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展
- 作品数:37 被引量:167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面上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非洲外交官在美受歧视事件与肯尼迪政府的应对
- 2022年
-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早期,美国是非洲外交官的“痛苦之地”。新独立的非洲国家数以千百计的外交官陆续来到华盛顿和纽约,他们遭遇了与美国黑人一样的种族歧视。
- 于展
- 关键词:肯尼迪政府美国黑人种族歧视外交官
- 文章得失寸心知——李剑鸣教授访谈录被引量:1
- 2003年
- 采访时间:2003年10月26日
采访地点:南开大学范孙楼434室
采访记录及文字整理:于展,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3级博士研究生
编者手记:2003年4月,在天津举行了'面向21世纪的美国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此会得到美国驻华大使馆的赞助,是近年来规模较大、学术层次较高的美国史学术会议.主持这个会议的是一位青年学者,他就是李剑鸣.
- 于展
- 关键词:美国史民权运动历史教学
- 论马尔科姆·爱克斯的种族思想被引量:2
- 2008年
- 于展
- 关键词:种族民权运动抢劫罪黑人监狱
- 民权运动与美国社会文化心理的变迁被引量:2
- 2018年
- 20世纪60年代席卷美国的民权运动不仅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也是一场影响人心的大众运动。它通过举办非暴力讲习班、召开大众会议、唱自由之歌、建立公民学校与自由学校以及利用媒体等方法,既极大地改变了黑人民众的思想,也改变了公共舆论,唤起了白人公众的良知觉醒,削弱了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从而深深改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心理。这种社会文化心理变迁是民权运动更为重要的成就与影响。
- 于展
- 关键词:民权运动民众思想种族主义社会文化心理
- 由世界历史看西藏农奴制
- 2008年
- 典型的农奴制产生于中世纪(公元5世纪到16世纪)的西欧。它是在罗马奴隶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农奴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
- 于展
- 关键词:封建领主份地废奴运动封建农奴制政教合一
- 历史研究中的现实关怀与学术追求被引量:2
- 2007年
- 长期以来,史学家对史学研究的目的一直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学以致用,经世治国,为现实政治和社会服务;有人则主张避开尘世的烦扰和争斗,为学术而学术,做纯学术研究。由此导致他们在文章的选题和具体研究方面,大相径庭。“现实派”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
- 于展
- 关键词:历史研究现实关怀学术追求
- 中日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基于文献的分析被引量:47
- 2008年
- 近二十年来,高等教育全球化一直是东亚国家讨论的热点问题。中日两国是东亚高校数量、招生人数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急剧增长,导致高校数量、学生人数急速扩张。这一趋势使质量保证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中国承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将开放高等教育领域,
- 曾满超于展李树培
- 关键词:高等教育全球化高等教育需求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
- 民权运动时期美国黑人的反殖民主义研究述评
- 2024年
- 美国学界出现了很多研究民权运动各个阶段美国黑人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学术成果。一些学者论述了一些激进的民权积极分子和自由派的民权组织在20世纪30、40年代和冷战早期开展反殖民主义和国际自由斗争以及由此遭受压制的情况,一些学者论述了一些民权组织和积极分子在20世纪50、60年代民权运动高潮期的反殖民主义国际斗争,一些学者论述了和黑人权力运动有关的反殖民主义斗争。虽然成就很大,但仍有一些可以完善或深入研究的地方。首先,原有的研究缺少内外互动性,一般只侧重其中某个方面,对黑人反殖民主义国际斗争和国内民权斗争之间的关系的阐释还有待深入。其次,原有的研究缺少“长民权运动”的视野,大多只是论述某一时段美国黑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需要加强连贯性和整体性,把“长民权运动”的四个时段融为一体。
- 于展
- 关键词:民权运动反殖民主义互动长时段
- 克莱伯恩·卡森与美国民权运动史学
- 美国历史学家克莱伯恩·卡森为美国民权运动史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详细阐述了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的发展演变,具体分析了马丁·路德·金的历史作用,并在实证和个案研究基础上,对民权运动总体模式加以归纳,提出了"以群体为中心的领导...
- 于展
- 关键词:马丁·路德·金
- 伯明翰运动、国际舆论与肯尼迪政府的民权改革被引量:4
- 2021年
- 1963年美国黑人民权积极分子组织的旨在打破种族隔离的伯明翰运动,引发了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暴行,激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批评不仅来自苏、中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来自非洲等第三世界的国家和美国的西方盟友。肯尼迪政府为应对国际批评,不得不切实推行民权改革,其标志性事件就是发表民权演说和提出《民权法案》。一方面,冷战外交的国际压力与民权运动的国内压力相结合,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改变了美国国内的舆论和民意,成为肯尼迪实施民权改革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肯尼迪政府对冷战外交利益的追求,也是促进国内民权改革的深层次因素。
- 于展
- 关键词:肯尼迪政府国际舆论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