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骁骏 作品数:11 被引量:94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上海地区霾时气溶胶类型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17 2015年 采用上海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1月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Level 2反演资料,对清洁海洋型、沙尘型、大陆污染型、大陆清洁型、污染沙尘型和烟尘型等类型气溶胶垂直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霾发生时0~2km高度烟尘型气溶胶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非霾时,而在2~8km高度,沙尘型、污染沙尘型与大陆污染型明显高于非霾时.0~2km高度春季霾大陆污染型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季节;0~2km夏季污染沙尘型气溶胶与海洋型气溶胶出现频率均高于其他季节,特别是污染沙尘型;秋季霾期间,0~2km高度范围内烟尘型出现频率明显高于2~6km高度;冬季污染沙尘型、烟尘、大陆污染型气溶胶出现频率高于其他季节。 马骁骏 秦艳 陈勇航 张华 叶文 胡承婷 热依拉古丽.阿不都热合曼关键词:气溶胶 CALIPSO 基于地面微脉冲激光雷达的上海冬季霾强度及高度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利用2009—2013年冬季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筛选出非霾和不同强度霾的影响时次,采用能见度与消光系数的定量关系和冬季波长系数对微霾冲激光雷达反演修正得到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分析了上海地区气溶胶在垂直高度上的集中范围,当地面出现轻微霾、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时气溶胶分别主要集中于近地面0.81、0.49、0.41、0.40 km以下,非霾时气溶胶主要集中在近地面1.35 km以下;在此基础上,根据判别不同强度霾的能见度标准和能见度与消光系数的定量关系,将能见度换算为消光系数,再对微脉冲激光雷达反演消光系数进行修正,从而判断高空霾的强度及所处的高度;另外还探讨了云对产生重度霾的影响、降水与中度霾和重度霾的关系以及颗粒物质量浓度与不同强度霾的关系,发现48.53%的重度霾是受云影响而产生的,37.11%中度霾发生前后伴有降水现象,51.14%的重度霾发生前后伴有降水现象,非霾、轻微霾,轻度霾、中度霾、重度霾期间的颗粒物浓度和细颗粒物占的比例依次增大. 庄雯雯 贺千山 王军 陈勇航 冯帆 王秀珍 张华 马骁骏 王苑关键词:激光雷达 气溶胶 消光系数 颗粒物 降水 上海地区不同类和不同强度灰霾季节分布特征 主要采用美国宇航局(NASA)2007年1月-2010年11月CALIPSO卫星搭载的正交极化云-气溶胶激光雷达(CALIOP)L1产品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得到上海地区干霾和湿霾、不同强度灰霾天气的季节分布特征,并重... 马骁骏 耿福海 陈勇航 张华 徐婷婷 孙旭峰 光莹关键词:灰霾天气 污染防治 文献传递 一种标准化数字编号垃圾分类收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准化数字编号垃圾分类收集方法,在垃圾收集器上根据不同的生活垃圾类型进行数字编号,使不同垃圾类型与数字一一对应并标注于收集器上,帮助人们实现生活垃圾的准确分类与收集,所述的分类收集器的标注为:1纸类、2塑料... 谢学辉 朱文祥 陈小光 马骁骏 刘娜 平婧 周倩 柳建设 郭耀广 娄晓祎文献传递 上海一次典型雾霾过程中不同天气现象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及转化机制 被引量:13 2017年 以上海市2013年冬季一次持续雾霾过程为例,根据能见度和相对湿度的地面观测资料将雾霾过程划分为干霾、湿霾、雾3种不同天气现象,对不同天气现象的气溶胶光学特性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不同天气现象的转化机制.结果表明,3种不同天气现象的发生顺序为湿霾→干霾→湿霾及湿霾→雾→干霾→湿霾,相对湿度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再次是风速,而PM_(2.5)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小.CALIPSO(Cloud Aerosol Li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探测期间,存在2~3 km明显气溶胶层,且不同天气现象的气溶胶层厚度不同(雾>湿霾>干霾);雾霾发生期间,1.0 km以下高度气溶胶消光能力最大;在干霾、湿霾到雾的转化过程中,球形、大粒径气溶胶增多,非球形、小粒径气溶胶减少. 孙冉 王鸿宇 马骁骏 陈勇航 赵兵科 秦艳 张华 叶文关键词:气溶胶 雾霾 光学特性 基于CloudSat和Aqua卫星资料的北疆一次暴雪过程中云的宏微观物理属性 被引量:8 2015年 采用CloudSat卫星资料2B-CLDCLASS及2B-CWC-RVOD数据集和Aqua卫星资料的CERES Aqua MODIS Edition 3A数据集,针对2010年12月2—4日北疆地区一次暴雪过程分析了云的类型分布、冰粒子等效半径、低层云等效高度等宏微观物理属性的垂直分布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此次暴雪过程中,云层分布在12 km以下,云中冰粒子等效半径和冰水含量均随云层高度增加而减少,冰粒子数浓度在垂直高度上呈单峰分布,高值分布在云层中部5.5 km处。北疆地区暴雪前和暴雪后基本为低层云云量小于40%的低值区,暴雪时则为大于60%的高值区,云等效高度暴雪前和暴雪后大多为小于6 km值域区,暴雪时为大于6 km的高值区。 刘岩 马骁骏 李浩 黄观 杨再福 陈勇航 崔彩霞 邓军英 凌燕关键词:CLOUDSAT AQUA 环上海地区干霾气溶胶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33 2012年 采用2007年1月~2010年11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L1产品,通过532 nm总后向散射系数、体积退偏比和色比,分析了环上海地区干霾期间气溶胶光学和微物理属性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干霾时各高度层中,0~2.0 km高度层的大气散射能力最强,且主要是规则气溶胶;2.0~8.0 km范围内各高度层大气散射强度、气溶胶规则性较接近;8.0~10.0 km高度层的大气散射能力最弱,且不规则气溶胶所占比例在各高度层中最大;细粒子气溶胶在各高度层均占主导地位,其中2.0~8.0 km范围内各高度层的细粒子气溶胶所占比例较大.春季大颗粒、不规则气溶胶所占比例大;夏季细粒子、规则气溶胶所占比例大.分析2007年5月7日个例发现,气溶胶粒子主要聚集在0~1.5 km范围内,在4.0~5.5 km范围内局部聚集;通过HYSPLIT轨迹模式分析表明,除本地排放的气溶胶粒子外,源于蒙古、中国西北和北部远程输送的沙尘也对霾产生了影响. 徐婷婷 秦艳 耿福海 陈勇航 张华 刘琼 马骁骏关键词:干霾 气溶胶 微物理 上海地区不同类型气溶胶辐射效应研究 霾发生时大气中含有多种气溶胶,且随着时间和地域的改变而有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导致其对区域辐射平衡和气候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因而值得作深入探讨。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先进的CALIPSO卫星反演资料,发挥了其能够提供稳定的气... 马骁骏关键词:气溶胶 文献传递 上海地区不同类和不同强度灰霾季节分布特征 被引量:12 2013年 主要采用美国宇航局(NASA)2007年1月-2010年11月CALIPSO卫星搭载的正交极化云-气溶胶激光雷达(CALIOP)L1产品及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得到上海地区干霾和湿霾、不同强度灰霾天气的季节分布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发生干霾时气溶胶散射强度、粒子规则性和尺度大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灰霾的发生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春季为干霾高发期,其次是夏冬季;夏冬两季轻度以上干霾发生比例均大于春季与秋季;大气中主要以小尺度、较规则的气溶胶粒子为主;干霾时,气溶胶粒子和不同量级色比值所占比例季节变化不大;夏季发生干霾时小尺度粒子所占比例最大。 马骁骏 耿福海 陈勇航 张华 徐婷婷 孙旭峰 光莹关键词:干霾 气溶胶 微物理特征 基于GEWEX-SRB资料的新疆地区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2017年 利用GEWEX-SRB数据对新疆地区1984~2007年的辐照度进行分析,得到新疆地区近24 a的太阳辐射时空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该地区辐照度在空间上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小,从春季到冬季,辐照度逐步由经向分布向纬向分布转变。季节平均值夏季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年变化呈单峰趋势,接近正态分布,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日变化表现为14时最大,17时、11时、20时、8时依次减小。24 a整体呈现增大趋势,但增大缓慢,夏季变化呈减小趋势,其余各季节均呈增大趋势。 黄家敏 杨洪海 陈勇航 光莹 辛渝 马骁骏关键词:辐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