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宝利
-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火山岩相地震研究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8
- 2009年
- 近年来,随着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其储量越来越成为新的储量增长点,但火山岩作为一种特殊储集层,其研究难度和预测难度都较大。以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依据已钻井火山岩岩性及岩性组合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火山岩相识别模式,总结了火山岩相的地震研究方法,预测了有利火山岩勘探相带,为该区及类似地区的火山岩岩相预测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
- 于宝利刘新利范素芳刘红王克明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火山岩层序岩相地震相
- 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21井油藏再认识被引量:3
- 2017年
- 继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21井中侏罗统头屯河组获得规模发现之后,后续勘探未获重大突破。通过对石南21井头屯河组油藏的重新分析后认为,输导断裂和岩性是制约油气勘探是否有重大发现的2大关键因素。通过对新部署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对输导断裂和岩性目标开展精细研究,基本落实了2期2组输导断裂的展布,沿基东凸起两翼发现多期坡折带,坡折带上倾方向泥岩整体遮挡,侧向分支河道分隔成藏,其中东翼受3期坡折带控制,发育多期超覆砂体,与断裂形成良好匹配,后续勘探规模较大,在此基础上开展岩性目标精细刻画,为下步钻探目标的落实提供依据。
- 朱峰瞿建华于宝利邓勇刘亚会宋明星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头屯河组成藏模式
- 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在玛湖西斜坡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下三叠统百口泉组为一套扇三角洲前缘砂砾岩沉积,常规的叠后波阻抗反演不能区分有效储集层和致密储集层,制约了井位部署和储量计算。通过已有测井资料弹性参数交会发现,纵横波速度比是区分致密储集层和有效储集层的有效弹性敏感参数。通过准确计算泥质含量、有效孔隙度及含水饱和度等参数,选择了合理的岩石物理模型,有效提高了横波速度估算精度,为研究区叠前弹性敏感参数反演提供了基础资料保障。在此基础上,优选纵横波速度比参数有效落实了有效储集层的分布,钻井成功率达到80%,为研究区井位部署及储量落实提供了依据。
- 于宝利赵小辉瞿建华曹小璐邓勇王晓辉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纵横波速度比储集层预测
- 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地震识别与描述
- 五彩湾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五彩湾生烃凹陷,石炭系顶面现今构造形态为一向西倾没的大型鼻状构造形态,屏风山断裂横切鼻梁腰部,形成五彩湾断鼻,同时多条南北走向的断层将其分割成多个局部断鼻构造。
五彩湾地区钻揭石...
- 于宝利
- 关键词:石炭系火山岩地震识别
- 文献传递
- 一种叠后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后地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数据;所述待处理数据包括与至少一个地层对应的叠后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地层;沿所述目标地层进行层拉平处理,得到拉平体数据;将所述拉平体...
- 张珊于宝利邓勇钟厚财朱哲刘鑫铭
- 宽方位宽频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与应用
- 国内西部地区地震勘探已大面积进入二次勘探阶段,而国内东部大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二次地震勘探。近年来,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根据国际地球物理发展趋势并结合国内实际地质情况,发展了可控震源宽方位宽频带高效地震资料采集、宽频检波...
- 邓志文黄永平于宝利赵小辉白旭明晏丰袁胜辉祝杨石双虎
- 关键词:地震勘探参数反演储层预测
- 文献传递
-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研究新进展及对下组合勘探指导意义
- 准噶尔盆地南缘(简称"准南缘")地质条件复杂,历经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是典型的"叠合盆地",其构造变形复杂、下组合勘探方向不明。本文依托地面露头、新钻井、新攻关地震及非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关于准南缘构造特征研究成果,从区域...
- 于宝利陈鹏刘可禹梁则亮王伟房振宇杨涵郭泊洋
-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
- 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层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地震数据、目标区域中已钻井区域的钻井数据;根据已钻井区域的钻井数据、已钻井区域的地震数据,确定多个样点的第一储集能力;根据多个样点的第一储集能力,建立第...
- 曹小璐于宝利邓勇赵小辉钟厚财刘啸虎
- 文献传递
- 复杂构造的地层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及地层层速度模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杂构造的地层层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及地层层速度模型,属于石油天然气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包括:刻画砾岩形态,确定砾岩速度变化趋势,利用各层层速度以及各层地震层位进行时深转换得到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的地层埋深,利用上...
- 于宝利刘可禹高建磊
-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被引量:13
- 2008年
-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沙湾组(N1s)油气藏埋深小、勘探效益高,以往对成藏规律认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勘探、开发进程。本文从构造、沉积以及断裂等方面对沙湾组(N1s)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得出以下认识:①在单斜构造背景下,低幅度鼻状构造(带)明显地控制油气聚集与分布;②滨浅湖相的滩坝砂体是浅层油气成藏最为有利的储集体,沙三段为沙湾组(N1s)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③正断层为沟通油气与储层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断层的上升盘更容易形成有效封堵而成藏。
- 于宝利刘万辉刘新利刘红范素芳赵小辉李永强
- 关键词:新近系成藏控制因素鼻状构造断层封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