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俊峰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淋巴
  • 4篇免疫
  • 3篇细胞淋巴瘤
  • 3篇淋巴瘤
  • 3篇病理
  • 2篇蛋白
  • 2篇制片质量
  • 2篇腮腺
  • 2篇试剂
  • 2篇头颈
  • 2篇肿瘤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弥漫
  • 2篇弥漫大B细胞...
  • 2篇免疫组化
  • 2篇抗体
  • 2篇抗体试剂
  • 2篇抗原
  • 2篇存取

机构

  • 19篇四川省肿瘤医...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成都市第七人...

作者

  • 19篇万俊峰
  • 10篇王影
  • 6篇李吉满
  • 5篇李伦
  • 4篇覃胜
  • 4篇李达
  • 4篇汤梅
  • 3篇侯俊
  • 3篇徐义全
  • 2篇李超
  • 2篇唐昱英
  • 2篇林严俊
  • 2篇樊晋川
  • 2篇青晓艳
  • 2篇黄蔚
  • 1篇孙维纲
  • 1篇马家宝
  • 1篇罗南富
  • 1篇刘宝善
  • 1篇姚文秀

传媒

  • 4篇肿瘤预防与治...
  • 2篇四川医学
  • 2篇实用医院临床...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NA干扰在头颈鳞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2年
头颈部肿瘤是全球范围内的第八大常见肿瘤,而鳞状细胞癌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由于头颈部解剖位置特殊,重要器官密集,手术可切除范围相对有限[1]。因此,包含基因治疗的综合治疗在头颈恶性肿瘤中具有重要地位。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近10年来兴起的一项高效、特异、彻底的转录后基因沉默技术,不仅在基因功能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基因治疗中也具有巨大潜力。本文就RNAi在头颈鳞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徐义全樊晋川李超青晓艳李伦万俊峰
关键词:头颈鳞癌肿瘤生长口腔鳞癌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
不同固定、脱钙方式对骨组织常规制片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对骨标本不同固定和脱钙方式的比较,探索适合于骨标本的固定和脱钙方式。方法:分别采取先固定后脱钙、同时固定加脱钙和先脱钙后固定这三种方式对50例长骨肿瘤标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先固定后脱钙组常规HE染色效果优于同步固定脱钙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两组常规染色效果均明显优于先脱钙后固定组(P<0.01)。结论:对骨组织常规HE制片来说,骨组织固定的方式很重要,脱钙应该先固定后脱钙或脱钙固定同时进行,建议不采用先脱钙后固定的方式处理骨组织。
万俊峰王影侯俊
关键词:脱钙骨标本
腮腺无色素小细胞恶性黑色素瘤1例
2009年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它可分为多种形态学亚型,小细胞无色素型是其中的一种罕见类型,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小细胞无色素型恶性黑色素瘤报道如下。1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男性,67岁,因左上颌肿块5月入院。患者一年前因左上颈肿块在当地医院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行放疗1个月及化疗一周期(FD方案,5-Fu0.75g d1-5,DDP30mg d1-5)。治疗后两月左上颌出现包块逐渐长大,遂来我院治疗。查体:左上颌部分切除术后改变,左上颈部以左耳垂为中心有一直径约10cm,呈结节状融合性肿块,质中,边界尚清,活动度差,有轻压痛,皮温不高。CT示左颈部不规则软组织占位,病灶最大层面大小约6.2cm×9.7cm,左侧腮腺及颈血管鞘软组织受侵,口咽左旁受侵。临床考虑肿瘤复发,行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涂片上查见多量以单个细胞排列、散在圆形细胞为主的肿瘤细胞,建议活检。遂行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腮腺深叶及咽旁间隙,呈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推挤面神经及颌下腺。标本大体检查:带肌肉红褐不整形组织一个,总体积9cm×8cm×4cm,切面见一肿块,大小为9cm×6cm×5cm,呈红褐色,均质,质软,与肌肉组织分...
李吉满王影覃胜李伦万俊峰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小细胞形态学腮腺唾液腺
改良高压锅修复法对提高免疫组化检测ER、Ki-67抗原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索改良高压锅修复法对免疫组化检测ER(EstrogenReceptor,雌激素受体)、Ki-67(细胞增殖活性抗原)两种核抗原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组织,分别进行ER和Ki-67两种核抗原在两组不同的修复方法修复后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免疫组化采用改良高压锅修复法与传统修复法相比,ER抗原表达水平80例有13例提高,其中有11例由(+)变为(++),2例由(++)变为(+++),(+)和(++)的样本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抗原表达水平80例有28例提高,其中20例由(〈25%)变为(1〉25%~50%),有6例由(〉125%~50%)变为(〉150%~75%),有2例由(≥50%~75%)变为(〉175%-100%),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压锅传统修复法相比,改良高压锅修复法能提高ER、Ki-67抗原的表达水平,且着色程度更强、节省试剂、方便进行多种pH值修复液同时修复,更加实用。
万俊峰王影
关键词:抗原修复免疫组化ER
一种抗体的存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体的存取装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容纳仓、放置部件和移动机构,所述容纳仓设置开口,用于取放抗体试剂,所述放置部件和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仓内,所述放置部件用于承托抗体试剂,所述移动机构用于带...
万俊峰李达
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3年
王影孙维纲万俊峰刘宝善
关键词:肝细胞癌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
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脊髓缺血/再灌注组(SIR组)和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组(FI组)。SIR组和FI组采用肾下腹主动脉阻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FI组在腹主动脉阻断时即以30mL/h的速度持续从L4-5蛛网膜下腔泵入25℃的人工脑脊液,同时从L7—8蛛网膜下腔开放引流脑脊液。60min后开放腹主动脉的同时停止人工脑脊液灌洗。持续记录腹主动脉阻断期间和开放后30min的直接动脉压和脑脊液压力变化,观察术后72h的神经行为学和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NC组在整个实验期间平均动脉压和脑脊液压力基本平稳。SIR组和FI组在实验期间平均动脉压变化趋势相似,均在主动脉阻断时平均动脉压迅速下降,并于主动脉阻断后30min和开放后30min内持续低于NC组和基础水平(P〈0.05)。SIR组在主动脉阻断时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并于主动脉阻断后10min持续升高直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SIR组的脑脊液压力均高于NC组和基础水平(P〈0.05)。FI组在主动脉阻断时脑脊液压力迅速下降至3.8mmHg(1mmHg=0.1333kPa),并在术中持续稳定在3~5mmHg,低于NC组和基础水平(P〈0.05),并于开放后20min逐渐向正常水平恢复。FI组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和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优于SIR组但仍次于NC组。结论局部亚低温人工脑脊液灌洗可降低脊髓缺血/再灌注期问的脑脊液压力,并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唐昱英林严俊李吉满黄蔚万俊峰罗南富
关键词:亚低温
头颈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分析
2013年
目的:检测头颈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组织化学分型,并对Hans、Choi和Tally三种分型法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各蛋白的表达在各种分型法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到2012年10月共103例头颈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CD10、Bcl-6、MUM1、GCET1、FOXP1和LMO_2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进行Hans、Choi和Tally三种分型。结果:103例病例中,CD10、Bcl-6、MUMl、GCET1、FOXPl和LMO_2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6例(15.53%)、68例(66.02%)、69例(66.99%)、21例(20.39%)、75例(72.82%)、50例(48.54%);Hans分型中,生发中心B细胞(GCB)型26例(25.0%),活化B细胞(ABC)型77例(75.0%);Choi分型中,GCB型25例(24.0%),ABC型78例(76.0%);Tally分型中,GCB型20例(19.4%),ABC型83例(80.6%)。CD10、MUM1、GCET1、FOXP1和LMO_2表达情况对于分型诊断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l-6的表达对于Hans和Choi分型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颈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ABC型多见;Hans、Choi和Tally三种分型法之间无明显差别;CDl0、MUM1、GCET1、FOXP1和LMO_2的表达情况对于诊断结果均具有意义。
李吉满何先慧侯俊万俊峰汤梅王影
关键词:头颈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腮腺多形性腺瘤安全手术切缘的界定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 比较腮腺区域切除术和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组织病理学特性,为界定区域性切除安全手术切缘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术(传统手术)60例,行腮腺区域切除术(保留功能)4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瘤复发、并发症、肿瘤组织标本病理学特性发生率,浸润深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面神经麻痹、涎腺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传统手术组的Frey综合征、耳廓区麻木感、面部外形明显不对称的发生率分别为30.0%、61.7%、38.3%,而保留功能组分别为6.1%、30.6%、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种病理学特征在3种组织学类型(细胞型、经典型和黏液型)中的分布为:包膜不完整33例,在黏液型中分布最多(12例);包膜浸润29例,在细胞型和经典型中最多(15例和13例);伪足现象25例,在黏液型中最易发生(10例);卫星灶13例,发生率与在各种肿瘤组织学类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例肿瘤最大径小于2 cm者最大浸润深度为3.127 mm,传统手术组与保留功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3,P=0.057);肿瘤最大径2~4 cm患者共67例,最大浸润深度7.908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14,P=0.831);肿瘤最大径>4 cm的16例,最大浸润深度为8.476 mm.结论 与传统腮腺术式相比,功能性区域切除术不增加复发率,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标本的浸润深度与肿瘤大小有关;区域切除术的安全手术切缘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决定.小于4 cm的肿瘤,其安全切缘为1 cm,大于4 cm的肿瘤行浅叶切除术.
徐义全李超樊晋川张兵陈建超王朝晖王影覃胜青晓艳万俊峰李伦汤梅杨红梁博
关键词:腮腺肿瘤手术后并发症
气管内浆母细胞淋巴瘤一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男,55岁,因咳嗽1个月、咳出肉样物质10d于2008年6月16日人四川省肿瘤医院治疗。患者1个月前无职显诱因出现刺激性干咳,少痰。10d前咳出肉样物质,无咯血、发热及消瘦。否认结核病史。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乙肝表面抗原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阴性。MRI示气管下段左侧壁不规则增厚占位,约r.5cm×1.4cm,向气管腔内生长,并向左侧壁外浸润。
李吉满汤梅万俊峰王影
关键词:气管内细胞淋巴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肝表面抗原刺激性干咳医院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