3%(25/30);乳腺癌骨痛缓解88.8%(8/9),肺癌83.3%(10/12),消化道肿瘤80.0%(4/5),其他肿瘤75.0%(3/4);30例活动能力改善:显效56.7%(17/30),有效23.3%(7/30),总有效率80.0%(24/30);不良反应:发热6.7%(2/30),骨关节疼痛3.3%(1/30),消化道反应3.3%(1/30)。结论择泰治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袁霞何樱熊海林
关键词:骨转移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类受体(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所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胃癌组织中IGF-ⅠR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IGF-Ⅰ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IGF-ⅠR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联系密切,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熊海林孙爱华何樱李俊郭晓红黄维甄袁霞
关键词:胃癌
lncRNA SNHG20抑制结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机制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SNHG20抑制结肠癌细胞对5-FU化疗敏感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结肠癌细胞株Lo Vo构建对5-FU抵抗的细胞株Lo Vo/5-FU,通过qRTPCR的方法检测Lo Vo/5-FU中lncRNA SNHG20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分别构建lncRNA SNHG20稳定过表达及表达沉默的结肠癌细胞株,利用CCK-8的方法检测lncRNA SNHG20对5-FU IC50的影响,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lncRNA SNHG20对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最后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探讨lncRNA SNHG20抑制结肠癌对5-FU化疗敏感性的调控机制。结果:在对5-FU耐药的结肠癌细胞株Lo Vo/5-FU中,lncRNA SNHG20显著高表达(P<0.001)。lncRNA SNHG20高表达能明显提高5-FU的IC50,而沉默lncRNA SNHG20则显著提高Lo Vo/5-FU对5-FU的敏感性(P<0.00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SNHG20显著提高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P<0.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lncRNA SNHG20能显著抑制结肠癌细胞株PTEN蛋白的表达,而p-AKT及p-PI3K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lncRNA SNHG20通过调控PTEN/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
何樱黄维甄欧阳考滨袁霞
关键词:结肠癌5-FU化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