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绍兴
- 作品数:1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什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被引量:1
- 1995年
- 报道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8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其中2例球囊内充填剂为HEMA聚合物。术后8例病员均痊愈。作者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不同方法治疗CCF的优缺点以及球囊充填的选择。
- 袁利民张立福蒋万书任绍兴陈勇何永生
- 关键词: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球囊栓塞疗法
- 头伤所致的创伤性左颈内动脉闭塞——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997年
- 目的:颈内动脉闭塞作为一种头伤并发症临床罕见,认识其重要性是必要的。方法:本文报告了3例创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病人,并结合文献对诊断病程和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结果:尽管对此3例病人提供了各种支持治疗,但其结局仍然是灾难性的。结论:早期采取适当的处理有可能改善这一并发症的自然过程。
- 陈隆益蒋万书何永生张立福任绍兴
-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创伤缺血颅脑损伤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K-BB监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7年
-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K-BB活性及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逐日监测50例急性脑伤患者血清CK-BB活性,与临床指标对比评价其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变化规律与治疗转归、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CK-BB在伤后早期升高,且与伤情成正比相关,CK-BB较快恢复正常是治疗有效、无并发症和预后良好的标志。结论:血清CK-BB是急性脑损伤的可靠、特异性、量化指标,其动态变化规律对判断疗效、迟发病症、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
- 何永生陈隆益袁利民叶长宁李良忠任绍兴蒋万书张立福
-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清
-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
- 2001年
- 我院自1975年5月至1998年6月收治了4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31例,女11例,男女之比2.81。年龄12~70岁,平均35.8岁,其中20~50岁30例,占71%。病程1月至8年,37例在一年以内。肿瘤位于小脑半球32例;小脑蚓部7例,左颞顶1例,延髓2例。囊性35例,实质性7例。4例有家族史。
- 陈勇蒋万书袁利民黄光富张立福任绍兴陈隆益何永生李志立冯海龙
- 关键词:颅内血管母细胞瘤外科手术
- 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38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网状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1975年~1996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血管网状细胞瘤38例作一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病年龄多数为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发生于小脑。26例行CT检查,肿瘤分囊性者23例,其中4例又作MRI检查,肿瘤为囊性者3例。瘤结节及实性肿瘤全切除36例,部分切除加放射治疗2例。结论:MRI检查对囊性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有特异性;手术切除程度和病变呈多灶性与肿瘤复发有关;肿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 陈勇张立福任绍兴袁利民陈隆益黄光富何永生
- 关键词:脑肿瘤血管网状细胞瘤
- 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文献复习及26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合并急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预防与诊断治疗。方法:总结2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慢性硬膜下血种合并同侧大面积脑梗塞3例,基底节区梗塞13例,其他脑梗塞10例,其中同期诊断10例,CSDH术后脑梗塞12例,脑梗塞后CSDH4例,伴系统性疾病15例。结论:血容量不足、凝血机制障碍、脑灌注压降低与脑血流自动调节失衡、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与心脏疾病是民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底梗塞的主要原因。血肿引流、纠正血容量、扩容、血液稀释、使用解痉、钙通道阻滞剂、治疗脑水肿、降颅压、神经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是其主要治疗措施。
- 何永生李志立黄光富杜奇勇袁利民蒋万书张立福任绍兴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脑梗塞合并症发病机理
- 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的病因、预防与诊断治疗。方法 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22例,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同侧大面积脑梗塞3例,基底节区梗塞11例,其他脑梗塞8例,其中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梗塞12例。结论 血容量不足、凝血机制障碍、脑灌注压降低、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与心脏疾病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急性脑梗塞的原因。血肿钻孔引流、纠正血容量、扩容、解痉、脱水、降颅压、神经保护和抗血小板聚集是其有效治疗手段。
- 何永生杜奇勇李志立黄光富袁利民蒋万书张立福任绍兴
-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症急性脑梗塞病因发病机理
- 破裂动脉瘤的近期再出血被引量:1
- 1992年
- 报告在首次出血后26小时至41天内发生再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11例。本组大部分病人第一、二次出血均发生在院外,首次出血距入院时间平均25.3日,再次出血距入院时间平均13日,手术时机延误是造成本组病例再出血率高的主要原因。再出血导致2例死亡,1例持久昏迷,使27.3%病人失去手术机会。认为促使病人尽早至专科就诊,严格掌握手术时机对降低颅内动脉瘤死亡率和病残率有重要作用。
- 蒋万书张立福任绍兴袁利民陈隆益
- 关键词:脑肿瘤颅内动脉出血
- 颅内血管母细胞瘤临床研究
- 2000年
- 目的:分析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5~1998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42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结果:发病年龄多在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绝大多数发生于小脑。29例行 CT 检查,囊性肿瘤25例;6例作 MRI 检查,囊性肿瘤4例。瘤结节及实质性肿瘤全切除38例,部分切除4例,其中加放射治疗2例。结论:MRI 检查对囊性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具有特异性;手术切除程度和病变呈多灶性与肿瘤复发有关;肿瘤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 陈勇蒋万书袁利民黄光富张立福任绍兴陈隆益何永生李志立冯海龙
- 关键词:脑肿瘤血管母细胞瘤
- 脑室—腹腔转流治疗脑积水的体会
- 1991年
- 本文总结了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的经验.以及有关此手术的优缺点.作者设计了一种新的脑室—腹腔分流方法.此法可弥补传统手术方法的不足.新方法与带阀门导管联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术后低颅压和导管堵塞的危险.
- 任绍兴
- 关键词: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