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晗 作品数:9 被引量:73 H指数:5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苏北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猪发酵床垫料有机质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发酵床垫料的选择是发酵床养殖推广的重要环节,垫料原料的选择、管理等直接关系到垫料的有效利用,为此连续采集南京六合发酵床养殖基地4个月的垫料样品,对其中有机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C/N等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C/N受垫料组成成分的影响,以稻壳和木屑为原料的垫料中分别添加酒糟(垫料Ⅱ)、菌糠(垫料Ⅲ),其C/N下降要快于以稻壳和木屑为原料的垫料(垫料Ⅰ)。经117 d的使用,垫料Ⅰ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幅分别为36.12%、25.12%、18.35%,均小于垫料Ⅱ的48.37%、48.16%、31.66%和垫料Ⅲ的49.42%、56.6%、32.69%;垫料Ⅰ、垫料Ⅱ、垫料Ⅲ的纤维素占对应有机质的百分比分别下降1.77%、3.11%、2.19%;垫料Ⅰ的半纤维素占有机质的百分比上升0.66%,而垫料Ⅱ和垫料Ⅲ的半纤维素分别下降2.57%和3.38%;木质素占有机质的百分比分别上升5.36%、5.26%和3.88%。 尹微琴 李建辉 马晗 郭海宁 李买军 王小治 封克 顾洪如关键词:垫料 有机质 降解 发酵床养猪过程中甲烷的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发酵床养猪甲烷排放情况,对南京六合猪场发酵床猪舍内CO2和CH4浓度进行测定,通过二氧化碳平衡法,估算了猪场甲烷排放通量,并分析垫料含水率、p H、温度和有机质的变化,探讨其对CH4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舍内CH4和CO2浓度总体上呈升高趋势,CO2平均浓度为894.81 mg/m3,明显低于猪舍环境质量标准推荐的CO2浓度标准(1 500 mg/m3);CH4平均浓度为1.59mg/m3,单只育肥猪平均CH4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122.48-162.09 mg/(h·头)或每标准动物单位排放量711.27~1 199.75 mg/(h·AU)。在不同影响因素中,垫料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舍内甲烷排放量变化的最重要因素(r=0.949,P〈0.05),有机质含量越高,其甲烷排放潜力越大。 李建辉 郭海宁 魏思雨 马晗 尹微琴 王小治 封克 顾洪如关键词:甲烷 温室气体 影响因素 不同养猪模式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被引量:15 2014年 为评价不同养猪模式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对南京六合发酵床和传统水泥地面猪舍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试验测定。通过测定猪舍内空气中CH4、CO2、N2O浓度,根据二氧化碳平衡法原理,计算不同猪舍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结果表明:发酵床舍内CH4、CO2、N2O的平均含量分别是传统猪舍的61.2%、78.6%、125.0%;其舍内CH4平均排放通量要低于传统猪舍,是其63.6%,而N2O和CO2平均排放通量分别是传统猪舍的10倍和1.4倍;考虑到传统猪场猪粪堆肥和化粪池后续管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试验期间发酵床养猪模式每天每头猪排放的CO2当量的温室气体总量较传统养猪模式多26.3%,CO2是发酵床养猪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次是N2O。 郭海宁 李建辉 马晗 薛红波 尹微琴 王小治 封克 顾洪如关键词:发酵床养猪 温室气体 发酵床垫料中有机质及氮素形态变化 被引量:19 2014年 通过测定发酵床养猪栏内0 - 20、〉20 - 40 cm垫料层和〉40 - 60、60 - 80 cm土层样品的含水率、pH值、不同形态氮素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研究垫料中氮素形态的转变及其对下层土壤一些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垫料使用时间的延长,垫料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均呈现持续降低趋势;由于猪粪尿的不断排放,垫料中全氮、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而铵态氮含量和pH值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在发酵床垫料的下层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呈升高趋势,因此在发酵床养殖方式下应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以保护深层地下水土。 马晗 郭海宁 李建辉 李买军 尹微琴 王小治 封克 顾洪如关键词:发酵床养猪 垫料 氮素 有机质 江苏省夏季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 被引量:18 2012年 对江苏省多个县(市)分布有浮萍的工业区、生活区、农田水体进行调查与采样,观测各地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探讨水体pH值,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与浮萍分布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浮萍适宜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流动的河流中较为少见;此外,浮萍适宜生长在农田和生活区水体中,工业区附近样本数较少。江苏省夏季浮萍的主要品种为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青萍(Lemma minor)、芜萍(Wolffia arrhiza)和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调查期间未发现稀脉浮萍(Lemma perpusilla)与品藻(Lemma trisulca)。紫萍和青萍在所调查的每个采样点均有分布,其生长水体的pH值变化范围(4.5~7.5)较大。浮萍生长水环境的氮、磷养分浓度范围很广,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42、0.2~2.0、0.2~45和0.02~13 mg·L-1,尚未发现浮萍分布与水体氮、磷含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工业区附近水体中常见紫萍与青萍以共生形式存在,偶尔还伴有芜萍。在利用浮萍去除水中氮、磷营养物质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各地当季优势浮萍品种及不同品种浮萍的共生复合系统,保障浮萍的最大生长量以及对水体氮、磷的最大去除率。 吴雪飞 刘璐嘉 马晗 刘杨 周明耀 钱晓晴关键词:浮萍 水环境 富营养化 磷 养猪场发酵床垫料及下层土壤中酶活性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发酵床养猪作为近年我国引进的一种新兴养殖模式,实现了养猪零排放,缓解了规模养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从2012年11月17日到2013年5月24日,在江苏省泗阳县天蓬猪场的发酵床养猪栏内连续采集0~20 cm、20~40 cm垫料层及40~60 cm、60~80 cm的土壤层样品,测定其过氧化氢酶活性、纤维素酶活性及蛋白酶活性,研究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对深层水土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40 cm垫料的垂直深度,随着深度的加大,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随着垫料使用时间的延长,垫料中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有增大的趋势,而蛋白酶活性有降低的趋势,垫料下层土壤中酶活性变化不显著。 李买军 马晗 郭海宁 尹微琴 王小治 封克 顾洪如关键词:发酵床养猪 垫料 过氧化氢酶活性 纤维素酶活性 发酵床养猪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4年 重金属已成为影响土壤健康的限制因素,通过对发酵床垫料、垫料下土壤、发酵床外土壤和传统猪场的土壤样品进行连续定点测定,评价发酵床养殖方式对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月的发酵床养殖,Cu、Zn、Cr、Pb在垫料层0~40 cm累积明显,分别增加了41.23、51.73、13.52 mg·kg-1和5.23 mg·kg-1,垫料下方土壤Cr增加14.30 mg·kg-1,累积量较Cu、Zn、Pb显著升高;传统猪场土壤中的Cu、Zn、Cr较发酵床养殖方式累积更明显,主要集中在20 cm以下的土壤中,分别达22.77、41.83、5.50 mg·kg-1;与传统养殖方式相比,发酵床养殖对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小。 李买军 马晗 郭海宁 王小治 封克 顾洪如关键词:垫料 传统养殖 重金属 不同养猪模式对土壤As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对不同深度层次的发酵床垫料、垫料下土壤、发酵床外土壤和传统猪场外的土壤样品进行连续分析测定,比较了不同养殖模式下 As 的累积状况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发酵床垫料使用近1年后,As 在0~20、20~40 cm 垫料层中存在明显的累积,累积量分别达7.5、6.7 mg·kg-1,存在向垫料下层土壤迁移的风险,且 As 在垫料下土壤中浓度的增加量高于发酵床外同深度的土壤(P〈0.05);废弃垫料中 As 的浓度在11.5~12.0 mg·kg-1之间,符合我国有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可以适当处理后进行农用;发酵床养殖模式对周边土壤中 As 累积的影响低于传统养猪模式。 马晗 郭海宁 郑凯琪 李买军 尹微琴 王小治 封克 顾洪如关键词:发酵床养猪 垫料 土壤 砷 猪舍不同发酵床垫料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为评价生态养猪过程中不同发酵床垫料组成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在南京六合发酵床养殖基地,设置3种不同垫料的发酵床处理,其垫料组成分别为木屑(S)、木屑+稻壳(SR)、木屑+稻壳+秸秆段(SRS)。在一个试验周期内,连续测定垫料中CO2、CH4及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及pH、含水率、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动态变化,同时分析了三种垫料温室气体排放差异的机理。结果表明,垫料排放的温室气体以CO2和N2O为主,二者在三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中的占比高达99.3%~99.6%;三种垫料N2O的排放主要集中在猪出栏前一个月,占整个试验期间排放总量的61%~68%;在垫料中添加秸秆段(SRS)对CO2和N2O排放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增加CH4的排放,其CH4排放总量分别是S和SR的2.30倍和2.46倍;SRS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亦高于S和SR,而S和SR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相差不大,三种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魏思雨 李建辉 刘姝彤 郭海宁 马晗 尹微琴 王小治 封克关键词:温室气体 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