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能兵

作品数:27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鼻炎
  • 14篇变应性
  • 12篇变应性鼻炎
  • 10篇变应性鼻炎患...
  • 9篇常年性
  • 7篇类固醇
  • 6篇白三烯
  • 5篇受体
  • 5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拮抗
  • 3篇拮抗剂
  • 3篇类固醇受体
  • 3篇分泌
  • 3篇分泌物
  • 3篇白三烯D4
  • 3篇鼻分泌物
  • 2篇抵抗性
  • 2篇血清
  • 2篇阳离子蛋白

机构

  • 15篇襄阳市中心医...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襄樊市中心医...
  • 5篇湖北文理学院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1篇襄樊学院
  • 1篇房县人民医院

作者

  • 27篇严能兵
  • 18篇罗鸿
  • 13篇王鹏举
  • 9篇余晔
  • 7篇姜妍
  • 7篇曾平凡
  • 7篇刘珺
  • 7篇梁晋军
  • 5篇吕辉
  • 5篇王锦云
  • 4篇孔维佳
  • 4篇张建斌
  • 4篇付选香
  • 4篇刘晓玲
  • 4篇沈莹
  • 3篇吴国会
  • 3篇柯赛雄
  • 2篇潘光珍
  • 2篇柯峰
  • 2篇陶泽璋

传媒

  • 6篇临床耳鼻咽喉...
  • 4篇中国耳鼻咽喉...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临床输血与检...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4
  • 6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类固醇受体-β mRNA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检测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CS)受体α及βmRNA在接受鼻腔CS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常年性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在不同组AR鼻黏膜组织中CS-α和CS-β的表达意义。方法通过随访120例门诊AR患者后筛查出65例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其中CS敏感组36例,CS抵抗组29例。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65例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鼻黏膜组织中CS-αmRNA和CS-β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在CS抵抗组鼻黏膜组织中CS-βmRNA表达[(5.62±1.28)×102拷贝/μg]均高于CS敏感组[(4.62±0.48)×102拷贝/μg,t=-6.67,P<0.01]和正常鼻黏膜组[(5.32±0.55)×102拷贝/μg,t=-8.29,P<0.01],并在该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S-αmRNA与CS-βmRNA的比值在CS敏感组(658.32±65.16)与CS抵抗组(525.70±68.1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P<0.01)。结论常年性持续性AR患者中的CS-βmRNA高表达、CS-αmRNA表达下调提示CS抵抗的存在,CS-β在评价AR患者对CS治疗疗效上有一定作用。
罗鸿刘珺王先松梁晋军曾平凡严能兵沈莹姜妍王鹏举
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质类固醇受体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罗鸿严能兵曾平凡甘泉涌陶利元周文澜刘晓玲余晔王鹏举王锦云
应用RT-PCR方法及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AR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周围血单核细胞(PBMC)CS受体αmRNA和CS-βmRNA的表达,并采用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类固醇受体CS-αmRNA及CS...
关键词: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白三烯拮抗剂
异丁司特对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异丁司特对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的平行对照研究,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类固醇抵抗型AR患者66例,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2组:异丁司特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安慰剂组32例,男17例,女15例。两种药物服用方法均为每天2次,每次2粒(片),共服用21天,于服药前及服药后第7、14、21天记录症状和体征记分,于服药前、服药后第21天采用SF-36量表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含36个项目,主要包括患者自己对功能状态、幸福和健康的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记分、生活质量记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服药21天后异丁司特组AR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均<0.001),安慰剂组未见明显改善。结论异丁司特能有效改善类固醇抵抗型AR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慰剂组虽然也能短时间内改善部分患者症状,但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记分。
罗鸿刘晓玲陶泽璋严能兵潘光珍姜妍余晔李江平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常年性激素类生活质量
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定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寻找实验室中简便易行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收集襄阳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部2011年1~6月室内质控数据和2011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次室间质评结果,依据“自上而下”的方法评定钨舟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中铅浓度的不确定度。结果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铅浓度时的实验室内测量结果复现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为6.2%;偏移引入的相对测量不确定度为5.55%;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8.29%;犽=2,包含概率(P)=95.45%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6.58%;当血铅浓度为200.0μg/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33.2μg/L,全血中铅浓度的不确定度报告为(200.0±33.2)μg/L。结论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能方便地评定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铅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也适用于实验室中参加了室间质评并进行了合适的室内质控的其他定量测定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严能兵罗鸿吕辉
关键词: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白三烯代谢水平与抗白三烯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持续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白三烯代谢水平与抗白三烯治疗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对78例持续性AR患者进行4周孟鲁司特治疗试验。观察症状/体征评分、血嗜酸细胞百分比(Eos%)分类计数、血清总IgE、尿白三烯D4(urinaryleukotrieneu D4,uLTD4)的变化。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指标与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48例有明显临床改善(有效组),30例无明显改善(无效组)。有效组患者uLTD4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无效组[(1755.3±375.1)pg/ml creatinine vs(225.5±346.4)pg/ml creatinine,P<0.05);而Eos%、血清IgE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回归分析提示,有效组治疗前症状/体征与uLTD4存在负相关性(r=-0.3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孟鲁司特疗效与uLTD4有相关性。当治疗前uLTD4≥1200 pg/ml creatinine时,其OR=3.5,95%CI为(1.7,15.8);其他指标则无相关性。结论 uLTD4水平与孟鲁司特治疗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选择抗白三烯类药物的参考标志物。
刘晓玲罗鸿张建斌严能兵付选香沈莹余晔刘珺姜妍
关键词:常年性白三烯D4生物医学研究
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鼻分泌物和血浆中白三烯D_4的变化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其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白三烯D4(LTD4)在类固醇抵抗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鼻分泌物和血浆的变化及LT受体拮抗剂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非盲法研究。40例类固醇抵抗性AR患者(C组),随机分为CA组(口服LT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0mg/次,每天1次,1周)与CB组(口服氯雷他定片10mg/次,每天1次,1周)。15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D组)。评定各组基线水平以及C组随访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评分,测定鼻分泌物细胞计数与分类,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与酶免疫试验法分别测定鼻分泌物和血浆IL-5与LTD4浓度。结果:①C组鼻分泌物及血浆的LTD4水平分别为(794±305)pg和(5 219±1 185)ng/L,均显著高于D组[(347±169)pg、(2 283±489)ng/L,均P<0.05]。②鼻分泌物的LTD4水平与中性粒细胞、IL-5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53、0.364,均P<0.05)。③CA组在LT受体拮抗剂治疗前、后鼻分泌物LTD4水平分别为(812±592)pg、(657±495)pg,血浆水平为(5 422±935)ng/L、(4 589±1 057)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B组在试验前、后鼻分泌物LTD4水平分别为(776±227)pg、(860±194)pg,血浆水平为(5 074±1 850)ng/L、(6 063±2 450)n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类固醇抵抗性AR患者LTD4水平增高,参与气道炎症过程。LT受体拮抗剂能显著降低鼻分泌物与血浆的LTD4水平,抗组胺治疗对此无效。
罗鸿余晔沈莹曾立刚严能兵柯峰付选香王鹏举孔维佳
关键词:鼻分泌物白三烯D4
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及对策研究
罗鸿严能兵曾平凡梁晋军潘光珍吴国会柯赛雄王鹏举王锦云
通过采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类固醇受体在接受鼻腔类固醇治疗后不同疗效的两组患者鼻黏膜的定量表达,探讨类固醇抵抗型变应性鼻炎的可能分子机制,类固醇受体在评价变应性鼻炎患者对类固醇治疗疗效上的作用,研究总结类固醇抵...
关键词:
关键词:发病机制
医学检验中的若干伦理问题及对策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目前医学检验中存在的检验医学伦理教育缺乏,部分医务人员未履行告知义务,报告单发放中暴露患者隐私等伦理问题,提出医学检验中应重视检验医学伦理教育、加强检验前质量控制、检验科废弃物应无害化处理、缩短样本周转时间、报告单发放需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患者候检环境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等应对措施。
严能兵吕辉
关键词:医学伦理教育患者隐私人文关怀
提高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的三大关键措施及其推广应用研究
罗鸿刘晓玲张建斌严能兵余晔涂慧慧黄秋华刘珺李江平梁晋军
该项目属于耳鼻咽喉科临床研究领域主要内容:提出问题:课题组在类固醇(ICS)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中,肯定了类固醇治疗AR的核心作用,同时发现部分患者对类固醇治疗无效,由此提出了“类固醇抵抗型AR”的概...
关键词:
关键词:鼻炎治疗类固醇治疗
医学实验室常规凝血检验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室内质控数据和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在临床凝血项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的应用。方法参照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自上而下'的方法,收集襄阳市中心医院医学检验部6个月的室内质控数据和2012~2013年3次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结果,评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bg)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 PT在12.7s和21.0s时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1.1s和2.0s,APTT在36.6s和50.6s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2.6s和5.3s,Fbg在3.32g/L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0g/L。结论利用室内质控数据和室间质评回报结果,对常规凝血检测指标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是经济实用和可接受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严能兵吕辉李俊枫李俊枫郝世勇
关键词:凝血项目测量不确定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