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林茂
- 作品数:24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基因组学及相关组学技术对药物毒理学的影响被引量:4
- 2002年
- 随着对基因组结构和功能认识的深入和有效的分析细胞整体基因、蛋白和代谢物表达状况等技术的发展 ,产生了毒理学新分支“毒理基因组学”。
- 陈小朋袁守军丁林茂
- 关键词:毒理学毒理基因组学微阵列技术生物标志
- 大鼠肌内注射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毒性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观察大鼠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bFGF)的毒性反应 ,提供毒性反应的靶器官及其损伤的可逆性 ,确定无毒反应剂量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实验分 4组 ,即溶剂对照组及 8,32和 12 8μg/L给药组 ,各组试验动物分别在 15 ,30d和停药后 30d活杀 ,中和抗体检测在 2 0和 2 5d各活杀 6只动物。分别观察外周血各项指标 ,血清生化 10项指标及血清中大鼠抗人rhbFGF抗体滴度等。结果 :12 8μg/ (kg·d)肌内注射30d ,其主要毒性表现为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病理检查显示 ,肾小球内细胞核大的足细胞数目增多 ,胞体增大 ,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 ,胸骨皮质及骨小梁较对照组略有增粗等。结论 :12 8μg/ (kg·d)是rhbFGF的明显中毒剂量 ,主要毒性靶器官是肾脏。 32 μg/ (kg·d)剂量可产生轻度的毒性反应 ,而 8μg/ (kg·d)剂量无明显毒性作用 。
- 高月吕秋军陈鹏陶来宝谭洪玲马增春丁林茂
- 关键词: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安全性评价毒性研究
- 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一些特点
- 2001年
- 吕秋军丁林茂等
- 关键词:生物技术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 酒精中毒与防治研究
- 1991年
- 众所周知大量多次饮酒不仅会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而且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目前国内治疗酒精中毒的药物不多。实验用本院生产的KM雌雄性小鼠,日龄30~40天。所用50%乙醇水溶液自配。
- 白玉珍宋书元丁林茂刘玉德徐兰苹
- 关键词:酒精中毒酒精性肝炎雌性小鼠神经功能障碍毒性反应
- Bax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体外抗辐射效应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Bcl_2 Bax蛋白比值降低是辐射所致细胞凋亡启动的检查点。本研究拟用Bax反义核酸干预Bax基因的表达 ,提高Bcl_2 Bax蛋白比值 ,抑制辐射所致凋亡 ,促进细胞存活。方法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 (HELF)和小鼠受γ射线照射后 ,立即用Bax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处理HELF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 6h(终浓度均为 10 0nmol L) ,用MTT法、SRB法和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_巨噬细胞系祖细胞 (CFU_GM)集落形成法 ,确定细胞的存活状况。用RT_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BaxmRNA的表达状况、细胞周期的变化 ,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HELF细胞的存活率分别增加 2 4 .4 % (MTT法 ,P <0 .0 1)和 12 .8% (SRB法 ,P <0 .0 1) ;骨髓细胞处理组CFU_GM集落形成数量远高于照射对照(72± 17vs 13± 6 ,P <0 .0 1) ;RT_PCR检测显示 ,处理组的目标条带和内标条带的灰度比值 (Bax β_actin)低于对照组(分别为 4 3.9%和 6 8.6 % )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处理组总S期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2 4 .2 %和 7.7% ,提示处理组细胞内BaxmRNA拷贝数量低于对照组 ,细胞增殖活动较强。结论 :靶向BaxmRNA的反义硫代脱氧寡核苷酸 ,能够促进γ射线辐射后细胞的存活 ,其机制与破坏靶mRNA分子 ,继而造成Bax蛋白表达减少 ,抑制凋亡启动并促进细胞增殖活动有关。
- 曹智刚袁守军陈惠鹏徐兰平田增月韩昌明丁林茂
- 关键词:细胞凋亡BAX反义抗辐射细胞存活
- 蘑菇浸液防治中毒的研究
- 1992年
- 多次大量饮酒能造成神经功能和肝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小鼠LD50为19.94ml·kg^-1(范围18.88—21.13ml·kg^-1),♂小鼠LD50为18.47ml·kg^-1(范围17.21—19.82ml·kg^-1)乙醇对组织的损伤首先表现在细胞的脂质代谢方面。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单次剂量或多次剂量的乙醇对肝组织的脂质代谢有明显影响。表现为SOD减少和MDA增加。而脑组织内的SOD和MDA变化不明显。蘑菇浸液是一种小分子多糖的混合物,对乙醇引起的肝组织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它既有预防作用又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消除脂质代谢产物有关。
- 白玉珍刘玉德徐兰平丁林茂宋书元
- 关键词:浸液蘑菇中毒肝组织损伤单次剂量脑组织内
- 蛋白同化激素对运动员的危害(综述)被引量:1
- 1991年
- 运动员应用同化激素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有些运动员认为同化激素的应用可提高他们的成绩,并认为毒副反应是暂时的或不严重的。但医学界和体育界认为长期应用同化激素能引起肝功异常、肝病性紫癜(peliosis hepatis),甚至会产生肝肿瘤等严重肝病变。因此世界体育组织下令禁止运动员使用同化激素,并发布一系列文件。雄激素和同化激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所表现出来的毒副反应已为人所知,但身强力壮的运动员,应用雄激素和同化激索对他们的毒副反应如何,停药后能否恢复,以及哪些种类的同化激素毒副反应比较大是本综述的主要目的。为了说明问题,本文也收集了一些非运动员和动物实验的有关资料以供参考。
- 丁林茂
- 关键词:非运动员蛋白同化激素毒副反应雄激素肝病促性腺激素
- 抗老年痴呆化合物9714的比格犬长期毒性研究以及伴随毒代动力学和毒理基因组学的初步研究
- 药物的毒性,取决于药物在体内暴露的程度;伴随的毒代动力学研究,则能够充分介导药物剂量和毒性的联系,及毒性种属问的外推。药物毒性的基础是细胞损伤,药物暴露引起的基因表达改变先于细胞损伤形态的出现,因此基因芯片检测有可能用于...
- 袁守军张宏涛徐兰平田增月韩昌明丁林茂
- 文献传递
- 药物毒理基因组学研究
- 药物安全评价是生物活性物质成为药物的关键环节,其基本手段是动物毒性实验。动物与人种属性差异(即基因组背景的差异),在预测人使用药物出现的毒性反应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基因组学技术发展,为毒理学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毒理基因...
- 袁守军丁林茂
- 文献传递
- 食蟹猴静脉注射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 背景: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被动免疫疗法能减少乙肝复发和改善病人的生存率,目前已用于肝移植后防止乙肝感染的发生。我们对静脉注射用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了重复给药毒性评价研究。试验方法:受试物为冻干制剂,用前NS稀...
- 徐兰平袁守军田增月韩昌明丁林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