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春
-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推拿治疗31例小儿面神经麻痹临床体会
- 1999年
- 韩世春
-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推拿治疗儿童
- 肠脑学说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04年
- 文章从现代医学最新研究试验报告中认识的建立中医肠脑学说的重要性、必然性及深远的历史影响。从组胚、生理、病理、生化等生物学角度结合作者30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崭新的肠脑学说的,解释了腹部推拿治疗疾病的机制:①直接刺激神经或血管感受器,内脏本能感受器。②压电效应。③综合效应,补法对胃电波幅增高为主,泻法以降低为主,腹推的科学性、实用性值得临床推广。介绍了“胡氏腹部按摩”的学术流派的形成及腹部推拿的中医理论渊源和操作方法。对针灸、推拿调整胃电的活动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认为延髓在针推影响胃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迷走脊核、孤束核、中缝大核、兰斑核参与了针推效应,尾核、杏仁核、下丘脑外侧区引状核也是调控胃电的重要中枢机构。
- 王文举李克钧韩世春周翔张洪顺潭涛刘胜
- 关键词:脑啡肽类腹部推拿电生理学胃肠活动
- 浅谈推拿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150例被引量:3
- 2003年
- 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此病多为外伤所致,属祖国医学"痿证"范畴,多见于初生婴儿,一旦发病,不予及时治疗而致残.本人从1983年开始用推拿手法治疗此病15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韩世春
- 关键词: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瘘证推拿治疗补虚泻实
- 醒脑开窍刺法配合百会透涌泉振法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比较醒脑开窍法刺法配合百会透涌泉法及单纯应用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差别,评价两种方法合用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改善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26例脑卒中后偏瘫随机分治疗组44例,对照组Ⅰ42例,对照组Ⅱ40例,对照组I采用醒脑开窍刺法,对照组II采用拜会透涌泉振法,治疗组两种方法合用,结果采用FMA评分法及Barthel检验。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8%,对照组I的总有效率67%,对照组II总有效率58%,治疗组与对照组I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II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与2个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4.042,P<0.01),对照组I与对照组II间的运动功能积分及日常生活指数差别有显著性意义(t=2.103,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与百会透涌泉法配合运用脑卒中后偏瘫的运动功能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明显。
- 王文举李克钧周翔刘胜谭涛韩世春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针刺疗法