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丽萍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子宫切除术后留置尿管24小时必要性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妇科手术术后留置尿管24小时很常见。本研究评估术后立即拔出导尿管是否会影响再插管、发热、症状性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及主观疼痛。方法:对250名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患者均不需要膀胱修补。尿管在离开手术室时拔除或术后24小时拔除。结果: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除疼痛感其余结果没有显著差异。临床观察项目包括发热(≥38.5℃),留置尿管组6例,早期拔出尿管组5例(P=0.01);尿路感染症状两组均有3例(P=0.99),再插管留置导管组3例,早期拔出尿管组5例(P=0.17);主观疼痛早期拔出尿管组患者痛苦少于留置尿管组(P<0.001)。结论:术后早期拔出尿管的不会增加发热、尿路感染及再插管率,主观疼痛评估明显低于留置组,早期拔出尿管不伴有不良反应。
- 秦立波顾丽萍张智虹
- 关键词:留置尿管子宫切除术
- 液基薄层(膜式)细胞学检验的临床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膜式)细胞学检查(HQ 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敏感性和优越性。方法:2007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就诊的600例体检者行宫颈液基超薄细胞技术检查和传统巴氏染色涂片检查诊断,并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证实,比较TCT与传统巴氏染色涂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HQ TCT在LSIL、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癌(Ca)的检出率比传统的巴氏涂片分别提高70%、150%、200%。结论:HQ TCT敏感性高,并大大提高宫颈细胞学筛查的阳性检出率,是筛查和诊断子宫颈癌前期病变的可行手段。
- 顾丽萍
- 关键词:宫颈涂片液基超薄细胞技术宫颈活检
- 43例产道血肿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产道血肿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的产道血肿的经阴道分娩产妇43例,并对其从发病因素、发现时间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除自身单纯凝血功能障碍外,产道血肿发生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会阴炎症水肿、合并产道裂伤、孕周〈37周者、低体重婴儿、臀牵引助产、妊娠合并胆汁瘀积综合征(ICP)。P值均〈0.01。血肿易发生于产后2h内;发生在左侧阴道壁者最多。结论:产前应重视妊娠合并症的防治,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以防止血肿发生。
- 顾丽萍
- 关键词:产道血肿
-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以及宫骶韧带切断治疗子宫腺肌病35例临床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以及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以及宫骶韧带切断术治疗。结果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均明显降低(P<0.05),痛经、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子宫体积缩小情况均得以改善;而手术前后月经周期及经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病灶切除术以及宫骶韧带切断术是一种易被患者接受的、有效、安全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
- 张静朱志洁徐荣春陈丽春顾丽萍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病灶切除术宫骶韧带切断术子宫腺肌病
- 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及雌三醇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 2022年
- 探析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及雌三醇的作用以及两者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作用。 方法:将 58 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组,随机抽签法为分组方式。 应用甲硝唑进行治疗的 29 例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纳入时间为 2021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并记录症状积分与恢复情况,观察组 29 例,药物为甲硝唑+乳酸杆菌+雌三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 93.10% ,两组治疗后对比,对照组仅为 68.97%(P<0.05),两组临床症状(局部烧灼、阴道瘙痒、阴道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且外阴瘙痒消失时间、白带恢复正常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P<0.05)。 结论:应用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与雌三醇为老年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理想,而且有助于促进局部烧灼、阴道瘙痒等临床症状的改善。
- 顿斯迪顾丽萍李娜邵楠
- 关键词:甲硝唑乳酸杆菌雌三醇老年性阴道炎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08年3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52例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组)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加淋巴结清扫术(ARH+APL组)的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和术后体温恢复正常平均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治疗宫颈恶性肿瘤手术安全、有效,同时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为微创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 顾丽萍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广泛子宫切除子宫恶性肿瘤
- 对比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方法影响术后患者妊娠的具体情况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分析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型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术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于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效果。方法观察组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是97.62%,而对照组是100.00%(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妊娠率和正常分娩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而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妊娠率较对照组略低(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治疗中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肌瘤消融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均具有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然而高强度聚焦超声之宫肌瘤消融术对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较小,其应用价值更高。
- 耿迎春顾丽萍
-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高强度聚焦超声妊娠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徐志文王秘林顾丽萍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开腹手术
- 卵巢癌与宫颈癌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 2021年
- 目的对卵巢癌与宫颈癌患者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情况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对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卵巢癌与宫颈癌的住院患者各抽取100名,分为卵巢癌组与宫颈癌组。对比两组患者患有合并血栓栓塞疾病的发生率及临床征状的特异性,对比两组患者在化疗与围手术期间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卵巢癌组合并血栓栓塞疾病的发生率为15%,初步诊断时疾病的发生率为9%;在围手术期间疾病的发生率为3%;在化疗期间疾病的发生率为3%。宫颈癌组合并血栓栓塞疾病的发生率为10%,初步诊断时疾病的发生率为2%;在围手术期间疾病的发生率为6%;在化疗期间疾病的发生率为2%。卵巢癌组的合并血栓栓塞疾病多发于绝经后,宫颈癌多发于围手术期,两者的栓塞发生的部位大部分在下肢,只有1例发生在肺部,血栓在化疗期间发生的概率小。结论卵巢癌与宫颈癌的患者在发生合并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身体情况、发病的时间与发病的状态都存在差异性。
- 顿斯迪李娜邵楠顾丽萍
- 关键词:卵巢癌宫颈癌血栓栓塞
- 糖尿病Ⅰ型孕妇餐前及餐后血糖监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 2010年
- 目的比较糖尿病Ⅰ型孕妇餐前及餐后末稍血糖结果。方法 61例糖尿病Ⅰ型孕妇自妊娠16周起监测餐前及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娩后测脐血胰岛素、血糖、胰岛素样样生长因子(IGF-1),新生儿生后72小时之内进行人体测量。结果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糖尿病发病年龄、流产数、吸烟状态、孕期体重增加数、治疗结果相似,餐后血糖组子痫前期发病率明显减低(3%:21%,P<0.048),血糖控制满意(55%:30%,P<0.001),新生儿三头肌皮肤对折试验(4.5±0.9:5.1±1.3,P=0.05)。结论糖尿病Ⅰ型孕妇餐后末稍血糖测定与餐前血糖测定相比可明显降低子痫前期新生儿三头肌皮褶厚度。
- 秦立波顾丽萍朴锦丹
-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子痫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