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丛珠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关节病性银屑病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关节病性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9例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1.4岁,男18例、女11例,男∶女为1.64∶1。以皮损为首发者20例(69.0%),关节炎首发者6例(20.7%),皮损和关节炎同时发生者3例(10.3%);皮损类型为寻常型27例(93.1%),脓疱型1例(3.4%),红皮病型1例(3.4%);关节炎分类为非对称性少关节炎型10例(34.5%),远端指(趾)间关节炎型7例(24.1%),脊柱关节病型6例(20.7%),对称性多关节炎型4例(13.8%),残毁性关节炎型2例(6.9%);25例患者接受关节X线检查,其中20例有阳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质吸收和骨刺形成。结论:本病男性多发,各型银屑病皮损都可并发关节炎病变。非对称性少关节炎和远端指(趾)关节易受累是本病的特点。甲氨蝶呤、来氟米特、阿维A、雷公藤多苷、沙利度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非甾体类抗炎药、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合理联合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 顾宁琰刘布骏顾富祥丁丛珠
- 关键词:银屑病关节病性
- 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DM/PM)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DM/PM患者以及3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DM/PM合并ILD及IPF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将DM/PM患者按合并及未合并ILD分成两组对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0例DM/PM患者中,合并ILD38例,ILD的发生率为47.5%。DM/PM合并ILD比IPF发病年龄轻,IPF老年男性患者多、且临床症状和体征更多见。影像学上,DM/PM合并ILD患者较多出现胸膜增厚。对于合并ILD的DM/PM患者与未合并者比较,关节痛及吞咽困难的比例、血沉、血清LDH、抗Jo-1抗体阳性率等指标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8例合并ILD患者好转24例,无明显变化7例,死亡7例。结论ILD在DM或PM中发病率较高、症状不典型,应常规行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
- 华冰珠王红周康兴丁丛珠孙凌云
- 关键词:肺间质病变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 依那西普联合强化浴疗康复措施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被引量:1
- 2010年
-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发侵犯中轴关节为主,并好发于年人的疾病。
- 丁丛珠
- 关键词: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依那西普康复浴疗炎性疾病轴关节
- 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分析
- 目的:分析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例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放射学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7例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患者中,男5例,女2例,男...
- 王红丁丛珠
- 文献传递
- 64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预后及死亡因素的相关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对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预后及死亡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对64例PM/DM患者进行10年以上追踪随访,以观察其发病年龄、性别、病种(PM/DM)、实验室检查、伴发的系统损害以及是否伴有恶性肿瘤等因素对预后及死亡的影响。结果:随访期间共死亡20例,病死率31.25%。5年生存率为78.13%,10年生存率为68.75%。发病年龄、性别、病种、血沉(ESR)、肌酸激酶(CK)、联合运用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因素与预后及死亡无相关性(均P>0.05)。而恶性肿瘤、肺间质病变与预后及死亡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结论:PM和DM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多且结论不一,本组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肺间质病变伴感染和恶性肿瘤。
- 王红丁丛珠张华勇华冰珠孙凌云
-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预后
- 青藤碱联合甲氨蝶呤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关节损害及体外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 <正>目的:观察青藤碱(SIN)联合甲氨蝶呤(MTX)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关节炎症和组织侵蚀的抑制作用;观察SIN联合MTX对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OC)分化的影响,为二者联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孙玥丁丛珠
- 关键词:青藤碱胶原诱导关节炎破骨细胞分化甲氨蝶呤关节损害
- 文献传递
- 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分析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认识。方法对8例以呼吸衰竭为首发表现的PM和DM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放射学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8例患者呼吸衰竭先于皮肤和肌肉症状出现2周~3个月。全胸片及胸部CT检查示肺部间质病变,积极予甲泼尼龙冲击、抗感染及纠正呼吸衰竭等综合治疗,5例患者病情仍进行性加重,3个月内因呼吸衰竭死亡;3例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但其中1例0.5年后再发呼吸困难,治疗无效死亡。结论PM和DM其肺部病变的发生率约为5%~30%。在临床上约有4%的患者肺部病变先于皮肤和肌肉症状出现,其肺部病变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短期内出现呼吸衰竭,皮质激素虽能暂时改善症状,但其预后均不佳,病死率高。
- 王红丁丛珠孙凌云
- 关键词:呼吸衰竭首发表现肺部病变皮肌炎多发性肌炎
- 中国人SLE患者N-乙酰化转移酶的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对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及2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进行了N-乙酰化转移酶多态现象和基因频率的研究。结果显示:SLE中6例为慢反应型,基因频率R为0.5670,r为0.4330;RA中18例为慢反应型,基因频率R为0.1515,r为0.8485.SLE组与正常组无差异,RA组与SLE组及正常组相比皆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提示中国人SLE组与RA发病中可能有不同遗传机制参与。
- 孙凌云金欧王红魏清红丁丛珠张杏书凌敏钱颐汪磊
- 关键词:红斑狼疮N-乙酰化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