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红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刑事
  • 2篇刑事诉讼
  • 2篇人权
  • 2篇人权保障
  • 2篇死刑
  • 2篇诉讼
  • 2篇主义
  • 1篇刑事诉讼法
  • 1篇刑事政策
  • 1篇刑讯
  • 1篇刑讯逼供
  • 1篇侦查
  • 1篇侦查阶段
  • 1篇侦查权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理论
  • 1篇政治理论课
  • 1篇政治理论课教...
  • 1篇职业教育
  • 1篇中国死刑

机构

  • 8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8篇马红
  • 3篇丁馗
  • 1篇张梦舟
  • 1篇王福和

传媒

  • 5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辽宁工学院学...
  • 1篇辽宁经济职业...
  • 1篇职业技术教育...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和谐社会视觉下的弱势群体
2007年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而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保护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弱势群体是社会底层的基本构成,在现阶段,中国弱势群体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环境,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从而实现社会的公正和法律的实质正义,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丁馗马红陈庆宏
关键词: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侦查阶段律师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3年
我国刑事诉讼法已明确地把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但介入的现状和作用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从分析律师在侦查阶段究竞处于何种地位入手,着重对在侦查阶段应赋予律师哪些权利,才能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合法权益进行研究。
马红
关键词:侦查权刑事诉讼诉讼主体控辩平衡
对恐怖主义问题的几点思考被引量:2
2004年
9.11事件对国际社会造成的冲击尚未结束 ,新一轮恐怖浪潮又席卷全球。面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受到严重挑战的今天 ,恐怖主义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思考。本文通过对恐怖主义的涵义、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当代恐怖主义的特点进行分析 ,提出 :只有在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反恐合作才是真正铲除恐怖主义的最终方向。
马红
关键词: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强权政治
辽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及对策
2007年
辽宁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城镇与农村的人口比为56:44,是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但农村经济严重滞后且发展不均,为促进辽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认为存在覆盖率低、形式单一、机构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加大扶持、有针对性地培育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张梦舟王福和马红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
从死刑执行方式的改革中看中国人权保障的进步被引量:4
2006年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在推进法制建设的道路上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如何对待公民的权利。从斩首到枪决,从枪决到注射,死刑的执行方式的变迁,不仅有利于死刑犯在更少痛苦,更能体会到人格尊严的气氛中死去,更有利于死刑犯人权的保障。改革死刑的执行方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
马红丁馗
关键词:枪决注射死刑死刑犯人权保障
论中国死刑制度发展的合理方向
2008年
通过对中国死刑现状的深层次思考,分析了中国死刑制度中存在死刑罪名辐射面过广,死刑执行方式有待进一步文明化的现状。同时从国际形象是国际交往中重要的因素这一理论入手,阐述了中国死刑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大幅度地减少挂死刑的罪名、积极适用死缓制度等改革中国死刑制度的相应举措,指明了中国死刑制度的改革方向,以期在倡导人道、人性化的当代社会中,真正实现和落实中国死刑制度的慎重与公正。
丁馗马红
关键词:刑事政策人权保障
高等职业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对策被引量:3
2005年
高等职业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它培养的高级职业技术人员将成为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骨干力量,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深远的影响,因此只有发挥好高职思想教育主要阵地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作用,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马红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谈沉默权制度
2003年
中国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对加强被告人权利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的非正常现象仍然普遍存在。通过深入论述沉默权的涵义、沉默权存在的价值,沉默权在中国的法律依据三个方面,提出只有在刑事诉讼中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才是杜绝刑讯逼供的根本保证;只有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沉默权,才是当代司法文明和法制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
马红
关键词:被告人刑事诉讼法沉默权制度刑讯逼供无罪推定原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