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婕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某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病情况并研究与其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和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的960名社区居民进行相关的问卷调查和相应的体格检查。结果糖尿病患病率为5.8%。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间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经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家族史、年龄、体质指数等。结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尽量避免,多接触其保护因素,以减少和预防糖尿病的发病。
- 王良锋王英韩婕刘宾益
- 关键词:糖尿病患病率
- 上海市静安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估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静安区空巢老人健康自我管理效果。方法邀请空巢老人参与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并评估参与前后效果。结果参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后空巢老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体育锻炼、膳食指导工具使用等健康行为形成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是丰富空巢老人健康知识的有效方式,有益于其健康行为的转变和自信心的提高。
- 李彦玲韩婕
- 关键词:空巢老人自我管理
- 上海市静安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其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12月,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社区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危险因素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的960人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5.63%。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与婚姻状况组间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危险因素为心血管疾病家庭史、年龄、饮酒、睡眠质量、体质指数。结论静安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龄大、饮酒、睡眠质量差、体重指数大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高。
- 王良锋王英韩婕刘宾益
-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
- 2007年上海市静安区部分居民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月,在上海市静安区5个社区中采用多阶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6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960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过高、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患病率分别为25.63%、5.83%、6.35%、3.13%、5.73%、1.77%。6种慢性病患病率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P〈0.01);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患病率均为有家族史者高于无家族史者(P〈0.01)。[结论]静安区部分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家族史是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 王良锋王英韩婕刘宾益
-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
- 静安区“健康楼宇”高血压管理模式探索
- 2007年
- 目的探索符合上海市静安区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楼宇高血压管理模式。方法在按照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求开展示范点高血压管理的基础上,在全区试点健康楼宇开展高血压综合管理。结果在试点楼宇建立了由街道、社区医院、楼宇管理部门组成的高血压综合管理体系。结论楼宇人群工作较为繁忙,经济文化背景较复杂,需加强组织协调和完善管理形式,以适应不同需求。
- 王英韩婕
- 关键词:高血压
- 上海市静安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静安区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的960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现患率分别为25.6%,5.8%,3.1%和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与其疾病家族史存在统计学关联,其OR(95%CI)分别为1.6(1.2~2.3),6.9(3.5~13.6),4.5(2.0~10.0),2.2(1.2~4.0)。结论高血压、糖尿病是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应引起疾病控制机构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关注。
- 王良锋王英张顺韩婕刘宾益
- 关键词:慢性病现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