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丙强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气管插管
  • 2篇气管插管术
  • 2篇麻醉
  • 2篇可视喉镜
  • 2篇喉镜
  • 2篇非麻醉
  • 2篇插管
  • 2篇插管术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肺叶切...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应激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镇痛
  • 1篇镇痛效果
  • 1篇置入
  • 1篇置入喉罩

机构

  • 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6篇马丙强
  • 4篇鲍红光
  • 3篇屈美敏
  • 3篇程浩
  • 1篇王聿加
  • 1篇陆学芬
  • 1篇张帆
  • 1篇杭黎华
  • 1篇李莎
  • 1篇韩流
  • 1篇林欣
  • 1篇张丽
  • 1篇谢如峰

传媒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0
  • 3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预泵注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拟行腹腔镜胆总管结石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啶组,每组40例。右美托咪啶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啶1μg·kg-1,10 min泵完,再以0.5μg·kg^(-1)·h^(-1)维持至术毕前10 min;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前泵注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术前(t0)、术毕即刻(t1)、术后1 d(t2)、术后3 d(t3)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两组肝酶(ALT、AST)和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t_1、t_2时ALT、AST、IL-6、MDA水平较t0升高(P<0.05),t3恢复到术前水平;右美托咪啶组的ALT、AST、IL-6、MDA升高程度在t_1、t_2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的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林欣陆学芬马丙强张丽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腹腔镜氧化应激肝功能
喉上神经阻滞下置入喉罩对血流动力学及儿茶酚胺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喉上神经阻滞下置人喉罩对心血管系统的反应和血中儿茶酚胺的变化。方法选择无心血管疾病,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上下肢骨折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喉上神经阻滞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分别于下列时间点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前(Tn),泵注普鲁泊福5min(T1),置入喉罩过程中(T2),置入喉罩后1min(B),置入喉罩后3min(T4),置人喉罩后5min(T5)。同时分别在T0、T5从动脉通路中抽取血液5ml。血标本用ELISA法测定儿茶酚胺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均下降(P〈0.05);喉罩置入过程中,c组的MAP和心率明显升高,分别升高(22.00±8.50)mmHg(1mmHg=0.133kPa)和(19.75±2.22)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虽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入喉罩前后C组血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上神经阻滞后,通过阻断局部的感觉传导,可减少置人喉罩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
程浩屈美敏马丙强鲍红光
关键词:喉面罩应激儿茶酚胺类
可视喉镜(Glidescope)用于非麻醉专业人员气管插管术培训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Glidescope)气管插管培训过程中,从事麻醉工作人员(Anesthesiologists,A组)和非麻醉工作人员(Medicalstaff,M组),在学习应用可视喉镜(Glidescope)处理正...
程浩屈美敏马丙强鲍红光
关键词: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
文献传递
超声引导下深层与浅层前锯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深层与浅层前锯肌平面阻滞(Serratus plane block,SPB)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收治的60例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深层SPB组(DS组)和前锯肌浅层平面阻滞组(SS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SPB,两组患者均使用0.3%罗哌卡因30~40 mL (罗哌卡因总剂量2 mg/kg),阻滞完成后30 min使用针刺法测定并记录感觉阻滞平面;记录两组患者SPB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记录术后2 h、4 h、6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咳嗽NRS疼痛评分;记录第一次按压镇痛泵的时间、术后48 h有效按压镇痛泵次数、舒芬太尼用量、曲马多补救性镇痛例数,记录阻滞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SS组比较,DS组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阻滞持续时间明显延长;DS组术后12 h静息时和咳嗽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DS组术后24 h静息时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DS组术后镇痛(PCIA)第一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两组PCIA 48 h内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以及气胸、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深层与浅层SPB均能为胸腔镜手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但深层SPB较浅层平面阻滞操作时间更短、作用更持久。
马丙强杭黎华王聿加张帆
关键词: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术后镇痛
可视喉镜用于非麻醉专业人员气管插管术培训被引量:16
2009年
程浩屈美敏马丙强鲍红光
关键词:喉镜术麻醉气管插管
术前强化吸气肌训练降低稳定期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估术前强化吸气肌训练能否降低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方法72例行上腹部手术的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术前吸气肌训练或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与测量指标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吸气肌训练组有6例患者出现肺不张,对照组有13例(17.1%比36.1%,P=0.07);吸气肌训练组有2例患者出现肺炎,对照组则有8例(5.6%比22.2%,P=0.04)。结论术前强化吸气肌训练能够降低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尤其是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马丙强韩流李莎谢如峰鲍红光
关键词:术后肺部并发症上腹部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