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芬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志物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包括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志物或其组合,同时本发明提供了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试剂盒、系统及其应用。优选地,所述标志物包括CACNA1E、PDCD1、USP14;所述中枢神经系统疾...
- 蔡学礼谢慧蓉舒小桓孙景萍黄慧芬李威兰卫明吴骏吴新校
- 文献传递
- 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1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3例和对照组8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口服加巴喷丁治疗,起始剂量100~200 mg· d-1,根据疗效逐渐调整。试验组患者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每周二、五各1次;对照组患者加服乙哌立松50 mg,每天3次。治疗前及每周五用视觉模糊评分评价疼痛强度,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的周五评价抑郁焦虑情况,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加巴喷丁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1)。治疗后,2组患者抑郁和焦虑均有明显减轻(P<0.01);治疗14 d,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试验组患者抑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而焦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慢性紧张性头痛患者疗效较好,患者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陈建军黄跃金邬至平黄慧芬
- 关键词:慢性紧张性头痛加巴喷丁星状神经节阻滞疼痛焦虑
- 患者陈XX,男,44岁,被人发现意识不清11小时,发热6小时
- 患者陈肖军,男,44岁,台州人,因"被人发现意识不清11小时,发热6小时"于2015-06-17 19:56收住我院急诊监护室。现病史:患者6小时前在家中被人发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有大便失禁,无抽搐,无呕吐,无口吐白...
- 黄慧芬
- 文献传递
- 吡贝地尔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观察吡贝地尔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8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单用多巴丝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贝地尔,连续治疗6个月后,采用帕金森病症状评分量表(UPDR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UPDRS运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P<0.05)。结论:吡贝地尔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较单用多巴丝肼疗效更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彭潇黄慧芬
- 关键词:帕金森病吡贝地尔多巴丝肼
- 多奈哌齐对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2017年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以轻度记忆或某项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但不足以诊断痴呆的一种认知损害状态。有研究表明[1],糖尿病患者中MCI发病率为17.1%,远高于正常人群。对糖尿病MCI患者早期干预,可延缓甚至终止痴呆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观察多奈哌齐对糖尿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 卢晔芬程伟进黄慧芬曾婷婷陈建军饶杰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多奈哌齐糖尿病MCI
-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Ⅱ型腔隙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Ⅱ型腔隙(LIⅡ)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7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LIⅡ的发生率25.84%。合并LIⅡ组年龄、男性比例、入院时舒张压水平、嗜刚果红物质血管病和陈旧性脑卒中史的患病率高于无LIⅡ组(均<0.05),两组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疏松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舒张压水平、陈旧性脑卒中史、嗜刚果红物质血管病、脑白质疏松程度和腔隙性脑梗死数量是LI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有较高的LIⅡ发生率,积极监控血压,行SWI序列检查提前发现LIⅡ的发生及发展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 黄慧芬邱伟文彭潇卢晔芬
- 关键词:独立危险因素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96例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初始剂量均为10 mg.d^(-1),两周后增加至20mg·d^(-1),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在治疗的第2、第4与第8周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各治疗阶段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4、第8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比较,治疗后第2周末,治疗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4、第8周末两组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较帕罗西汀疗效相当,但起效更早,更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黄慧芬
-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脑梗死后抑郁症
- 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对脑卒中后可枢性疼痛(CPSP)的疗效。方法:70例CPSP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卡马西平组各35例,分别给予普瑞巴林和卡马西平治疗,4周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普瑞巴林组与卡马西平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普瑞巴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普瑞巴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卡马西平组(P<0.05)。结论:普瑞巴林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卢晔芬邱伟文黄慧芬曾婷婷彭潇钟根龙
- 关键词:普瑞巴林中枢性疼痛脑卒中卡马西平
- 硫唑嘌呤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临床疗效对比及血清免疫学变化
- 目的比较硫唑嘌呤与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临床疗效及血清免疫学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住的46例服用硫唑嘌呤或吗替麦考酚酯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服药情况分为硫...
- 黄慧芬蔡学礼陈思莹吴慧华彭潇饶杰
- 偏头痛性眩晕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偏头痛就诊患者中偏头痛性眩晕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中心医院神经科头痛门诊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310例连续完整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偏头痛性眩晕的诊断标准:①至少中重度的发作性前庭...
- 陈建军黄慧芬邱伟文
- 关键词:偏头痛偏头痛性眩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