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洋

作品数:20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余姚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造影
  • 3篇上消化道
  • 3篇消化道
  • 3篇化道
  • 3篇X线
  • 2篇医学影像
  • 2篇影像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球
  • 2篇十二指肠球部
  • 2篇球部
  • 2篇淋巴
  • 2篇放射学信息系...
  • 2篇X线诊断
  • 2篇CT
  • 2篇出血
  • 1篇大血管
  • 1篇单用
  • 1篇碘克沙醇
  • 1篇碘帕醇

机构

  • 17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宁波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8篇严洋
  • 10篇姚伟根
  • 8篇黄国来
  • 6篇潘小红
  • 5篇王鸿林
  • 4篇孙东方
  • 4篇杨汉卿
  • 2篇邹焕学
  • 2篇陈迎
  • 2篇黄晓烽
  • 2篇邹一砖
  • 1篇周建波
  • 1篇丁信法
  • 1篇张建丰
  • 1篇卲刚炯
  • 1篇邹云峰
  • 1篇徐杰丰
  • 1篇邵刚炯
  • 1篇李子龙
  • 1篇谷华丰

传媒

  • 5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江西医药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提高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的X线诊断率。方法对718例患者进行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分析。结果718例患者检出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32例(4.46%)。结论低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诊断十二指肠球部线形溃疡有重要价值。
严洋陈迎邹一砖
关键词:X线诊断
紫稔白及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一类并发症,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1]。临床对于轻、中度出血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西医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进行治疗[2],但质子泵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往往会带来较为明显的副作用。
潘小红严洋毛盛尧姜宏伟黄晓烽李子龙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奥美拉唑质子泵抑制剂白及上消化道出血抑酸药物
冠脉CT造影餐巾环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餐巾环征(NRS)和未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01-01—2013-05-31在我院行冠脉CT血管造影(CCTA)的患者499例。记录冠脉节段斑块特点包括非钙化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非阻塞性斑块和阻塞性斑块,低密度斑块,正性重塑斑块和餐巾环征斑块(PNRS)。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辅以门诊随访、住院随访等,终点事件为ACS,随访截止时间为2013-06-30。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两条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PNRS与ACS之间的关系。结果7 119个节段、749个斑块纳入分析。26个(3.5%)斑块为PNRS,分别有11个(42.3%)、16个(61.5%)PNRS为正性重塑斑块和低密度斑块,20个(76.9%)PNRS为正性重塑斑块或低密度斑块,7个(26.9%)PNRS既是正性重塑斑块又是低密度斑块。随访结束时16例发生ACS,其罪犯节段的阻塞性斑块、正性重塑斑块、低密度斑块、PNRS均高于非罪犯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证实,低密度斑块、正性重塑斑块和PNRS是预测罪犯节段即ACS事件的独立因素。NRS阳性组与阴性组无ACS生存曲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TA NRS与未来ACS事件密切相关,独立于正性重塑斑块和低密度斑块,NRS的检测有助于识别未来ACS事件的高危患者。
姚伟根黄国来严洋孙东方丁信法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CT增强静脉注射碘帕醇与碘克沙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在CT增强检查静脉注射非离子型碘帕醇对比剂和碘克沙醇对比剂后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CT增强检查并符合条件485病例,其中碘帕醇组236例,碘克沙醇组257例,两组患者在增强前12h及增强后72h内测定血肌酐值(Scr),计算Scr绝对值及CIN的发生率。结果碘帕醇组及碘克沙醇组血肌酐绝对值无明显差异,分别为3.57μmol·L-1和3.21μmol·L-1P>0.05,两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亦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54%和2.72%P>0.05。结论碘帕醇和碘克沙醇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王鸿林姚伟根黄国来严洋邵刚炯
关键词:碘帕醇碘克沙醇X线体层摄影肾功能
西甲硅油在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成像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与是否有足量的气体扩张胃肠腔有关。国内常用产气粉获得气体,虽然产气粉中含有一定量的祛泡剂,但检查时还是会产生不少气泡影响观察,特别是对胃小区结构和微小异常的观察。西甲硅油常用于临床治疗腹胀、嗳气等。本研究于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合用西甲硅油,观察其消除胃肠道内气泡,减少伪影,提高视野清晰度的作用。
严洋潘小红邹焕学
关键词:西甲硅油造影检查上消化道胃肠道内产气粉
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及大血管受累的多层螺旋CT特征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受累以及大血管侵犯的CT表现特征。方法:搜集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淋巴瘤患者101例,其中62例有深部淋巴结受累符合入组条件,按照病理类型归类分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8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13例,滤泡性淋巴瘤、小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各3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其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分布部位:几乎所有的病理类型均以腹膜后及腹腔淋巴结受累为主。并可以同时有纵隔及盆腔淋巴结受累;②淋巴结孤立与融合:按照不同的病理类型及部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及小B细胞淋巴瘤受累淋巴结融合最常见,且以腹膜后淋巴结融合为主,而外周T细胞淋巴瘤及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以孤立淋巴结为主,均无1例有淋巴结融合征象;③血管包埋征:淋巴结融合包埋大血管时形成血管包埋征,所有被包埋的血管均未发现有血管管腔的不规则、狭窄以及管壁的毛糙。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深部淋巴结受累时,以腹膜后淋巴结受累最常见,腹腔淋巴结次之;血管包埋征在淋巴瘤CT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对血管的包埋而非侵蚀是与其它恶性肿瘤相鉴别的一个重要特点。
卲刚炯张建丰姚伟根严洋黄国来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多排螺旋CT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在不明原因腹水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13例不明原因腹水患者MSCT表现、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总结MSCT特征.结果 MSCT表现:大量腹水50例(44.3%),中等量腹水10例(8.8%),少量腹水53例(46.9%);腹膜改变51例(45.1%);肠系膜改变44例(38.9%);大网膜改变20例(17.7%);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7例(59.3%).结论 恶性肿瘤是腹水原因待查患者最常见原因,MSCT有助于鉴别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在腹水病因诊断中有较大价值.
严洋潘小红邹云峰王鸿林姚伟根
关键词:腹水
间皮素与透明质酸检测在腹膜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间皮素和透明质酸的血清与腹水水平,评估其在腹膜恶性间皮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腹水患者50例,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三组,腹膜恶性间皮瘤组16例,其他恶性肿瘤组16例,良性腹水组18例。患者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与腹水中间皮素和透明质酸水平。结果其他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腹水组血清及腹水间皮素、透明质酸水平接近;腹膜恶性间皮瘤组血清与腹水间皮素、透明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腹水组。结论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血清与腹水中间皮素和透明质酸水平特异性增高,可能成为辅助确诊腹膜恶性间皮瘤的有效临床指标。
潘小红徐杰丰李子龙严洋周建波
关键词:腹膜恶性间皮瘤间皮素透明质酸
Dieulafoy病1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Dieulafoy病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少见病因,出血量大且反复发作,出血部位隐匿,极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内镜诊疗技术广泛开展,确诊率得以提高,病死率逐年下降。我院近十年共收治本病13例,现报告如下。
潘小红严洋黄晓烽
关键词:DIEULAFOY病诊治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诊疗技术少见病因出血部位
基层卫生院医学影像质量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余姚市基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对乡镇、街道等基层卫生院放射科的影像质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其影像质量。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7月到12月基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成立初期及2011年1月到6月的乡镇及街道卫生院的影像会诊片各2 000例,每片记录影像质量及报告修改与否。结果:2010年7月到12月2 000例会诊片中,甲级片790例,乙级片1 050例,丙级片(影响诊断)160例;诊断报告未修改1 292例,修改报告610例,严重错误(漏诊或误诊)98例。2010年底,基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针对存在的问题,对会诊医院的放射科医生进行了一系例的教育与培训措施,2011年1月到6月2 000例会诊片中,甲级片1 262例,乙级片661例,丙级片(影响诊断)77例;诊断报告未修改1 758例,修改报告205例,严重错误(漏诊或误诊)37例。结论:通过基层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的运作,明显提高了乡镇、街道卫生院的摄片质量及报告质量,提高了基层卫生院放射科医生的业务水平,避免了较多的漏、误诊病例,明显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乡镇、街道卫生院的总体素质与实力。
杨汉卿姚伟根黄国来严洋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