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径平
- 作品数:64 被引量:26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SATB2是肝转移性结直肠癌特异的诊断标记物
- 张意军陈杰伟云径平谢丹蔡木炎
- 结核病患者血清小RNA表达谱型特征及其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血清小RNA(sRNA)的表达特征及其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分布,以探讨结核病发生、发展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离心柱层析法提取血清总RNA,采用Solexa深度测序技术对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血清sRNA进行测序,对长度10~30nt的sRNA的表达进行分析;并将测得的所有sRNA序列与人类基因组进行比对,确定其在人类染色体上的定位。结果:对27例结核病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RNA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在10~30nt长度范围内,结核病患者不同长度血清sRNA的表达丰度呈近似正态分布,健康人群则呈明显的负偏态分布;结核病患者血清sRNA编码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chr17、chr8、chr22、chr9、chrun-g1000220的正义链和chr11、chr8的负义链上,健康人群血清RNA编码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chr17、chr22、chrun-g1000220的正义链和chr8的负义链上。结论:结核病患者有其特定的血清sRNA表达谱,其编码基因亦呈现特定的染色体分布。
- 钟球周琳云径平李海成钱明陈涛
- 关键词:结核小RNA染色体
-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of SYSUCC
- Common Mission:Making Cancer HistoryOne Chinese child suffering from lymphoma, smiling at his mother, whispere...
- 云径平
- 食管小细胞癌伴高分化鳞癌的病理研究
- 199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伴高分化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生机理。方法:我们收集6例食管小细胞癌伴高分化鳞癌的手术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每例做常规染色并采用LSAB法做免疫组化。结果:病灶部位在食管中下段。淋巴结转移6例(100%),合并血道转移5例(83.3%)。本组病例肉眼形态为溃疡型(4例)和息肉型(2例)。镜下观察每例肿瘤均由小细胞癌及高分化鳞癌组成,其中小细胞癌可分为燕麦细胞样小细胞癌(3例)和非燕麦细胞样小细胞癌(3例)。两种肿瘤成分未见移行关系,而高分化鳞癌成分与正常鳞状上皮之间有移行关系。免疫组化显示小细胞癌成分铬粒素(chromograninA,CgA)6例阳性(100%),神经烯醇化酶(NSE)6例阳性(100%)。S-10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细胞角蛋白(CK)均呈阴性,而高分化鳞癌成分CK均呈阳性。结论:食管小细胞癌伴高分化鳞癌是同一肿瘤病灶出现两种不同分化形态及不同免疫表型,而临床上类似食管小细胞癌和起源于食道粘膜上皮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其发生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 杨清绪云径平侯景辉
- 关键词:食管肿瘤小细胞癌高分化鳞癌病理学
- 放线菌素D引起HEP G_2细胞的核仁蛋白移位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放线菌素D作用下HEP G2细胞中与增殖相关的核仁蛋白B23(nucleophosmin or NPM,numatrin,NO38)定位和表达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可能机制和意义。方法:应用低浓度的放线菌素D处理HEP G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免疫印迹、免疫荧光、双向电泳及免疫共沉淀等实验方法检测HEP G2生长周期、B23蛋白表达水平及其定位、B23的等电点及磷酸化状态变化。结果:放线菌素D处理后,HEP G2细胞出现生长抑制,细胞周期阻滞于S/G2期;B23蛋白表达量没有变化,但定位改变,即从核仁移位到核浆,撤药后,B23又从核浆回到核仁上;B23在加药前后未检测到等电点和磷酸化状态改变。结论:低浓度放线菌素D抑制HEP G2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在S/G2期并引起可逆性的B23蛋白移位,而B23蛋白的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没有改变,这些实验结果对肿瘤药物治疗及分子肿瘤学研究可提供参考的研究模型。
- 苏曙光云径平符珈肖建勇张梅芳张志毅杨宇峰
- 关键词:放线菌素D细胞周期磷酸化
- 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1例,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用寿命表分析法和Kaplan-Meier法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100、HMB45、Melan-A和Vim均呈阳性表达。预后分析显示,中位生存时间为42个月,5年生存率为24%。外阴、阴道和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60和34个月。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单纯手术治疗的生存时间长于手术加其他辅助治疗或单纯辅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2,P=0.003;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加其他辅助治疗的生存时间长于单纯手术治疗或单纯辅助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8,P=0.006。Ⅰ、Ⅱ和Ⅲ期患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8、53和27个月,Ⅰ期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Ⅲ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7,P=0.026。原发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复发及转移与生存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女性原发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S-100、HMB45、Me-lan-A和Vim联合标记可提高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准确率。
- 张梅芳向锦符珈云径平
- 关键词:预后
- Ar^+激光光动力学疗法对小鼠S_(180)肉瘤杀伤作用的研究
- 2000年
- 李晓原云径平谭润初魏华江
- 关键词:S180肉瘤杀伤作用
- 粘膜恶性黑色素瘤68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 1995年
- 粘膜恶性黑色素瘤68例临床病理观察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510060)吴秋良,云径平,陆献瑜,候景辉阳江市人民医院肿瘤科(529500)张启洪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主要来源于皮肤及粘膜组织,多发生于体表皮肤,...
- 吴秋良云径平陆献瑜候景辉张启洪
- 关键词:黑色素瘤病理综合疗法
- 一组用于预测鼻咽癌转移风险的标志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用于预测鼻咽癌转移风险的标志物及其应用。标志物包括ANXA1、CBR3、CLASP1、CXCL10、DCTN1、FNDC3B、LRIG1、FNDC3B、HDLBP、POLR2M、WSB2、WNK1、YBX...
- 马骏柳娜唐欣然黎映琴孙颖唐玲珑毛燕萍何庆梅杨晓静张磐磐云径平曾敬
- 人肺癌细胞株浸润人胚胸膜和心包膜的形态学观察
- 1993年
- 本文报道利用两株人肺癌细胞(PC84045,PLA801),对人胚胸膜和心包膜进行体外浸润实验,观察肿瘤细胞的浸润特性。形态学观察表明肿瘤细胞浸润过程有粘附、溶解和移动等步骤,并有吞饮现象及类似基底膜结构物质形成,此实验设计具有成功率高、简单易行及符合解剖结构的特点,对研究肿瘤浸润机理及筛选抗癌药物有用。
- 云径平丘钜世刘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