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会兰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汉刘劭著《人物志》政治哲学释义——重点研究“主道”与“臣道”思想被引量:1
- 2012年
- 《人物志》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刘劭提出人物"含元一以为质,禀阴阳以立性,体五行而著形",认为人因禀受"元一"之气的结构和质量不同,因而德、才不同。根据德、才比重的不同,可将人才做不同的分类,这是刘劭君臣关系的哲学基础。刘劭认为,"圣人"与"人君"是重合的,同时具备"中和之质"和"聪明"之才。为臣之道当遵循"以一味协五味"的原则。刘劭的"主道"与"臣道"思想具有注重"主德"之"平淡"和君臣关系"自然性"倾向的特色,援道入儒,为君臣理论加入了新的内容。
- 马会兰
- 关键词:《人物志》政治哲学
- 嵇康的“自然”思想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自然"是中国道家哲学的重要范畴。《老子》有"道法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庄子》云:"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在老庄看来,“自然”是一种天然的、自然而然的、非人为的本然状态,是人之真性。嵇康继承了老庄的这种观点,主张顺应万物的本然状态,保持人的天性自然,同时又结合自己的时代背景,为“自然”注入了新的含义,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思想。
- 马会兰
- 关键词:道家哲学道法自然《老子》《庄子》
- 浅谈嵇康的独立人格追求被引量:3
- 2006年
- 魏晋时代,儒家正统思想失去了约束力,魏晋名士开始思考生命个体的意义。嵇康意识到个人主体的价值,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对礼教加以否定。与此同时,嵇康构想出一种于名教中得逍遥的理想人格,即“至人”,并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尽管他的理想人格在失道的魏晋时代难以实现,但他对独立人格和个性自由的追求依然对后代封建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现代人以启示。
- 王彩蓉马会兰
- 关键词:生命个体越名教而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