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昌懋
- 作品数:34 被引量:137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对乳腺钙化的检出能力研究
-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乳腺内钙化的发现能力,评价其对乳腺钙化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56例(共48位患者)数字乳腺摄影(FFDM)中发现钙化的患者图像,所有发现钙化的患者均有对应的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图像.所...
- 丁昌懋于湛张惠宇高剑波
- 关键词:钙化
- 数字X线体层融合摄影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
- 目的:探讨数字X线体层融合摄影在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方法.材料及方法:选取30例常规DR摄影无骨折征象的踝关节外伤患者,在岛津sonialvision Safire 17平板透视及摄影机上行患侧踝关节正侧位...
- 丁昌懋张永高岳松伟周志刚高剑波
- 关键词:踝关节隐匿骨折
- 现代医学影像学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与思考被引量:29
- 2016年
- 进入新世纪后,影像医学获得蓬勃发展,新的设备、技术和知识不断出现,如果在临床教学中还使用传统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培养的人才质量,为了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我们必须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发展的人才,保障毕业生具有综合应用临床影像的能力,深化建设学科,明晰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当前医学影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期更好的提升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 卢振威张慧宇高剑波丁昌懋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
- 胃癌MSCT征象与VEGF-C、VEGFR-3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MSCT征象与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行全胃或部分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在术后立即取肿瘤组织及对应正常组织放置液氮及低温冰箱中冷冻,然后再行RT-PCR检测组织中VEGF-C、VEGFR-3 mRNA的表达。结果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阳性率分别为74.14%(43/58)、58.62%(34/58),高于正常组织50.00%(15/30)、33.33%(10/30)。肿瘤组织中VEGF-C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P<0.05)。在肠型组、弥漫型组、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间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6%(16/27)、87.10%(27/31)、87.80%(36/41)、41.18%(7/17);VEGFR-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4%(12/27)、70.97%(22/31)、68.29%(28/41)、35.29%(6/17),以上各组间VEGF-C、VEGFR-3表达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中VEGF-C、VEGFR-3基因高表达与MSCT征象上淋巴结转移及Lauren分型相关,二者能促进胃癌淋巴结转移。
- 丁昌懋张惠宇孙慧芳于湛高剑波
- 关键词: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 肺真菌病CT表现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肺真菌病CT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肺真菌病24例,手术病理证实9例、痰培养7例、经皮穿刺活检证实5例、纤支镜刷检及活检2例、脑脊液培养证实1例。全部病例均行全肺CT及病灶处高分辨率CT(HRCT)检查。结果左肺5例,右肺11例,双肺多发8例。病灶常多发,且以两肺下叶受侵最常见。病灶呈单/多发结节或肿块10例(41.6%);呈单/多发斑片影者共6例(25.0%);斑片与结节影混合者共8例(33.3%)。结论CT对有特征性表现的肺真菌病可做出诊断。
- 丁昌懋高剑波孟祥武明辉
- 关键词:肺真菌病CT
- X线断层融合摄影在Halo架固定结合枕颈融合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术后评价中的价值
- 2015年
- 目的讨论X线断层融合摄影(DTS)在Halo架固定结合枕颈融合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Halo架固定结合枕颈融合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患者58例,分别行张口位、颅颈交界侧位及以寰枢关节为中心的颅颈交界区正、侧位断层融合摄影。分析两种方法的图像质量及诊断结果。结果 DTS优秀图像为54例(93.1%)、良好4例(6.9%)、差0例,DTS诊断寰枢关节复位成功52例,无法评价2例。常规DR优秀图像28例(48.3%)、良好17例(29.3%)、差13例(22.4%),DR诊断寰枢关节复位成功40例,无法评价18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及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S能很好显示Halo架固定下枕颈融合术后的寰枢关节形态及结构,可作为寰枢关节复位术后效果评价及随访的首选检查方式。
- 丁昌懋卢振威杨欢王博
- 关键词:X线数字断层融合枕颈融合术寰枢关节脱位
-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对比艾滋病(AIDS)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肺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差异,探讨AIDS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45例AIDS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影像学检查,其中胸部平片及CT检查7例,单纯CT检查38例,其中8例加做高分辨率CT(HRCT)扫描,4例加做增强扫描。单纯肺结核50例病人均有CT扫描。对合并肿块或纵隔可疑淋巴结结核病人行增强扫描。扫描结果根据发病部位、范围及病变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变部位及范围对比:病变累及双肺、病变累及两叶和两叶以上、病变仅累及肺基底部或(和)前部(舌叶、中叶、上叶前段)组间的出现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性质特点对比: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影、胸内淋巴结结核、胸腔积液出现率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片实变影内多发空洞出现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P=0.040)。两组患者年龄及CD4T细胞数检测结果对比: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7,P=0.076);45例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41/mm3,3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CD4T细胞中位数为244/mm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7.000,P<0.001)。结论AIDS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由于CD4T细胞数减少而不典型。AIDS病人胸部呈多肺叶浸润,不典型部位(肺基底部或前部)亦常被侵犯,多发斑片或大片状实变阴影、多发结节性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大片实变影内多发小空洞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常常是多种不典型征象并存。
- 孟祥高剑波赵青霞孙燕杨学华张岩周志刚郭华岳松伟丁昌懋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诊断影像学
- 老年Binswanger病临床及CT、MRI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B inswanger病(BD)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CT、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方法对68例B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MR I改变进行分析。结果BD伴有高血压病史58例(85.3%),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痴呆、智能减退、假性延髓麻痹等,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常因脑卒中发作就诊。该病的颅脑CT和MR I均有局灶或弥漫性改变,MR I发现病灶较CT明显增多。结论BD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MR I对BD的诊断较高;早期控制高血压是治疗的关键。
- 孟祥高剑波孟繁超丁昌懋武明辉
- 关键词:BINSWANGERCTMRI
- 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及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经活组织检查及影像学确诊的HSOS、布-加综合征(BCS)及肝硬化患者51例,分别利用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巴尔的摩标准再次诊断HSOS,对比两者诊断效果。结果 HSOS的典型CT表现包括CT平扫呈肝大、密度减低;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肝动脉血管增粗扭曲;门静脉期呈"地图状"改变、肝静脉不清、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呈"晕征"或"轨道征"、下腔静脉肝段扁平等;延迟期强化范围增大。CT对HSOS的诊断敏感性0.857,优于巴尔的摩标性0.500,CT对HSOS诊断特异性0.811,差于巴尔的摩标准0.946。CT与巴尔的摩标准对HSOS的诊断准确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HSOS时,CT动态增强扫描是巴尔的摩标准的有力补充。
- 孙慧芳张慧宇丁昌懋王博高剑波
- 关键词:CT动态增强扫描肝窦阻塞综合征
- X线断层融合摄影在桡骨远端骨折复位石膏固定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复位石膏固定术后随访中数字X线断层融合摄影的应用价值,寻找骨折复位石膏固定术后复查更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方法 48例桡骨远端骨折复位石膏外固定患者分别行腕关节正侧位DR摄影及数字X线断层融合摄影,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并作相应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桡骨远端及腕关节DR优质图像率47.9%(23/48);断层融合摄影优质图像率89.6%(43/48)。两种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复位石膏固定随访中应用X线断层融合摄影检查,可以避免石膏及金属内固定物的影响,获得清晰的断面图像,为骨科医师提供更多信息,提高骨折复位固定术疗效判断的准确性。
- 丁昌懋卢振威王博杨欢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石膏外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