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学芹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GRAVES...
  • 6篇初发
  • 4篇IL-23
  • 4篇TH17
  • 3篇甲亢
  • 3篇甲亢性
  • 3篇甲亢性肝损害
  • 3篇肝损害
  • 3篇变化及意义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特点及治...
  • 2篇甲状腺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I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机构

  • 9篇山东大学
  • 4篇济宁医学院
  • 2篇临朐县人民医...

作者

  • 9篇马学芹
  • 4篇于世鹏
  • 2篇孙琳
  • 2篇于海宁
  • 2篇张敏
  • 1篇张敏
  • 1篇张正军
  • 1篇耿厚法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第十四次全国...

年份

  • 1篇2015
  • 5篇2013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将就诊的66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并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阿魏酸钠.两组治疗7d 后比较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
于海宁马学芹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魏酸钠低分子肝素钙
Graves病发病机制中T淋巴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Graves病(GD)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类型,占85%~90%,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作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T淋巴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Th1、Th2、Treg及Th1/Th2细胞因子失衡与其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发现Th17及其相关因子可能在G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该文就Th1、Th2、Th17及Treg与G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马学芹于世鹏
关键词:GRAVES病发病机制T淋巴细胞
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评估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n=60):对照组(奥扎格雷钠80mg静滴,每日2次)、实验组(奥扎格雷钠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纤溶酶200U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14天,其他常规治疗方法一致。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出血倾向。结论:纤溶酶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且安全有效。
于海宁马学芹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奥扎格雷钠纤溶酶
初发Graves病患者<sup>131</sup>I治疗前后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研究背景和目的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约为1.2%,并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学者提出免疫因素为发病的最核心问题,普遍认同的观点GD...
马学芹
关键词:GRAVES病
初发GRAVES病患者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初发GRAVES病(GD)患者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 收集126例初发GD患者,分为肝损害组及肝功能正常组,从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肝功能指标、治疗方案及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马学芹张敏孙琳于世鹏
关键词:肝功能损害甲状腺自身抗体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初发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初发Graves病(GD)患者131I治疗前后不同阶段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探讨IL-23/Th17轴在G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发GD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0例。初发GD组分治疗前(T0)及131I治疗后1个月(T1)、3个月(T3)三组。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A、IL-17F、IL-22、IL-2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结果:T0组血清IL-17A、IL-17F、IL-2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7A、IL-17F、IL-23水平在T0、T1、T3组逐渐下降,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2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得出IL-17A、IL-17F、IL-23与FT3、FT4呈正相关(rs>0.626,P=0.000),与TSH呈负相关(rs<-0.600,P=0.000)。结论:IL-23/Th17轴相关因子在初发GD中高表达,IL-23/Th17轴可能在GD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放射性131I可能通过影响IL-23/Th17轴起到治疗GD的作用。
马学芹于世鹏
关键词:GRAVES病
初发Graves病患者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初发Graves病(GD)患者甲亢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126例初发GD患者,分为肝损害组及肝功能正常组,从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肝功能指标、治疗方案及随访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MA Xue-qin马学芹Zhang-Min张敏Sun-Lin孙琳YU Shi-peng于世鹏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甲亢性肝损害发病机制
甲亢性肝损害与IL-23/Th17轴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初发Graves病甲亢性肝损害患者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探讨甲亢性肝损害与IL-23/Th17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均为未接受抗甲状腺治疗的初发Graves病患者,分为甲亢性肝损害组与肝功能正常组,各40例。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IL-17A、IL-17F、IL-22、IL-2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FT3、FT4、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TSH受体抗体(TRAb)水平,酶法检测肝功能。结果 IL-17A、IL-17F、IL-23在甲亢性肝损害组[分别为(138.04±32.66)、(117.32±31.34)、(54.92±9.59)pg/ml]与肝功能正常组[分别为(123.29±17.89)、(98.26±19.51)、(10.30±6.19)pg/ml]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Pearson分析得出IL-17A、IL-17F、IL-23与ALT、AST呈正相关(P<0.05);IL-22与ALT、AST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23/Th17轴与血清ALT、AST具有相关性,此轴可能参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
马学芹于世鹏张敏孙琳耿厚法张正军
关键词:甲亢性肝损害细胞因子
初发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IL-23//Th17轴相关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研究背景和目的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约为1.2/%,并呈上升趋势,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有学者提出免疫因素为发病的最核心问题,普遍认同的观...
马学芹
关键词:GRAVES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