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海涛
- 作品数:20 被引量:220H指数:8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胆囊壁内结石保胆取石价值的探讨
- 2014年
-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肝胆外科医生通过内镜技术行保胆手术让患者受益匪浅.医生通过内镜技术取出胆囊腔内的结石,临床效果显著,打破了通过行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这一“金标准”,然而对于保胆治疗胆囊壁内的结石的效果目前尚有争议.故我院就近年来采用保胆治疗胆囊壁内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胆囊壁内结石对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和保胆取石的效果.
- 丁海涛韩智君李春
- 关键词:保胆取石胆囊壁内镜技术保胆治疗胆囊收缩功能外科医生
- 76例结肠癌临床治疗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的优势治疗方案,评价近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6例结肠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治疗,即单一手术或单一化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即化疗加手术联合方案,追踪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卡氏评分和肿瘤标志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卡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CEA、CA199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观察组肿瘤标志物血清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是治疗结肠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张军帕尔哈提丁海涛韩智君
- 关键词:结肠癌化疗手术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附124例)被引量:3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手术效果与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12月接受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124例全部治愈。术式TAPP81例,TEP43例。单侧腹股沟斜疝38例,直疝21例;双侧腹股沟斜疝44例,直疝14例;一侧斜疝一侧直疝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并右直疝2例。手术时间40~187min,平均104min。住院时间5~13d,平均7d。随访1个月至33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手术并发症7例,占5.6%;4例为腹股沟区血肿,其中1例经手术清除后治愈;2例为阴囊气肿,术后第二天自愈;1例直疝术后2个月复发。结论 TAPP/TEP治疗腹股沟疝是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及复发率可以接受,规范操作并正确把握手术指征对顺利开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重要意义。
- 邰沁文张金辉温浩帕尔哈提张军丁海涛
-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后并发症
- 一种新型多功能手术刀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手术刀,包括刀片、刀柄和控距杆。本新型柄为镊型刀柄,两镊柄前段设有锯齿,中间设有骨状孔洞,后段设有螺钉口,尾部为弯钩设计,刀片前段刀刃处为弧状,刀片上一侧设有螺母,刀片上的螺母穿过孔洞并利用...
- 韩智君丁海涛
- 文献传递
- 一种创伤手术医疗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创伤手术医疗装置,包括放置箱,所述放置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术台,且手术台的内部开设有医疗器械放置腔,包括连接于所述手术台的束缚装置和设置...
- 丁海涛曹杰 吕翔 穆扎帕 杨秀笠刘召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对比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经病理活检确诊的112例乙状结肠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前及手术后3 d采用预后营养指数(PNI)评价2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预后。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3 d 2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活性氧物质(ROS)及一氧化氮(NO)水平;并比较2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NO水平、ROS强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PN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导致的免疫应激反应明显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均明显改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显著降低。
- 丁海涛韩智君曹杰迪米拉帕尔哈提.阿布都热衣木
- 关键词:乙状结肠癌传统开腹手术预后营养指数
- 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57例食管裂孔疝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前瞻性、对照原则,将157例病人随机分到A组(n=75例)和B组(n=82例),两组病人均予以腹腔镜疝修补术,同时A组加以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B组加以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手术情况、食管反流情况及食管压力。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情况及复发情况比较,结果均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A组、B组患者的24 h内反流次数、反流时间、长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食管残余压、食管松弛率及无效吞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手术后6个月,A组、B组患者的24 h内反流次数、反流时间、长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食管残余压、食管松弛率及无效吞咽情况均明显优于手术前,且A组明显优于B组(均为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联合Nissen胃底折叠术在抗反流效果、抑制术后吞咽困难发生、提高食管下括约肌压力方面的效果均明显优于Toupet胃底折叠术。
- 丁海涛韩智君曹杰迪米拉帕尔哈提.阿布都热衣木
- 关键词:食管裂孔疝NISSEN胃底折叠术疝修补术
- 蒿芩清胆汤联合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究蒿芩清胆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炎病人的机制,为老年胆囊炎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胆囊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蒿芩清胆汤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5 d检测并比较2组免疫细胞、免疫因子和应激反应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血清相关免疫因子、免疫细胞、应激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水平及CD3^+、CD4^+、CD8^+比例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相关应激反应因子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PG)、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水平及CD3^+、CD4^+、CD8^+比例均较对照组高,CRP、FPG、IL-6水平则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改善老年胆囊炎病人免疫功能和应激反应。
- 丁海涛毛英莲韩智君帕尔哈提.阿布都热衣木
-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蒿芩清胆汤
- 早期免疫营养支持辅助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对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营养支持辅助治疗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对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十二脂肠镜治疗的ABP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围手术期内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免疫营养支持,比较2组病人营养支持前、支持后3 d、支持后7 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血清补体变化,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营养支持后,2组APACHE-Ⅱ评分均较营养支持前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营养支持后各时间点观察组血清TNF-α、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营养支持后,观察组血清IgG、IgA、C3、C4水平高于对照组,IgM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免疫营养支持辅助治疗老年急性ABP,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炎症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
- 韩智君丁海涛帕尔哈提
- 关键词:免疫营养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炎症反应
- 短期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 2022年
- 目的探讨短期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住院进行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的75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生长抑素使用的时间将患者分为短期组(n=41,持续使用生长抑素3 d)和长期组(n=34,持续使用生长抑素7 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出院后1个月患者是否发生消化道再出血及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是否消失。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止血率均为100%。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悬浮红细胞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长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短期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时,持续使用3 d生长抑素的疗效与持续使用7 d生长抑素相当,而且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杜进璇翡罗热·地里夏提丁海涛
-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生长抑素出血内镜下套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