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海燕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护理
  • 1篇心理
  • 1篇心理状况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性外痔
  • 1篇研究热点与趋...
  • 1篇眼症
  • 1篇人流术
  • 1篇伤创
  • 1篇烧伤
  • 1篇烧伤创面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心理
  • 1篇社会心理状况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思政
  • 1篇内注射
  • 1篇切除
  • 1篇切除缝合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

作者

  • 6篇于海燕
  • 1篇张海平
  • 1篇唐群芬
  • 1篇赵斐
  • 1篇钟宇荣
  • 1篇张福弟

传媒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热点与趋势
2023年
课程思政是当下中国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17年至2022年CSSCI(含扩展版)发表的1117篇国内高校课程思政研究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近年来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其研究重点主要围绕宏观理论的探索及单一学科课程建设等方向,缺乏微观性、实证性的研究。文章基于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难点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梳理和思考,得出启示及建议:拓宽研究视野,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教学;打通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间渠道,促进实践与理论结合,以期为中国高校课程思政的深入研究、实践探索和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于海燕袁清渠洪梓淇黄恺瑜赵斐
关键词:CITESPACE
干眼症患者的社会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对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情况和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74例干眼症患者作为观察组,74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给予不同护理方法,使用SSS表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内外向分值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掩饰质(L)、内外向(E)、神经质(N)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社会心理情况有明显的焦虑、内向、抑郁、神经质特点,所以一定要进行护理干预。
张福弟于海燕钟宇荣
关键词:干眼症护理干预社会心理
超声导向无痛人流术的配合及护理被引量:4
2005年
唐群芬于海燕
关键词:无痛人流术超声导向人工流产术麻醉应用超声引导丙泊酚
血栓性外痔两种手术方式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缩短血栓性外痔治疗的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随机将血栓性外痔56例分为2组,切除缝合法28例为观察组,开放取栓组28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切口愈合时间,术后水肿、疼痛、出血,黏膜下垂、嵌顿情况。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水肿、疼痛、出血,黏膜下垂、嵌顿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切除缝合法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术后肛周水肿、疼痛及出血,无黏膜下垂、嵌顿,无狭窄,疗效明显优于开放取栓法。
于海燕
关键词:血栓性外痔切除缝合
美皮康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美皮康用于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116处(面积〈5%)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58处)和对照组(53例58处)。观察组采用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洁创面无菌纱布拭干后应用美皮康覆盖;对照组采用碘伏消毒创面周围皮肤、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灭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外层均盖2层无菌纱布后胶布固定或绷带包裹固定。观察组平均3—5d换药1次直至愈合;对照组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换药间隔时间。观察换药时敷料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出血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出血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平均缩短3—5d。结论对小面积烧伤创面使用美皮康泡沫敷料能加快刨面愈合,减轻疼痛及再损伤,是一种新型换药敷料,操作简单,疗效好。
于海燕
关键词:美皮康烧伤
FMEA失效模式在门诊患者肌内注射流程改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在门诊患者的肌内注射流程改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运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对门诊患者肌内注射流程中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解决的问题及流程整改方案;跟踪整改的成效。结果流程改进后失效模式的优先风险数值明显降低,改造后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前瞻性的发现流程中潜在的漏洞,使护理管理者及时对流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改进,以达到优化流程、改进服务、降低护理风险的目的 。
于海燕张海平
关键词:护理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