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波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肾病
  • 2篇补体
  • 1篇虚证
  • 1篇血瘀
  • 1篇养阴
  • 1篇医药治疗
  • 1篇益肾
  • 1篇益肾胶囊
  • 1篇阴亏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膜性肾...
  • 1篇肾方
  • 1篇肾气
  • 1篇肾气虚
  • 1篇肾气虚证
  • 1篇生长因子Β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肾病

机构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4篇黄波
  • 2篇杜珍芳
  • 2篇黄敏
  • 2篇强胜
  • 1篇刘晖

传媒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二黄益肾胶囊治疗气阴亏虚型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二黄益肾胶囊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气阴亏虚型IV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招募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在张家港市中医医院肾病科接受治疗的60例气阴亏虚型DKD IV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黄益肾胶囊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并从疾病疗效、证候疗效、肾功能指标疗效3个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在改善实验室指标方面,试验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且疗效评价中,试验组的显效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及其联用二黄益肾胶囊,均可有效治疗气阴亏虚型DKD IV期,联合使用二黄益肾胶囊,能更显著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
黄波强胜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
补气养阴通络汤对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补体C3、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补气养阴通络汤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IgAN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气养阴通络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补体C3(C3)、免疫球蛋白A(Ig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肾功能Scr、24 h UPr、BUN指标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35/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C3、IgA、TGF-β1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C3、IgA、TGF-β1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cr、24 h UPr、BUN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Scr、24 h UPr、BUN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1.11%(5/4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8.89%(4/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养阴通络汤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IgAN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C3、TGF-β1、IgA水平,改善肾功能,且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陆娇杜珍芳黄敏秦益敏黄波
关键词:补体C3免疫球蛋白A转化生长因子Β1
黄煌经方医学思想整理研究暨2004-2007临证病案分析
1目的 对黄煌教授经方医学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阶段性总结。 2方法与结果 2.1黄煌教授经方医学学术思想概述 根据随师期间的学习与领悟,结合黄教授著作、演讲等内容,对黄煌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
黄波
关键词:黄煌经方方证相应病案
膜肾方辅助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脾肾气虚证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评价膜肾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IMN)脾肾气虚证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62例IMN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激素+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膜肾方。2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ELISA法检测BUN、SCr、胱抑素C(Cys-C)、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EC)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补体C1q;收集24 h尿液,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对照组为74.19%(23/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38)。治疗后,观察组下肢浮肿、乏力纳差、面色无华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07、10.80、4.34、4.57,P值均<0.001);血清Cys-C水平[(0.51±0.05)mg/L比(0.55±0.06)mg/L,t=2.85]、24 h尿蛋白定量[(0.95±0.19)g比(1.38±0.23)g,t=13.32]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PLA2R[(17.53±1.84)Ru/ml比(19.62±2.05)Ru/ml,t=4.22]、EC[(2.74±0.26)μg/L比(3.05±0.37)μg/L,t=3.82]及补体C1q[(152.34±15.62)mg/L比(169.33±16.77)mg/L,t=4.1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0%(4/31)、对照组为16.13%(5/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781)。结论膜肾方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有效减少IMN脾肾气虚证患者的蛋白尿,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尿蛋白及补体C1q、PLA2R、EC水平有关。
黄波黄敏刘晖强胜杜珍芳秦益敏
关键词:膜性补体C1QE-钙黏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