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龙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接收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早期大骨窗开颅手术,观察组行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可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江荣雷马世龙阿吉木·库尔班秦维
- 关键词:小骨窗开颅手术高血压脑出血血流动力学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0例手术体会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最佳的手术时间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2013-01在我院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立即采取积极的手术抢救及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急救程序及手术精细度、护理细致度较对照组有所改善。结果观察组急救时间(11.3±4.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1.7±3.6)min,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95.0%明显优于对照组8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确及时、争分夺秒地抢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手术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正确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
- 刘正清马世龙陈勇孔令柱
-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外科手术治疗
- 经侧裂岛叶入路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优势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 2023年
- 目的观察经侧裂岛叶入路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优势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优势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采用经颞叶切开显微镜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内镜辅助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ADL)、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评分(BDAE)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GO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BDAE各维度(流畅、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5.00%)(P<0.05)。结论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内镜辅助手术治疗优势侧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良好,可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语言功能损伤,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江荣雷秦维马世龙
- 关键词:内镜高血压脑出血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因素分析,为其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外一科及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并符合条件的3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符合条件的300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患者34例,发生率为11.33%,凝血功能异常等因素是发生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 马世龙秦维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再出血
-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及炎症-氧化应激状态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96例拟行小骨窗微创手术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A组,n=48)和经颞叶皮质入路组(B组,n=48)。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6个月临床转归。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3、7 d测定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肿清除率≥90%占87.50%,显著高于B组的70.83%(P<0.05);术后1、3、7 d,A组血清IL-6、TNF-α、CRP、HMGB-1、MDA显著低于B组,SOD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6个月,A组预后良好率55.56%,显著高于B组的32.56%(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微创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炎症-氧化应激影响小等优点,且近期预后良好。
- 马世龙熊明
-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显微手术氧化应激
- 腰大池持续引流210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的临床适应症、术后注意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收治的并行腰大池持续引流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0例患者好转,好转率90.4%;腰穿置管本身引起感染12例,感染率5.7%;引流不通畅或无引流液6例,提前拔管,穿刺引流失败率2.8%。36例鞘内注药,发生鞘内注药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率11.1%。死亡2例,因原发病重,幕上脑压高,放液速度快或短时间引流量过多所致脑疝,呼吸停止死亡,死亡率0.95%。结论腰大池持续脑脊液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可用于治疗颅内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交通性脑积水等疾病。
- 江荣雷米吉提·沙克米热阿迪力·司马衣沙力江·艾尔肯马世龙秦维
- 关键词: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