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雷
- 作品数:24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Necroptosis信号通路与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Necroptosis是一种可调控的细胞程序性坏死途径,它具有与不可调控性细胞坏死相同的形态学特征。Necroptosis是caspase非依赖的。当细胞凋亡被阻断时,necroptosis信号通路由死亡结构域激活启动,其中RIP1的活化是necroptosis的关键步骤,该步骤可被necrostatin-1特异性抑制。近期研究表明,necroptosis在缺血性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恶性肿瘤、病毒感染和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药物开发的新靶点。对necroptosis的发现历程、信号通路及其在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和靶向necroptosis的治疗等四个方面进行综述。
- 陈牧黄雷
- 关键词:NECROPTOSIS信号通路病理生理机制靶向治疗
- 转录因子Slug对肝癌肿瘤干细胞特性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 肝癌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第5 和死亡率第3 的癌症,其肿瘤侵袭转移和对传统化疗药物的耐受是目前治疗面临的难题.转录因子Slug 主要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在肿瘤细胞中发挥功能,已有的研究主要聚焦Slug 在上皮细胞的上皮-间...
- 赵新宇符容婕王晓博黄雷赵克温
- 组织学与胚胎学整合课程教学实施十五年的思考
- 2024年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于2008年在八年制临床医学班开展了基于系统整合的教学课程改革,通过将相关学科课程内容融为整体,开展器官系统整合教学,实现学科知识融通,培养学生从生命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1]。
- 伍静文杨洁黄雷
-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系统整合教学课程改革医学知识学科课程
- 循环肿瘤细胞在乳腺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和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导致肿瘤转移的主要原因,它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与乳腺癌的转移、治疗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对于CTCs的概念、检测方法、以及作为肿瘤转移预测指标的优势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童迪夷裔海鹰黄雷
- 关键词:CTCS乳腺癌转移预后
- 医学遗传学基础与进展课程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 2021年
- 医学遗传学基础与进展是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荣誉计划"课程建设项目中首批获准的课程。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了近两年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学生对该课程的总体印象、总体目标、内容安排、知识前沿性和师资力量等表示满意。同时,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 邓华云倪萦音顾鸣敏黄雷
- 关键词:课程问卷调查满意度
- MUC1在不同免疫表型乳腺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1,MUC1)强阳性表达在不同免疫表型乳腺癌中对指导预后及个体化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35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HER2的表达,将乳腺癌分为四个免疫表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免疫表型中MUC1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不同免疫表型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5例乳腺癌患者中MUC1强阳性表达率为46.3%,MUC1强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非强阳性表达者,两者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35例乳腺癌中ER+/PR+、HER2-型130例,ER+/PR+、HER2+型64例,ER-、PR-、HER2+型67例,ER-、PR-、HER2-型74例;MUC1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56.3%、32.8%和27.0%,MUC1强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免疫表型相关(P<0.01)。预后分组分析表明ER+/PR+、HER2-型,ER-、PR-、HER2+型乳腺癌患者中,MUC1强阳性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非强阳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C1强阳性表达与乳腺癌免疫表型相关,在不同免疫表型乳腺癌预后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在ER+/PR+、HER2-型及ER-、PR-、HER2+型乳腺癌中MUC1强阳性表达提示预后较差。
- 谢轶群包家林徐明裔海鹰黄雷
- 关键词:乳腺癌黏蛋白1免疫表型预后
- EGFR抑制剂在制备治疗MUC1阳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EGFR抑制剂在制备治疗MUC1阳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涉及靶向MUC1‑EGFR‑ABCB1信号通路的抑制剂与ABCB1底物化疗药物联合用药在制备治疗MUC1阳性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揭示了在宫颈癌和肺黏液表...
- 黄雷靳伟廖晓东吕亚平叶清陈国强
- 黏蛋白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
- 2014年
- 黏蛋白1(MUC1)属黏蛋白家族成员,分布于上皮细胞膜表面,由于在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MUC1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了Muc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首先,根据小鼠Muc1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策略,将2个loxP位点分别插在外显子2和3两侧,构建基因剔除载体Muc1-ABRLFn-pBR322.以电穿孔方法将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ES细胞),用G418和更昔洛韦进行正负筛选获得4个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挑选其中一个阳性ES克隆行囊胚显微注射,获得16只嵌合率大于50%的雄鼠;其次,利用嵌合雄鼠与C57BL/6J野生型雌鼠交配后获得11只floxP杂合子小鼠(10雄1雌),通过杂合子小鼠回交,并进一步与EⅡa-Cre小鼠交配,最终成功得到Muc1全身敲除小鼠,其中纯合子小鼠未出现胚胎致死现象.初步表型观察未发现Muc1基因敲除相关器官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本研究为MUC1的生物学功能的挖掘,尤其是MUC1在肿瘤发生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实验平台.
- 程布凯杨杰茅文莹石吉晶靳伟廖晓东匡颖赵克温黄雷
- 关键词:黏蛋白1小鼠生物学功能
- 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整合课程的问卷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2010-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学生对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整合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结果显示超过85%的学生对整合课程的总体印象、课程目标、内容安排、大纲编制、案例分析和师资力量表示满意。但整合课程内部及与其他整合课程之间的无缝对接尚需加强。
- 顾鸣敏丁之德徐洪黄雷党素英陈燕王芳倪萦音
- 关键词:整合课程问卷调查
- 食管癌基因突变特征
- 2016年
- 食管癌是世界第八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早期症状不典型、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的特点。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一些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些改变与食管癌的易感性、治疗疗效和预后相关,有的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现分别从原癌基因、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三方面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的突变特征、临床意义以及可能的致病机制进行概述。
- 王欣晨叶清黄雷
- 关键词:食管癌原癌基因抑癌基因DNA修复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