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凡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肉瘤
  • 7篇骨肉瘤
  • 6篇细胞
  • 5篇分化
  • 4篇细胞分化
  • 4篇基因
  • 3篇诱导分化
  • 3篇增殖
  • 3篇软骨
  • 3篇软骨细胞
  • 3篇椎间盘
  • 3篇骨细胞
  • 2篇抑制增殖
  • 2篇肉瘤细胞
  • 2篇软骨细胞分化
  • 2篇髓核
  • 2篇基因治疗
  • 2篇骨肉瘤细胞
  • 2篇骨细胞分化
  • 2篇干细胞

机构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邵增务
  • 15篇丁凡
  • 4篇刘之川
  • 3篇徐会法
  • 3篇张保龙
  • 3篇邓超
  • 2篇兰观华
  • 2篇吴永超
  • 2篇马凯歌
  • 2篇熊蠡茗
  • 1篇张宇坤
  • 1篇徐蔚蔚
  • 1篇吴宏斌
  • 1篇杨述华
  • 1篇俞旭东
  • 1篇郭兵
  • 1篇高飞
  • 1篇蔡显义
  • 1篇王佰川
  • 1篇张彦男

传媒

  • 4篇国际骨科学杂...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骨肿瘤骨...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索细胞对类软骨细胞增殖及基质合成代谢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脊索细胞对类软骨细胞增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4只4周龄13本大白兔胸腰段脊柱,获取髓核组织,酶消化法及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纯化的脊索细胞及类软骨细胞。取第2代类软骨细胞与脊索细胞按1:1的比例接种于共培养装置Transwell小室中,将单层培养的类软骨细胞设为对照组。培养1、3、7、10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表型,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Ⅱ型胶原、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纯化、获取脊索细胞及类软骨细胞。镜下观察见原代脊索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15μm,胞质内含较多大小不等的囊泡;原代贴壁的类软骨细胞体积较脊索细胞小,呈短梭形,直径4~6μm。随着非接触共培养时间的延长,类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加快,以共培养7、10d明显(P〈0.05);Ⅱ型胶原、蛋白多糖的表达量也逐渐增高。结论脊索细胞能促进髓核类软骨细胞的增殖,其可能在阻止椎间盘退变的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
丁凡邵增务熊蠡茗马凯歌高飞
关键词:髓核
骨肉瘤基因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丁凡邵增务
关键词:免疫基因治疗骨肉瘤基因治疗方法反义基因治疗联合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
STAT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骨肉瘤、骨软骨瘤及正常骨组织标本中的STAT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骨肉瘤中的STAT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骨软骨瘤及正常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P〈0.05)。结论STAT3基因持续激活高表达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此将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张保龙邵增务丁凡徐会法
关键词: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骨肉瘤基因
生长分化因子5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向软骨细胞分化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是软骨与骨组织形成、发育的重要调解因子,在诱导软骨形成,促进骨、软骨、肌健韧带损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检测与软骨形成分化相关的细胞外基质及蛋白多糖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2在武汉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雄性昆明种小鼠20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长分化因子5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为自备。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接种到6孔板,在细胞生长到90%融合时开始转染。设立3组:转染组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脂质体介导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重组质粒瞬时转染;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pcDNA3.1(+);空白对照组只加入等量脂质体,其余步骤相同。主要观察指标:转染后72h通过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鉴定转染是否成功,同法检测软骨基质Ⅱ型胶原的表达,转染后14d阿尔辛蓝染色检测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转染组有一大小为219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骨髓基质干细胞胞浆内呈棕色阳性染色;而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生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转录,无特异性扩增条带,且细胞胞浆未见明显染色。转染组可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基因大小225bp,Ⅱ型胶原细胞胞浆中可见棕黄色染色;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SP染色均无明显染色。阿尔辛蓝染色后转染组细胞呈蓝染,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染性着色。结论: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能显著增加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的表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刘之川邵增务邓超丁凡郭兵张宇坤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5软骨分化质粒
维甲酸对人骨肉瘤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维甲酸对人骨肉瘤(HOS)细胞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维甲酸作用HOS细胞,采用噻唑蓝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变化。结果维甲酸可明显抑制HOS细胞增殖,并呈现剂量和时间的依赖性;细胞形态呈明显的良性分化,瘤细胞的软琼脂集落形成率明显降低;维甲酸能够延缓细胞周期G1~S进程,阻滞细胞于G1期。细胞周期测定结果显示:未经诱导物处理的对照组细胞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为31.19%;经维甲酸处理之后,实验组细胞G0/G1期的细胞比例上升为57.94%。结论维甲酸对HOS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和诱导分化作用。
丁凡邵增务张保龙刘之川徐会法
关键词:骨肉瘤维甲酸细胞分化
兔脊索细胞体外培养及生物学特点观察
2012年
目的建立体外兔椎间盘脊索细胞藻酸盐凝胶培养模型,观察脊索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及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沉淀法体外分离收集原代椎间盘脊索细胞,于1.2%藻酸盐凝胶(低密度)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经Ⅱ型胶原免疫荧光染色对细胞表型初步鉴定,并分别以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试剂-8(CCK-8)检测细胞在藻酸盐凝胶中的存活和增殖能力。结果成功分离获得原代椎间盘脊索细胞,可稳定表达Ⅱ型胶原。原代脊索细胞在藻酸盐凝胶中生长良好,但增殖缓慢。结论初步了解兔椎间盘脊索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为椎间盘退变机制及组织工程学髓核种子细胞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丁凡邵增务熊蠡茗蔡显义
关键词:藻酸盐椎间盘
RASSF1A基因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RCR方法检测a)骨肉瘤MG-63细胞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b)30例骨肉瘤组织、10例骨软骨瘤组织及10例正常骨组织中RASSF1A基因的表达。结果a)骨肉瘤MG-63细胞中未发现RASSF1A基因表达;b)30例骨肉瘤组织中RASSF1A基因缺失率为43.33%,对照组骨软骨瘤中表达率为100%,正常骨组织中表达率为100%。RASSF1A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的Enneking分期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Price组织学分级及是否侵犯软组织无关(P>0.05)。结论RASSF1A基因可能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可能为骨肉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刘之川邵增务邓超丁凡兰观华
关键词:骨肉瘤RASSF1ART-PCR
骨肉瘤诱导分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目前骨肉瘤虽然有多种治疗手段,但主要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放化疗和生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大多数治疗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在60%~75%。诱导分化作为恶性骨肿瘤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其基本特点不在于杀伤肿瘤细胞,而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为正常或接近于正常细胞。诱导分化疗法将成为骨肉瘤治疗学的新突破。
丁凡邵增务
关键词:诱导分化疗法骨肉瘤杀伤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分化恶性骨肿瘤
番茄红素对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椎间盘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D-半乳糖诱导衰老大鼠模型椎间盘等的变化及番茄红素对其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天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干预组每天用番茄红素灌胃。各组每周称体重,12周后处死并取椎间盘及血清观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椎间盘明显退变,干预组椎间盘轻微退变;模型组体重减轻(P<0.05)、抗氧化水平下降明显(P<0.05,P<0.01),而干预组较模型组体重及抗氧化水平有所升高(P<0.05,P<0.01)。结论D-半乳糖在诱导大鼠衰老的过程中可诱发椎间盘退变,而番茄红素可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进展。
兰观华邵增务刘之川丁凡
关键词:番茄红素D-半乳糖衰老椎间盘退变
非接触共培养脊索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软骨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离兔髓核脊索细胞(notochordal cells,NC)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通过非接触共培养探讨NC对MSC细胞表型的影响。方法:4~6周龄新西兰兔8只,取胸腰段脊柱的髓核,用密度梯度离心提取NC,同时取其股骨骨髓用FICOLL液分离MSC,将NC和MSC等比例(1∶1)通过transwell培养板进行非接触共培养作为实验组,单纯MSC细胞培养作为对照组,光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对两组的MSC行免疫组化及RT-PCR、Western-blot检测MSC细胞表型的改变情况。结果:原代NC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大,细胞增殖不明显;MSC贴壁生长,呈三角形或梭形,漩涡状排列。甲苯胺蓝染色:对照组MSC细胞核淡染,胞体染色不明显,染色阴性;实验组MSC可见从第3天开始胞体及胞外基质出现紫红色,第5天染色更加明显。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对照组MSC淡染,细胞形态不清楚;实验组第3天出现MSC内出现棕黄色深染,随着时间推移细胞染色加深呈阳性表现。RT-PCR检测,经过5d非接触共培养后实验组蛋白聚糖的基因表达为对照组的2.35倍(P<0.05),Ⅱ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为对照组的1.61倍(P<0.05),对照组Ⅰ型胶原的基因表达为实验组的2.56倍(P<0.05)。Western-blot检测后发现:经过5d非接触共培养,实验组蛋白聚糖的含量为对照组的1.61倍(P<0.05),Ⅱ型胶原的表达为对照组的10.04倍(P<0.05)(P<0.05)。结论: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脊索细胞可以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发生变化,向类软骨细胞方向分化,这将为组织工程化髓核的种子细胞筛选提供新选择。
张彦男邵增务吴永超王佰川马凯歌丁凡杨述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髓核共培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