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婧瑜 作品数:38 被引量:350 H指数:12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乌拉地尔注射液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70例,硝酸甘油组7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和3d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情况,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d观察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和LVEF的变化,评价2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乌拉地尔组治疗后1、2和3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35.33±20.63)mm Hg,1mm Hg=0.133kPa,(127.13±16.67)mm Hg,(123.86±11.54)mm Hg vs(159.84±31.73)mm Hg,(73.00±12.85)mm Hg,(70.10±10.09)mm Hg,(67.86±7.03)mm Hg vs(83.84±17.32)mm Hg;(78.53±15.73)/min,(75.90±14.86)/min,(74.09±11.26)/min vs(85.99±19.66)/min;P<0.05]。乌拉地尔组治疗后2dNT-pro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858.81±4264.48)ng/L vs(4978.10±6772.53)ng/L,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乌拉地尔在降低血压、稳定心率、改善心功能方面疗效显著。 刘晓慧 华琦 高敬 范振兴 何婧瑜 王艳玲 谭静 李静关键词:高血压 心力衰竭 硝酸甘油 乌拉地尔 心肺复苏大鼠神经元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GRP78及CHOP表达的变化 2017年 目的 研究心跳骤停复苏后大鼠脑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从而探讨内质网 应激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苏组,采用经食道起搏诱 发室颤法制备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应用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6 h、12 h、24 h、48 h存活神经 元形态;应用TUNEL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并进行凋亡阳性细胞计数;应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RP78及CHOP抗原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RP78及CHOP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细胞变性更严重,出现凋亡细胞,随着再灌注时间 的延长,凋亡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复苏组GRP78阳性细胞于再灌注 6 h逐渐增多,于12 h明显 增高,此后表达逐渐减少;复苏组CHOP于再灌注6 h开始阳性细胞即有表达,逐渐增多,于再灌注 24 h 显著增加,直至48 h。结论 心跳骤停复苏后诱发内质网应激,早期通过上调促生存因子GRP78蛋白的 表达达到自我保护作用,晚期通过上调凋亡因子CHOP诱导神经元凋亡。 赵芯晨 王晶 何婧瑜 周小超 田欣关键词:心肺复苏 内质网 神经元 凋亡 GRP78 CHOP 单核细胞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病程的关系及其在预测病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与成人支原体肺炎病程的关系及其在预测病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5例支原体肺炎患者资料,将病程>14 d的患者定义为长程病程组(n=71),病程<14 d的为短程病程组(n=24)。探讨患者入院24 h内血常规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cytes,MO)及百分比(M0%)与疾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长程病程组患者入院MO、MO%、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红细胞计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心率均低于短病程组,入院氧分压高于短病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O%为长病程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筛选预测截点为7.4147%,预测的灵敏度为63.38%,特异度为79.17%,Kappa值为0.330,临床预测价值较差。将MO%、CRP、PDW并联预测,灵敏度为78.87%,特异度70.83%,Kappa值为0.448,预测结果与实际具有中高度一致性。结论MO%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病程有关,MO%越低,病程越长。MO%联合CRP及PDW对病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何婧瑜 王晶关键词:支原体肺炎 单核细胞 病程 成人 血栓弹力图最大血块强度值对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预测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探索血栓弹力图(TEG)最大血块强度(MA)值对脓毒症患者血小板减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67例脓毒症患者,将其根据血常规中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减少组(21例)及非血小板减少组(46例),观察患者入院7 d中血小板的变化趋势,比较两组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计数对血小板降低的预测价值。结果:(1)血小板减少组与非血小板减少组比较,患者病情更重,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估(APARCH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显著增高、肝脏功能显著损伤,血清谷草转氨酶自然对数函数(Ln AST)值显著增加,血清白蛋白(ALB)值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0,t=-7.375,t=-2.069,t=3.033;P<0.05);(2)相关性分析发现,TEG参数MA值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降低中度相关;与TEG(K值,a角)高度相关;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纤维蛋白酶原(FIB)及D2聚体轻度相关性;与血清中Ln AST、SOFA评分及APARCHⅡ评分轻度相关;(3)多元逐步向后logistic回归提示,MA值可进入SOFA评分及APARCHⅡ回归方程,OR=0.733,95%置信区间(CI)为0.596~0.900,P=0.003;OR=0.714,95%CI为0.567~0.900,P=0.004;(4)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发现,MA对于血小板减少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20(9.714~0.926),P<0.001。结论:MA较血小板计数及普通凝血指标更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可有效预测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何婧瑜 周晓超 王庆玲 赵芯晨 邢绣荣 王晶关键词:血栓弹力图 脓毒症 血小板降低 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对急诊规培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探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提高急诊规培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规范化培训一年级护士41名作为试验组,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规范化培训一年级护士49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出科时考核两组规培护士的岗位胜任力。结果试验组规培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中工作态度和危重患者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规培护士急危重症理论知识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视频案例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规培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学有所用,提高了医护配合的协调性,保证了急救医疗服务质量。 孙雪莲 梁潇 张娜芹 何婧瑜关键词:岗位胜任力 急危重症护理 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中国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比较: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何婧瑜 詹红 关伟 徐亚伟 华琦 秦俭 李静 周玉洁 付研 覃数 陈小明 郭金成 王德钊致敏性CD4^(+)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介导心肌梗死后心肌重构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研究致敏性CD4^(+)T细胞在心肌梗死(心梗)后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①体外实验:提取原代小鼠脾脏CD4^(+)T细胞,用CD3/CD28抗体处理48 h后,超高速离心并提取细胞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将致敏性CD4^(+)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心肌成纤维细胞共同孵育48 h,利用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实验(CCK-8)、Transwell实验及免疫荧光实验检测致敏性CD4^(+)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的影响。②体内实验: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C57小鼠分成对照组(Ctrl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梗组(MI组)、外泌体处理组(MI+Exo组),每组10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小鼠心梗模型。MI+Exo组于制模后尾静注射外泌体40µg/d。术后4周,用心脏超声、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评估致敏性CD4^(+)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小鼠心功能状态及心脏纤维化程度的影响。结果①体外实验:致敏性CD4^(+)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显著增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及分化能力〔细胞增殖(A值):0.31±0.01比0.21±0.01,迁移能力(个/MP):79.20±3.34比48.80±2.13,分化能力(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荧光强度):1.56±0.03比1.00±0.02,均P<0.05〕。②体内实验:致敏性CD4^(+)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加速心梗后心功能的恶化,表现为:与MI组比较,MI+Exo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短轴收缩率(FS)显著下降〔LVEF:0.185±0.008比0.257±0.022,FS:(9.72±1.72)%比(14.08±1.08)%,均P<0.05〕,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及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显著增加〔LVEDD(mm):5.43±0.29比4.62±0.35,LVESD(mm):4.94±0.12比3.69±0.29,均P<0.05〕。另外,qPCR结果显示,致敏性CD4^(+)T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促进心梗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表现为:MI+Exo组α-SMA、胶原(Col1a1、Col3a1)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MI组〔α-SMA(2^(-ΔΔCT)):4.72±0.89比3.58±0.78,Col1a1(2^(-ΔΔCT)):6.59±0.56比4.23±0.42,Col3a1(2^(-ΔΔCT)):13.40±1.03� 赵芯晨 王晶 何婧瑜 田欣 朱丹丹 王娇阳 蔡利栋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肌纤维化 外泌体 脑室内注射胰岛素改善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脑室内注射胰岛素对心肺复苏(CPR)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Caspase-3mRNA表达、神经元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复苏组及胰岛素组,并采用室颤法制备大鼠CPR模型。结果:①大鼠CPR后24 h和72 h胰岛素与复苏组相比胰岛素抑制促凋亡基因Caspase-3 mRNA表达,胰岛素与复苏组Caspase-3基因表达分别为(CPR 24 h)0.43±0.03,1.39±0.36,P=0.01;(CPR 72 h)0.63±0.06,1.08±0.05,P=0.001;②大鼠CPR后7 d,胰岛素组凋亡细胞计数(92.79±7.50/mm2)明显低于复苏组凋亡细胞计数(124.75±17.35/mm2)(F=5.853,P=0.02);③大鼠CPR后24 h,胰岛素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复苏组[(70(64-72),56(50-58);P〈0.001]。结论:胰岛素抑制CPR后大鼠神经元Caspase-3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保护神经系统。 何婧瑜 王晶关键词:心肺复苏 胰岛素 神经功能 SD大鼠 急诊床旁超声在急危重症患者成功留置尿管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2020年 背景 床旁超声已广泛应用于急诊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对急性期不同导尿方式并发症的比较,缺乏对于导尿后并发症的追踪及客观的检查结果的支持。目的 探讨应用急诊床旁超声协助留置尿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的172例要求留置尿管的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试验组(89例)和对照组(83例),试验组经过床旁超声评估后选择合适导尿管进行导尿,对照组由护士根据经验进行导尿。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并发症,测量其血压,记录一次性留置尿管成功率及留置尿管后尿量、导尿后24 h和7 d的尿常规及尿镜检情况,检测其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水平,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导尿后7 d泌尿系感染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导尿后7 d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试验组患者一次性留置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尿后24 h尿常规及尿镜检相关指标、导尿后24 h泌尿系出血发生率、导尿后7 d患者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导尿后7 d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rs=-0.166,P=0.029)、NT-pro BNP(rs=-0.204,P=0.04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s=-0.224,P=0.004)、肌酐(rs=-0.404,P<0.001)、导尿后24 h泌尿道出血(rs=-0.195,P=0.010)、超声引导下留置尿管(rs=-0.318,P<0.001)呈负相关,与合并高血压(rs=0.164,P=0.031)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高血压[OR=6.768,95%CI(1.620,28.277)]、肌酐水平[OR=0.985,95%CI(0.975,0.995)]、超声引导下留置尿管[OR=0.160,95%CI(0.041,0.615)]是患者导尿后7 d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留置尿管有助于提高一次性留置尿管的成功率,降低泌尿系感染� 唐娜 梁潇 何婧瑜 邢绣荣 李思颉关键词:导尿管插入术 床旁超声 急危重症 留置尿管 尿道出血 TeamSTEEPS结合计算机情景模拟教学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创伤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团队策略与工具(team strategies and tools to enhance performance and patient safety,TeamSTEPPS)结合计算机模拟情景教学模式在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创伤救治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60名,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名和对照组29名,对照组创伤救治培训采用简单理论讲授和止血、包扎、固定等简单操作教学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应用TeamSTEPPS教学模式结合计算机模拟情景教学进行培训。两组住院医师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理论考试为创伤急救知识,团队技能考核应用团队绩效观察工具(team performance observation tool,TPOT)进行,对住院医师的领导能力、情景监控、相互支持和沟通能力进行考核。分别比较两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理论成绩和TPOT评分的区别。培训结束分别对两组住院医师发放调查问卷,比较对培训方法的满意率和对领导能力、情景监控、相互支持和沟通能力自评分数的区别。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医师的关于急诊创伤的理论成绩分别为86.52±8.91分和85.47±9.68分(P=0.66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领导能力评分分别为23.32±3.85分和19.73±4.37分(P=0.002),情景监控分数分别为20.16±3.47分和17.63±4.18分(P=0.013),相互支持的分数为15.02±3.19分和13.26±2.53分(P=0.022),沟通能力的分数分别为20.28±3.59分和17.18±3.46分(P=0.001),两组TPO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问卷显示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对领导能力、情景监控、相互支持和沟通能力自评分数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TeamSTEEPS结合计算机模拟情景教学模式进行创伤急救培训可以明显提高急诊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领导能力、情景监控、相互支持和沟通能力。 王长远 李一凡 翟文亮 何婧瑜 王晶关键词:情景教学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